第57頁
2023-10-07 16:50:24 作者: 一七令
白馬寺住持所說的災荒年的言論是被證實為謠言,而且是官府和白馬寺主持親自出馬辟的謠。但是這次闢謠不僅沒起到作用,反而更加劇了恐慌。
有人甚至又放出了小道消息,說是朝廷也知道明年是個災荒年,但是不願百姓害怕,所以特意鎮壓這條消息,還聯合白馬寺住持欺騙百姓。說是謠言,其實本就是真的。
一時間各種言論甚囂塵上,此起彼伏。
有人說那災荒年的事情,還有人扯到前線的戰事,說自己已經預料到這場戰事將會持續很久,等到了明年軍糧就會被消失殆盡,到那時還是要百姓上繳糧食以供軍費開支。更離譜的還說袁征袁大將軍要起兵謀反,如今糧食短缺正是因他而起。
自然這前面的幾個風聲都是馮慨之鬧出來的,後面的流言乃是顧淮南的傑作。
至於更後面那些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語,那就是齊國人自己瞎編的。不管什麼時候,總有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看到流言四起,又順手推了一把。
或許他們沒別的意思,只是單純地壞。
他們的且不論,影響最大的還是馮慨之跟顧淮南的手筆。馮慨之跟顧淮南兩個人行事完全是兩種風格,馮慨之手底下有人又有錢,只要他把錢撒出去,自然是一茬接著一茬的人願意替他賣命、替他辦事兒,還會替他把事情辦的妥當又漂亮。可顧淮南不一樣,他無權無勢,習慣於走一步看十步,這樣才不會出錯。不過他文筆佳,口才好,最擅長寫一些稀奇古怪的話本子。再通過說書先生街頭巷尾的叫花子,把他想傳達的意思順理成章地傳達給齊國的百姓。
馮慨之曾經也說顧淮南行事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可他也不想想,顧淮南如今只是個微末小官,若不是他消息靈通,且結交的人又多,又有一些手段的話,連站到馮慨之面前被他腹誹都做不到。
這兩人彼此看不慣,卻又共同推動了齊國糧荒一事。
顧淮南本是為了挑唆袁征跟齊皇的關係,結果陰差陽錯的幫了馮慨之一把。
這些各種流言真真假假,最為迷惑人心,便是聰明人一時間難以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更何況是這些普通百姓。百姓的思想跟行動其實是最好控制的。只要輿論控制得當,就能指哪打哪。在謠言面前,普通人是沒有一丁點分辨能力的。只會人云亦云,起鬨鬧事。
說明年糧食不夠,那這些百姓便迫不及待的去搶購糧食,且往往還是有錢的地主起頭,以高價買入剩餘糧食,至於那些更有錢的,自然也就買得更多,且根本不計較價格。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前囤糧食孰輕孰重,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
這幾日,齊國街頭巷尾議論得最多的還是糧食的事:
「聽說了嗎,吳員外家已經買了兩間屋子的糧食了。」
「咱們鎮上的糧食都被買完了,昨天我去糧店裡頭問了一句,他們那兒都已經沒糧了。要是再這麼下去,只怕鋪子都得倒閉了。」
「這可怎麼辦,明年又是個饑荒年,再不買糧食。豈不是要被活活餓死?」
「不管了,打今兒起我就在那糧店等著,當初就是他把我們的糧食給收過去了,若是沒有他們那麼多事兒,咱們現如今也不會缺糧食,都怪那些奸商!」
罵歸罵,吵歸吵,但是糧食總歸還是要搶的。儘管朝廷已經下了令,禁止百姓哄搶糧食,但是有些事情他就是越想禁,越禁不住。禁止哄搶,在百姓看來就證明缺糧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他們要是再不搶的話,那不就是傻子嗎?誰也不想當傻,所以齊國境內的糧食價格也就會越炒越高,再加上有馮慨之的人在裡面攪風攪雨,糧食生生三倍不止。
何其恐怖!
馮慨之靈機一動,又讓人放出風聲,說糧食還會繼續長,如今只是翻了三倍,等到了年底,還會再翻一倍。
這言論一出,不少人又開始分析糧食會不會再翻一倍。分析來分析去,便得出了糧食果真還要再漲的結論。
齊國朝廷這下慌了,本想開倉放糧,可是倉庫的糧食也有限,就算把所有倉庫的糧食都放出去了也無濟於事。而且,誰知道他們放倉糧後,外頭還會不會又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論調。
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他們做什麼,百姓已經完全不相信朝廷了。去過也是頭一次對付這麼棘手的事,經驗不足,怎麼做都是錯。
寧尚書這些日子急得頭髮都白了,他把蕭瑾罵的狗血淋頭。畢竟,寧尚書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是誰做的,但總歸跟夏國皇帝脫不了干係就是了。
要是他不點頭的話,誰能有膽量做這種事?
朝廷插不了手,也沒有能力插手,只能這麼眼睜睜地看著糧食價格一天比一天高,百姓一天比一天惶恐。
這些糧商們一看這情況,哪裡還坐的住?
誰也不能就這麼眼睜睜看著糧食漲價而無所作為,畢竟往後還是要漲的,這時候若是能拿到糧食,那就能狠狠地再賣一筆錢!
齊國各大糧商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鎖定了夏國。
當初他們的糧食就是被賣去了夏國,只這麼短短十來日的功夫,就算夏國的人再怎麼能吃也吃不了這麼多的糧食,肯定還有剩餘。
既然有剩餘,那就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