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2023-10-07 16:50:24 作者: 一七令
反正他肯定是不會下令的,「好人」還得留給張崇興來做。
短短几句話,叫馮慨之聽得心裡發毛,這小皇帝心原來這麼黑!
在城中轉了轉之後,蕭瑾對這裡的情況有了大概的認知。
江寧縣有兩千三百戶,人數破萬,此次地動大約折去了十分至三的人口,臨近的縣城也損失了一些人口,不過比起江寧縣並不算多。死去的多是老人孩童,地震發生時來不及躲,被埋在了廢物中。
縣城內外有半數的房屋都倒塌不能住人了。如今已經是九月,眼下最要緊的是趕緊修改房屋,如若再拖,拖到冬天,這批無家可歸的人就會被生生凍死。
好在蕭瑾這回帶的士兵都有力氣,蕭瑾同韓仲文幾個商議一番,很快選好的地方,決定建房子。
除此之外,他還徵調建康府的士兵,替這些災民剷平了家中廢物。將家裡值錢的東西儘可能的挖出來,也儘可能的減少他們的損失。
另外帶過來的幾千士兵,則全部用來蓋房子。這建房子的活也不是光靠他們,蕭瑾還徵調了縣城裡頭所有無家可歸的壯丁,讓他們都過來幫忙幹活,每日供其一日三餐。
以工代賑的方法,無論如何都不會過時。
若是老弱婦孺家中又無男丁的便收入悲田園,也即收養鰥寡孤獨的收容院裡頭。因屋子不夠,蕭瑾直接徵用了張崇興貪來的部門宅子充當悲田園,給了這些老弱婦孺容身之所,且讓他們每日做些衣裳鞋子換取工錢,計件收費。
雖稍稍低於市價,但因為吃穿不愁,所以這些人待在悲田園裡頭待得十分安逸?
糧食是常平倉的糧食,不用花錢,做衣裳鞋子賺來的錢,加上蕭瑾籌來的錢,足夠買下建房子的木料了。
蕭瑾算了一下,這屋子大概要蓋上兩個月,這些人每日來這裡做工,晚上再去臨時的收容點睡覺,起碼是不愁吃的,也沒有什麼可花銷的地方,等來日分到了房子,便可以重新開始了。
在這邊監工監了幾日,就在馮慨之以為蕭瑾會一直穩紮穩打地紮根在這裡時,蕭瑾這日早上突然換上了一身勁裝,準備出門。
「您要去臨淮關?」王從武有些遲疑,「那是邊境,您去那兒作甚?」
「反正離的也不遠。你也說了那是邊境,既然來了,總該要看一看夏國邊境的守備到底如何。」
王從武信心滿滿:「那自然是不差的。」
是麼?蕭瑾心裡打了個問號,既然真的不差,那兩個多月後齊國為何還會那麼輕輕鬆鬆就收掉了夏國?
「去看看吧。」蕭瑾一錘定音。
臨淮關是沿水而立的古城堡壘,再往北便是齊國。西夏同齊國以淮河為界,這臨淮關便成了夏國北疆的濱城要塞,地理位置極為緊要,易守難攻。可以說,一旦齊國攻破臨淮關,江南腹地便是他們的掌中之物。
蕭瑾執意要去,其他兩人只以為他要去那邊透透風,唯有馮慨之不淡定了,他覺得,蕭瑾也許,可能,大概真的知道了些什麼。
作者有話說:
馮&mdot;腦補帝.慨之:小皇帝深藏不露。
第12章 武器
◎殺傷力極大的武器◎
江寧縣離臨淮關並不遠,一行人駕馬疾馳,不過一日功夫就到了。
蕭瑾不會騎馬,原太子倒是會,但是他不愛騎,朝中大臣皆知他馬術不佳,也不會讓他主動騎馬。是以,蕭瑾心安理得地坐在王從武身後。
他都不用出力,臨淮關就到了。
馮慨之見狀,又有些懷疑人生了。他剛覺得蕭瑾高深莫測,結果這個高深莫測的小皇帝又還跟從前一樣,連馬都不待見騎,光這一點就很難讓人信服。難道是他想錯了,這個小皇帝根本沒有發現到什麼蛛絲馬跡?一切都是他的胡思亂想?
恍惚間,人已經下馬了。
臨淮關位置之緊要,這是有目共睹的事。蕭瑾過來是臨時起意,並未告知任何人。但是落腳之後,他們卻發現這裡的守衛並不鬆散。
在王從武志得意滿地邀功當中,蕭瑾才知道,原來駐紮在此地的將領有不少就是王從武帶出來的,也算是他的徒弟了。
王從武對於自己的手下一向都是嚴格要求,這些將領來到臨淮關之後,又每日操練士兵,勤加苦練,是以臨淮關裡頭的士氣一直不曾低迷。蕭瑾過來時,見這不管是將士還是士兵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懶惰疏散。
得知新皇來此,那位叫王碩的少將軍立馬召集部將前來行禮。
就是跪拜的時候也是整整齊齊,士氣沖天。
幾個將士心中激動難耐。蕭瑾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們也沒能見上幾次,如今已經當了新皇,竟然就這麼巧得見到了,莫不是是……王大人在聖上面前美言過?
王碩隱晦地遞來一個感激的目光。
王從武半點沒收到,不過他還是決定挺自豪的,笑著問:「聖上,他們這架勢您可還行?」
蕭瑾笑不出來。
夏國這邊的守衛並不鬆散,但卻還是沒有扛過齊國的大軍。這只能說明,兩國的國力相差實在是過於懸殊了。
馮慨之一直都在觀察蕭瑾,見他笑都不笑一下,又試探著問:「怎麼,聖上不滿意?」
王碩也抬頭看了一眼。
蕭瑾心裡給這個挑事精馮慨之狠狠記上一筆,準備來日再報復回去。不過這肯定是要解釋的,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不是不滿意,只是怕你們驕傲自滿,不敢多笑。臨淮關是夏國最緊要的關口,一旦失陷,夏國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幾位將軍身負要職,是國之棟樑,也是夏國百姓的守護神,朕對幾位也是抱著最大的期望,希望你們不要有任何自滿的情緒,也不要有任何輕敵的意思,無論什麼時候都得守住臨淮關,守住夏國的每一寸國土,須知,你們是為家而戰,更是為國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