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頁

2023-10-07 16:39:50 作者: 天下歸元
    她握著手中沉甸甸的銅錢,看著越來越遠的拱橋,恍惚中想起,當初是她在橋上,他在橋下舟中,她拋下柳枝,釣上來一盒八寶琉璃胭脂。

    數年之後,身份變換,位置變換。

    人心呢?

    夜風鼓盪,橋上紅燈燈光漫漶,小河在背後輕輕吟唱。

    她捏緊了掌心銅錢,不再回頭。

    ……

    那一夜,後來她也去了那艘大船,在大船底艙,看見那一排大通鋪,想著當年在這裡救了的蘭仙,如今不知道到了哪裡,當年在船上眼眸晶亮的豪門嬌女,現在又是在哪塊雲朵上俯瞰人間呢?

    當年的大船載著水手和伙夫去往鬼島,如今鬼島真的只剩下鬼了,鬼島的小公主卻在行走天涯。

    來者去者,皆不可追。

    ……

    在魃族的竹樓上,她對著復刻的端木的臥房,仔仔細細看著牆上鬼畫符的畫。

    一切仿佛和當年一樣。

    一切卻已不是當年。

    ……

    後來她從圍牆的開口處走了出來,匯入了鬼市的人流之中,破鏡城的兩位主人毫無忌諱,選擇在鬼節當日舉行開城典禮,並在城中最大的廣場之上做了一系列的地府布景。做的非常講究,恢弘連綿燈火輝煌的亭台樓閣,街市酒樓,巍峨高聳的望鄉台,金銀紙錠堆就的破錢山,半空中飛盪的白色燈籠映照著仿佛要通往幽冥的奈何橋,滿街上賣著孟婆湯。

    人人戴著猙獰的鬼臉面具,在燈火通明的街市之上遊蕩,遍地白幔,河水裡浮游著蒼白的紙燈,燈火幽幽,卻因為人流太過密集,不覺淒清,只覺熱鬧。

    到了午夜的時候,還開始了一場百鬼夜行的巡遊。

    從狐鬼開始,甩動著火紅尾巴的狐鬼瞻之在左,忽焉在右,不斷引起驚呼,掀起了這晚的又一個高潮。

    畫皮鬼撕下一層又一層美人畫皮,滿地飄飛著美人畫像,最後露出一張爬滿蛇蟲的白骨。

    吊死鬼垂著長長的舌頭,一遍遍去勒身邊餓死鬼的脖子,餓死鬼抽出嶙峋的骨頭,去抽打追著他們的小孩,骨頭落在地上,卻是一塊塊的米糖。

    戴著鬼臉的百姓加入了巡遊的隊伍,鐵慈站在拱橋上,看見娜仁阿雅拉著戚元思快樂地衝進了隊伍。

    她頂著鬼魅的面具,遙遙轉頭對著鐵慈一笑。

    鐵慈也對她招了招手。

    是個極其聰明的孩子。

    先前在橋上,她只是看著蒼生塔和橋下小舟,露出了點思念的眼神,娜仁阿雅便悄悄問她,需不需要她幫忙。

    鐵慈並沒有答應。

    有些事,無需強求。

    畢竟誰又知道,強求之後,是不是又一場悲劇。

    隱約知道他當初的遭遇之後,她痛心之極,數月難眠,長久的輾轉反側之後,她想,她會依舊思念他、配合他、掛記他,但她不會再強求了。

    她不要他破誓,不要他再受任何罪,不要他被命運折磨,無數次到手又失去。

    她只要他於這世間安好,做個也許未必快樂,但一定安全無苦痛的皇帝。

    破鏡城她本也不打算來,他透露了這個意思,她便來一趟。

    見得著,那自然是很好很好的。見不著,那也沒關係。

    不見,自然有不見的原因,她來了這裡,看見他親手設計的場景,走過他曾走過的道路,聽過蒼生塔上的銅鈴,喝過他藏的酒,接過桃林拱橋下的柳串,那也就夠了。

    她被命運曾如此痛擊,以至於從此之後對任何事都不敢再有期待。

    不期待,便不會疼了。

    娜仁阿雅卻並不能明白她那樣複雜難言的心思,自作主張地「表白」,石破天驚。

    才有了後來橋上橋下對視的那一眼。

    卻不知是幸運還是將思念更深刻進骨裡面。

    遠處,娜仁阿雅回首間嘴唇開合。

    鐵慈讀懂了她的唇語。

    陛下,希望您能幸福。

    鐵慈緩緩地笑了笑。

    底下街道流光處處,百鬼夜行,人人都戴著面具,不知道哪張面具下有他,又是誰在黑暗處將她凝視。

    也許哪張面具下都沒有他。

    但於她心裡,於浩浩天下,巍巍盛都,寂寂皇宮,其實他亦無處不在。

    像春風總攜著桃花的氣息,夏日的流水漫過蓮葉,秋日滿目的金黃被雪色慢慢覆蓋,朱梁繡楹在年輪磨礪中漸漸暗了光澤,卻越發美到滄桑。

    窗花會淡去艷艷的紅,那些屬於記憶和美好的一切。

    永生不換。

    ……

    一夜狂歡。

    至清晨,破鏡城終於陷入了安靜的睡眠。

    街面上殘留著無數來不及清掃的鞭炮紙屑,散發著淡淡的硫磺氣息。

    白色的帳幔收起,清晨日光輾轉過街道,一點一點點亮這座原本風格鮮艷的城池。

    也將行人踏馬而過的駿馬蹄鐵照亮。

    照見揚起的塵灰不斷往南。

    日光一格一格爬上窗欞,爬進靈泉村裡的小院,東德子家堂屋裡桌子上,原本放著的烤大蒜和野鳥蛋烤饃片,已經消失不見,只剩下了空空的粗陶碗。

    ……

    第538章 決裂

    至明四年九月。

    一次大朝議上,太師當殿上《改制之十二疏》,提出了「土地全部收歸國家所有、釋放奴婢、改革幣制、改革稅制、改革軍制、改革官制、調整行政區劃,設立市場監督官、鹽鐵酒等完全官營」等大小十二項新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