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2023-10-06 23:10:24 作者: 安靜的九喬
    清冷夜風中,寶玉站在榮禧堂前,記起此前天幕上蕭蘭蘭曾經說過的, 」對於傳統文化愛好者來說極富魅力的」,原來竟是聽戲。

    【紅樓夢中,幾乎只要是有人過生日就會唱戲:賈敬生日請人唱戲,賈政生日唱戲,寶釵生日唱戲,鳳姐生日唱戲,寶玉生日唱戲,賈母過大壽更是唱了好幾天的戲。】

    【除了這些生日場合的大戲之外,其他重要場合,也少不了戲劇的影子。舉個栗子,賈家人集體前往清虛觀打醮祈福時,一起坐在樓上,看神前拈的戲;賈府總管賴大之子賴尚榮得了官職,也在賴家花園中擺酒唱戲三天。】

    【除了以上場合,對賈家來說最重要也是最輝煌的場合莫過於元春省親。】

    【當賈政長女元春被冊封為貴妃時,寧榮兩府也特地早早地為省親做準備,從蘇州採買了十二個女孩子,並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物事,京師在家中辦了一個「家班」。小夥伴們,蘇州是崑曲的發祥地,賈府從蘇州請教習來辦的家班,按照當時的戲曲發展態勢判斷,大概率唱的是崑曲。】

    【所以今天蘭蘭選擇了坐落在蘇州的中國崑曲博物館,作為今天直播的外景地。】

    榮禧堂前,一片寂靜無人,人們個個肅然,或立或坐著靜聽,但人人心中都是疑團陡起:寶玉與探春不是言之鑿鑿,今夜天幕要講元春的嗎?怎麼聽起來天幕竟是要主講唱戲呢?

    【元春省親當日,這個由十二個女孩子組成的家班曾在元春面前表演,按照書中所記載, 「一個個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雖是妝演的形容,卻作盡悲歡情狀。」①可想而知這應是相當精彩的演出。】

    【然而元春當日所點的四出戲,根據脂硯齋的劇透,這四出劇目本身就泄露了元春與賈府中人的命運。因此,蘭蘭就打算以此為契機,從崑曲這個明清之際獨領風騷的古老劇種開始講起,給大家講講康雍乾三朝風靡全國的戲劇,也講一講元春這個令賈家在衰落前夕再次

    復現」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相的女性,她的命運和她那撲朔迷離的結局……】

    「就是這個!」

    人人聽到這裡,都精神為之一振:原來寶玉與探春的猜測並沒有錯;而天幕要先講一講府里的戲班子,想必也有它的道理。

    只不過,天幕上說起元春時的措辭,令人沒來由地心生隱憂:元春如今已身為貴妃,如何還會有什麼「撲朔迷離的結局」。

    如此一來,榮禧堂中各人對天幕便更加關注了。

    【今天因為是參觀博物館,為了不打擾其他觀眾,蘭蘭已經預先錄製了一段短視頻,帶大家領略一下崑曲博物館。蘭蘭安排這一小段,也是希望小夥伴們能夠先了解一下崑曲藝術在明清之際的發展,它的影響力,以及對《紅樓夢》這部偉大著作的藝術薰陶。】

    【好了,小夥伴們,就請大家跟隨蘭蘭的腳步,先到崑曲博物館中去看一看吧!語音小助手,視頻走起!】

    這一套榮府上下都熟:就聽悠揚的樂聲響起,天幕上蕭蘭蘭的身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規制宏大的宅院。

    「是會館!」賈政一眼瞥見,很肯定地開口。他曾多次被點學差外出公幹,各地都去過,自然對會館這種由各地商賈集資建成的建築非常熟悉。

    果然——

    【中國崑曲博物館位於姑蘇平江歷史保護街區內的全晉會館。這座會館始建於乾隆三十年,是典型的會館建築群落,其中完好保存了全晉會館戲場,這裡擁有蘇州地區最為精美的古典戲台②.…】

    這時,就見天幕上的視角陡然升高,自上而下俯瞰一座戲場,戲場正南面則是一座兩層的戲樓,向北伸出戲台,台上繪彩描金,雙戧飛翹,一派富麗。那天幕竟似帶著眾人居高臨下,緩緩在那戲場上空轉了一圈,又去細瞧那戲台的額枋雕飾,片刻後竟似又飛入那戲台之中,視角切換為那戲台中的穹窿藻井……

    眾人早已顧不上賈政猜中了這正是會館,都目瞪口呆地盯著天幕上的景象——說實在的,以榮府中人的眼界,這未必是他們所見過最為精美的戲台,但以此等忽上忽下的視角觀賞,卻是生平頭一遭。

    合理推斷,這一段場景,應當也是那「四腳竹蜻蜓」去空中飛了一圈看來的。

    賈母縮在一張大圈椅里,揚首望天,口中喃喃地道: 」真好看啊!小時

    候就最喜歡這種大戲台來著……那時候是在哪裡?在……是在姑蘇吧!」

    隨著場景變化,天上仙子輕聲曼語,——講解,又帶著眾人走馬觀花式地看過了大殿戲台、各色戲曲的行頭、裝束與樂器等物,又說了一會兒館內珍藏的各種古本。接著,天幕又就著四壁懸掛著的各種圖畫裝飾,說起了各種戲曲。

    【《紅樓夢》的時代正是中華傳統戲曲發展到鼎盛的時期,當時上至宮廷,下至市井,甚至在窮鄉僻壤,戲劇都是一種絕對重要的娛樂方式。沒有電影、電視,不能刷短視頻的時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就只有它。】

    天幕上說的「電影、電視、短視頻」,榮禧堂前人人都聽不懂,但既然天幕只說是為了」娛樂」,而與元春無關,大家也就暫且不管它。

    【據說乾隆皇帝就很喜歡戲曲,是個大戲迷。在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乾隆皇帝曾經為了給太后祝壽而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戲曲堂會: 「自西華門至西直門外之高梁橋,十餘里中,各有分地,張設燈彩,結撰樓閣……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