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1頁
2023-10-05 12:38:23 作者: 林木兒
晏殊點頭,「這事……我知。」
「這是何等大事,一旦傳揚開來,軍中人心便亂了。」范仲淹就道,「為今之計,想保國祚,唯有變法。」
晏殊看著范仲淹,久久沒有言語。這個人身上還帶著一股子天真之氣!是!他說的都對,但一則,陛下都未曾親政,你變什麼法?太后允許你變法麼?二則,變法所動的利益大了,你以為你能搬得動嗎?
他沒說第二點,只拿著太后攝政說事,「或是你覺得以太后的年紀,願意變法?」
「那就該請太后還政,讓官家親政。」
請太后還政的人多了,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范仲淹就道:「若是聯名上書呢?若是長跪宮門呢?」
晏殊:「……我不建議!」
范仲淹拂袖而去,留下晏殊在書房裡久久未語。
太后看著一封封的摺子,重重的嘆了一聲,「郭淮呀,我想請雍王夫婦回來一趟。」
郭淮:「…………」這又是為什麼呀?
太后將摺子推開,「近來,神疲體乏,總覺得怕是大限要到了。」
「娘娘!」
太后擺擺手,「我想見見他們,安排一下身後事。」
「有陛下,何勞他人。」郭淮就道,「再者,小世子才半歲大,這天寒地凍,如何能趕路呢?」
那便是不能見了麼?
郭淮沉默了,不敢接話。
太后又說,「那你說,哀家出巡好不好?去長安府,如此,都近便。雍王在大同,距離長安不遠。咱們距離長安……也不遠嘛!」
郭淮心裡鬆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去雍郡巡視,別的地方倒也罷了。
「官家……同行麼?」
同行吧!都帶上,去一趟長安。
趙禎沒有反駁,他貴為天子,其實連汴京都沒出去過。只要能出去轉轉,怎麼都行。
他就問說,「出巡總得有由頭吧,以什麼為由呢?」
劉太后想了想便道:「自漢武起,便有祭祀西嶽的習慣。此次,也該去祭祀西嶽了。」
西嶽華山,距離長安不遠。祭祀山嶽,確實也應該,就像是祭祀泰山一樣,想祭祀就祭祀一下。
再者,宮裡需要修葺,避出去不正好嗎?
於是,四爺就收到宮裡的旨意,說是官家侍奉太后祭祀西嶽,請雍王夫婦於長安相見……
第1795章 大宋反派(116)
大同距離長安,說近吧,確實比到汴京近。可路上不一樣得好幾天嗎?
都這樣的天氣了,折騰什麼呀?非要見。
這次不去見行不行呢?
桐桐要說不去,可以!但四爺要是再不去,大宋那些讀書人不定又說什麼呢。
倒不是怕他們說,關鍵是得防著這位劉太后下昏招。
桐桐不放心四爺一個人去也是這個原因。有時候這個劉太后的心思不太好琢磨,就像是人老了,固執起來了一樣。你不叫我怎麼樣,我偏怎麼樣。你們叫我怎麼樣,我偏不怎麼樣。
就是那種勁兒勁兒的,較著勁來。
就像是親政這事,鬧的沸反盈天的,她就是假裝什麼都不知道,摺子只要我不批,你們就跟我耗著吧。她是這麼一個路子!
趙禎只是溫和,好脾氣,他不是沒脾氣。你當他心裡舒服自在嗎?
就這麼一個老人了,她萬一腦子一抽,出個昏招怎麼辦?
她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會死,對吧?萬一為了不放權利,以自家抗旨為由,非要發兵怎麼辦?打仗不怕,但為什麼要做無謂的犧牲呢?
或者,這次只叫四爺去,她要是暗地裡算計四爺一把怎麼辦?茶里不乾淨,住的地方隨時坍塌……反正以『意外』殺人的話,挺容易的。
況且,她身邊還有個張耆呢!張耆從來不乏對自家的惡意,那自己敢放四爺一個人去嗎?
畢竟帶的人再精幹,見太后總不能帶著隨從吧。
還得是自己嘛!
可自己跟著去,把孩子留下又能安心嗎?刺殺這種事,別以為不針對孩子。
把桐桐給心疼的,抓著拉滿炕爬的肥崽崽,「過來!吃蛋羹了。」
曜兒是個好養活的孩子,一喊吃飯,不用抓著拉他了,調個頭蹭蹭蹭的就爬過來了,張著嘴『啊啊啊』的等著投餵。
四爺沒急著出發,先給路上安排妥當再說。
來不及打造更好的馬車,從中都那邊之前進上來一輛耶律隆緒的馬車,一直也沒用過。中都原來是遼國的陪都,耶律隆緒又四下巡遊。那輛馬車本就是為他打造的。後來,下面的人沒人敢用,逾制的,這就給送來了。
如今,肯定還是不能用。將上面一些裝飾拆下來之後,給重新刷漆。
也不要紅的,紅的在大宋代表的意思太尊貴了。咱就黑的,黑的挺好的。而且,住刷外面,裡面拆了有些裝飾變的難看就難看把,不行用布匹甚至於毛坯裝訂上去,遮擋一下也行。
主要是怕那個味道熏到孩子。
耶律隆緒晚年本來就好奢華,又常年在路上顛簸。這馬車寬大、舒坦就自不用說了。反正得四匹馬拉,裡面的大小至少得有一大間房舍那麼大。
床榻下面只要放上熱的灰燼,也一樣很暖和。
收拾好了,桐桐把孩子裹在大大的披風裡,這才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