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8頁
2023-10-05 12:38:23 作者: 林木兒
桐桐抿著嘴,看向趙禎。趙禎一臉的遺憾,跟趙太后說,「兒臣聽聞王愛卿病重,親自去看望過了,賜了白金五千兩……」
桐桐:「」親自去看望,還給了這麼大的賞賜?
太后好似有些欣慰,嘆了一聲,「打發禮部官員護葬……來年貢舉……從王相公的親屬以及親信中,簡拔一些吧……」
趙禎又應著,半點也沒勉強。
桐桐:「」人死了,照顧後輩原也應該。收攬人心嘛,有那出息的,提拔一兩個,也在情理之中。這一點,桐桐叫自己儘量去理解。然後她看四爺:對吧!這也是收攬人心的辦法。就跟千金買馬骨是一個道理,咱看不順眼,也別苛責吧。
四爺一臉的意味深長,心說,若是你知道之後簡拔了此人的親信以及親屬總計二十餘人,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到這裡,桐桐都好好聽著呢。然後聽到劉太后又說,「贈太師,中書令……」
太師、太傅、太保,此為三公。太師為三公之中最尊者,不能比它更高了。
桐桐抿嘴,看著默默的聽著的人,心說怎麼都不攔著呢。此人何德何能呀?
劉太后又說,「諡號……諸位議一議吧。」
桐桐就看著這些人左一句右一句的,最後得到一個結論:「諡——文穆!」
桐桐:「」她只覺得一口氣哽在喉間門!不知道為什麼,她對諡號這個事,認的可真了。其實人死了,對吧!很不必嘛。
但她突然就覺得,諡號這個事,太要緊了。而『文穆』這兩個字,王欽若這等人憑什麼就能用呢?
就在劉太后叫散了之後,大臣們都往出退了,桐桐突然叫做晏殊,「先生,學生有一事不明。」
晏殊:「……點點點」煩死了!誰收你了?
不等他拒絕,也不等人徹底的出去,就聽這位郡主說,「先生,學生近日也有讀《諡法》,怕是未曾讀懂之意,特來請教。」說著,她就從書案後走出來,「學生一問,經天緯地曰文,敢問王丞相,有何經天緯地之才?」
這話一出,要走的也不走了。劉娥抬頭看過來了,趙禎坐著也不動彈了。四爺微微低頭,嘴角微微翹起。
晏殊:「……點點點」你這話問的,「不只是只有經天緯地之才者才能稱為『文』的。」
「或是王丞相慈惠愛民?故而以『文』諡之?」桐桐說著,就看向這十幾位大人:來!列舉一個王欽若慈惠愛民的例子來?
劉美就皺眉道,「王相公自是慈惠愛民的。郡主年紀小,又生於房州長於房州,不知也情有可原。」
「劉大人說的慈惠愛民,指的是檀淵之戰伊始,當時的王大人便主張遷都金陵,棄百姓於不顧麼?」這是真的!當時仗才開始打,此人就說咱遷都吧,往金陵跑吧。因為此事,他曾被寇準彈劾,也因此被貶謫過。
如果這是一種仁慈的話,來!諸位誰來告訴我,是因為這般的『慈惠愛民』,故而諡一『文』麼?
是不是你們做官的都以為人死了,朝廷不翻舊帳,對你們就是一種仁慈呢?畢竟這不損害你們的利益,你們每個人都會死,死後都希望有哀榮,所以,就默許了這樣的行為呢?
王曾皺眉,看向這位小郡主,說道,「給予『文』自有我們的考量,郡主所指之事,確有之,但朝廷並未曾採納,他也未曾真做了不慈不仁之事。因此,以心觀人,不妥。論跡而言,昔年蜀地有賊寇,平定之後王相公曾出任安撫使。他所到之處,一一詢問被羈押的囚犯,從死罪開始,依次減刑……此亦為『仁』。」
桐桐的眼睛瞪的更大了,轉臉看向晏殊,「先生,學生只覺得駭人聽聞。律法之約束若是如此,其意義何在?若是惡得不到懲處,善何以張揚?若是為惡不用付出代價,如何能叫天下人不敢為惡。此若為『仁』,他日若助長了為匪為盜的氣焰,致使盜匪為禍一方,又該當如何?彼時,面對受害之人,可敢說一句『仁』。」
等到滿地盜匪,朝廷又該如何呢?梁山無好人呀,那不就是一窩子匪嗎?
若是為匪為盜者,不給殺怕了,誰不順心了就能占山為王了,天下還不得亂了?
她說著,就指向四爺:「縣公親眷皆被匪盜所害,若是被緝拿了的匪盜,也因種種緣故免於死罪,你們縣公心氣可能平?」
她就這麼看著晏殊,目光灼灼,「您是先生,請您解學生心中之惑。」說著,就往後退了兩步,長長一揖,再不言語。
事實上,從古至今,大赦天下,施恩給囚犯,這就是仁政。
晏殊想舉例說給這位郡主聽的,可嘴角翕動數次,都沒有說出口。要說,這個事也不能今天說,說到底,這位郡主問的是:王欽若他配這個禮遇嗎?
王欽若此人的作為又何止是郡主說的那些呢?
先帝一朝,最叫人詬病的其實是『天書』!自從檀淵之盟之後,先帝就覺得他的功勳無與倫比。可其實呢,城下之盟就是一種恥辱。王欽若當時給先帝建議,說是封禪吧。檀淵之盟乃是神的旨意。
於是,王欽若就為先帝炮製『天書』。朝廷花費巨大修建道場,修建好的那天,先帝果然就在道場裡發現了『天書』。於是,朝臣的俸祿漲了、大赦天下,囚犯全都減刑放出來了。打從那時候開始,先帝一朝都充斥著『天書』。天下的官員、百姓都在逢迎。今兒,這裡說黃河的水變的特別的清澈甘甜,這是預示著要出聖人呀。明兒那個馬上就說,我們這裡的山上,發現了數萬株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