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頁
2023-10-05 12:38:23 作者: 林木兒
林雨桐騎在馬上點頭,進城的時候看見了城門口的兩個高大的佛像。這佛像是鍍金過的,身上是絲綢做的衣飾。來來去去的,沒人敢動這個佛像。
她沒言語,直接往裡面去了。此次是在阿史那道真的府上,酒菜上桌,數十美姬隨著樂聲起舞,別有風韻。
她只看了兩眼就收回視線,被邊上一個拿著筆不住的寫著東西的人給吸引了。
阿史那這才道:「那是記事官!他的祖上就是記事官,輪到他跟我這裡,已經第七代了。」
林雨桐朝對方伸出手,「我能看一眼嗎?」
對方的臉上倒是卑謙,雙手奉了過來。林雨桐掃了一眼,偏了一下叫四爺也給看了。
四爺微微皺眉,知道桐桐叫他什麼了。他們現在用的文字是天竺文字,不用問也知道,是從佛經上學來的。
安西都護府設立了這麼多年了,在焉耆,用的文字還是天竺文字。
四爺就問,「城裡有多少寺廟,有多少僧人?」
「有二十一個寺廟,有兩千多僧眾。」
林雨桐心裡駭然,一個像是故宮大的地方,裡面就寺廟二十一個,有僧眾兩千多。
這兩千多人,是不事生產的。得要人供養!
自己和四爺弄兩千貧家子,得把公主府的老本搭上,還得叫部曲出去打獵以補充肉食。自己可是漢中郡的八千戶食邑呢。而這些寺廟和僧侶呢?他們不僅是有飯吃就可以的。他們要抄寫經文,要雕刻經文,要雕刻佛像,這每一項花銷的其實都是錢。就像是那兩尊放在城門口的佛像,這應該是今年才放置的。這只是一個城門的,那其他城門必然也放置了佛像。
說到底,貴族和這些佛寺其實一家的。
這跟李唐選擇支持道教和佛教其實一樣的,這些佛寺的存在更有利於統治。
林雨桐發現事情難辦了,特別的難辦。
各部族的貴族裡,送去大唐學習的畢竟是少數,在他們的心裡,那該是質子才是。質子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棄子。
棄子學什麼,將來如何,這重要嗎?不重要!其他的後輩學什麼才重要!以佛學為契機,他們學的都是天竺文,且全盤接納了!哪怕跟大唐公文來往,可也沒耽擱人家用天竺文。
這不是砍了誰的腦袋的事,這是文化的較量。
之前自己和四爺想的法子就不行了。她這麼想著,就看四爺。
四爺笑了笑,就搖了搖杯中的茶,這茶也不是中原來的,更不是中原喝茶的習慣。他就以商量的語氣跟阿史那道真說,「南地富饒多山,從洛陽到蘇杭通運河,蘇杭一年兩熟,再往南一年三熟。氣候濕熱,跟安西孑然不同。那邊的冬日,也像是安西的春季,怎麼就沒想著去南邊置辦茶山呢?自己產茶,自己炒茶,自己的商隊運回來一路再往西。天竺的茶跟中原的茶,還是不一樣的。只要不一樣,就沒有沒不出去的道理!只要賣出去,就不會不賺錢。」
阿史那愣了一下,「去南邊置茶山?」
「對呀!還怕無人經營不成?僧佛要去傳道,向東向南都可。僧人借你的地方,你借他們的人幫著打理,豈不兩便?」
這……朝廷允嗎?
四爺一副推心置腹的樣子,「也不瞞你,朝廷的意思呢,還是要相互之間多些了解。朝廷派了人來,可也得叫你們了解中原。可要做到這一點,那這還在於兩個字——施恩。」
阿史那點頭,怪不得一直沒等到降罪呢,原來根子在這兒。朝廷是想以施恩的名義,拆分他們呀!
或者說,朝廷忌諱的不是兵將,而是這些僧人,是記事官手裡的天竺文。
可這與自家有什麼壞處嗎?也沒有。自家本來就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借鑑天竺文是借鑑,借鑑漢字也是借鑑,有什麼關係。
阿史那欣然允諾,說是會商議,隨後給答覆。
那四爺便不再提了,這幾天也沒幹什麼,就是帶著桐桐把焉耆城給參觀了一遍。然後就動身回了,其他的什麼也沒說。
阿史那石河站在阿史那道真身邊,低聲道,「真能去買茶山?」
公主沒言語,必是能的。
阿史那石河很急切,「南邊許多地方都是荒山,我是知道的!但確實是適合種茶。若是允許咱們買……或是以功恩賞,這是再好沒有的事了。他們以為商賈乃是低賤之事,可若沒有商賈,部族又怎麼能強大呢?」
是啊!你說的有道理。
在回去的路上,桐桐就跟四爺低聲道,「多數胡人,少了一份『國』的意識。」
是!他們有宗教信仰,有家族利益,就是沒有國這個概念。
這也是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不過中原的文化,是不怕他們這些宗教的。一樣的佛經,你拿去宣講去吧。看幾個百姓能特別虔誠的信你?從古到今,所謂興盛那不都是跟著政治需求走的!上面都信了,那咱們就信吧。別人都信了,咱們也信吧。
可其實呢?你叫他傾其所有的供奉你試試?
窮人給供奉一碗清水,會對著佛許願:等將來我發達了,我會給你重塑金身的。
那得你先保佑他發達嘛!在這之前,他的就是他的,他捨不得給你。
富人是真的會給佛塑金身的,這種情況下,那一定是他所求甚大。佛估計也辦不到!他也知道佛辦不到,這不是死馬當活馬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