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頁

2023-10-05 12:38:23 作者: 林木兒
    四爺:「……」吃吧!吃吧!誰也攔不住該死的鬼。

    結果那通利藥主要成分是大黃,大黃是瀉藥!本就虛的很,結果再一瀉。這天晚上,朱常洛拉了三四十次。

    別說病成那樣的人了,就是一彪形大漢,身體倍棒的那種,一晚上三四十次試試看。不腿軟了才怪,早虛脫了。

    朱常洛就是這種情況,可要了命了。

    這個時候才知道壞了,崔文升這人不靠譜呀!

    大臣楊漣上書,要治罪崔文升。說此人不是用藥失誤了,而是故意那麼用藥害皇上的!

    可要是崔文升要害皇上,事情就發生在方從哲的眼皮子底下。若崔文升是故意的,那方從哲你,是不是故意不攔著?

    方從哲當然不願意背這個罪名,死活不認楊漣等大臣的看法,保了崔文升。

    林雨桐在靈堂看著萬曆帝的牌位:你兒子蠢成這樣,真的沒有救的必要。不是我不救,是他死了,大明才有救。

    她跟四爺每日裡交換的信息都是,朱常洛是怎麼作死的!

    是啊!真像是被鬼迷了心竅了,他的一些想法簡直衝破了正常人的邏輯範疇。

    病體昏沉,太醫緊著調理,十多天時間,好似沒什麼起色。但沒起色,這不也沒更壞嗎?你就是著涼了,那不也得十天半月的才能過去嗎?更何況病成這樣了。你修養就完了唄!

    不成呀!心裡覺得病成這樣,活不了了!

    八月二十八,也就是服用了那個什麼藥之後不到半個月,越想越覺得怕是要不成了。叫了四爺,叫了朱由校朱由檢,再把方從哲、英國公這些大臣,攏共十三個人,都叫到乾清宮。先是拉著朱由校的手,眼淚直流了,看著大臣:「……朕把他託付給你們了……要輔佐他……做堯舜一般的明君……」

    大臣們跟著垂淚,嗚嗚有聲。

    完了又叫四爺,拉了四爺的手,「天下一日不平,簡王一日不就藩……」

    大臣們不哭了!這是啥意思啊?

    四爺知道,朱常洛是怕自己反了!但他肯定不敢這麼說。果然,朱常洛嗚嗚哭了起來,「……太子需要幫襯,簡王與太子一母同袍……留簡王也是先帝之意……」說著又拉朱由校,「要善待你兄弟……切記!切記!」

    朱由校哽咽不住,趴在朱常洛身上哭的都快抽過去了。

    四爺反手拉了朱常洛的手,其實這麼病歪歪養著,暫時肯定是死不了的。

    可人家還是心急呀,吃錯了一次藥的教訓還沒吸取。腦子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下面又進藥上來了。這回是個叫李可灼的,此人是鴻臚寺丞,他也來獻藥了。

    說這玩意是仙方,有人用過。

    這次大家謹慎了,就問呢,說是都有誰用過呀,用過之後怎麼樣呀?

    這人還挺實誠的,就說這藥兩個人用過。一個人吃了,立馬好了!另一個人吃了,立馬死了。

    四爺站在邊上,被這大明的君臣給逗的差點笑出來。真的!為君的吃錯了藥差點沒死了,還死不悔改,進藥就敢接著。而為臣的呢,還就真敢進。並且,他知道只有兩個人吃過了,一個吃好了,一個吃死了。

    更奇葩的是,大家好似都默認了皇上命不久矣,於是,那就死馬當活馬醫吧!一個吃死了,一個吃好了,這不還有一半的概率能治好嗎?

    要不?試試!

    賊膽大的,真就吃了!紅色的藥丸,八月二十九日的中午服用了一粒,嗯!感覺良好!於是,這天晚上,朱常洛覺得我還能吃一丸。御醫說不行,這藥性太猛。朱常洛覺得吃了感覺很贊,堅持要吃一丸。這個獻藥的李可灼馬上奉上:是呢!您還能再吃一丸。

    再吃了一丸皇上就睡踏實了,第二天一天都沒起身!這是好了吧?日夜伺候的人都累了,王安就安排大家,該歇著就都歇著吧!等皇上醒了,就該好了!

    不是說了嗎?一個立馬好了,一個立馬死了!吃了沒死的,這不就是好了嗎?

    可誰知道這藥吃下去還有第三種可能,那就是先覺得好了,後來就死了。

    就像是泰昌帝,這一覺下去,就沒醒來!

    九月一日五更天,還不見皇上有動靜。近侍上前一摸,死了?

    是的!死了!

    具體啥時候咽氣的?不知道!可能是八月三十日?也可能是九月一日半夜?

    誰知道呢!就當是半夜吧!

    於是,這位八月一日登基,九月一日五更被發現駕崩的泰昌帝,在位整整一個月後,以荒誕、懸疑、戲劇的形式,告別了歷史舞台!

    第453章 明月清風(29)

    從四月初六王皇后薨逝,到七月二十一萬曆皇帝駕崩,八月一日泰昌帝登基,九月一日泰昌帝駕崩,前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大明朝亡故了一後兩帝王。

    林雨桐身上的孝服從春換到夏,從夏換到秋。

    她偷著跟四爺說,「我以為你們家把大明的歷史給閹割了……」因此,老是懷疑後世讀的明史都不咋真!

    四爺:「……」腦子咋想的?後世修史,肯定會對前朝一些東西抨擊的更厲害,缺點擺的更多,這是事實。但是,你要知道,宮裡的摺子是保存了不少的。剛開始學著看摺子,用的就是前明留下的。修史書言辭需謹慎這是必然的,明史案鬧的沸沸揚揚也屬實。但是那時候漢人的讀書人遺落民間不肯當官的少了嗎?真閹割的離譜了,那些讀書人不會偷偷記錄然後留下來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