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木棉攪車(二更)
2023-10-03 13:18:35 作者: 牛衣古柳
吃過晚飯,趙氏便叫上錢氏,開了盛放御賜錦緞的箱子,給他們準備明日要帶走的布料。
景和帝賞賜的布料什麼顏色的都有,錢氏挑了一種鮮亮的、一種暗淡的、一種介於兩者之間三種顏色的料子,也沒有要帶走整匹料子,而是拿了剪刀裁下來一部分,給她和林文仕各做兩身衣裳。
見趙氏還要去拿首飾,錢氏連忙叫住:「娘,這些首飾是皇上賞賜給大妹的,還是給大妹留著吧。我要用首飾,等明日到了縣裡再去買便是了。」
見她執意如此,趙氏也不堅持,「那我多給你們準備些銀子。」
買首飾自然需要不少的銀錢,即便陽晉縣的物價稍低,但林文仕剛剛赴任,即便他已經當了幾個月的官領了幾個月的俸祿,但京城的花費要比陽晉縣高得多,他又只是個六品小官,俸祿又能有多少?更不用說,他偶爾還會赴赴同僚的約、這次趕著回來路上也要花錢。而他們明天到了縣衙,給丫鬟婆子發月錢、添置必用品等都要花錢。
錢氏沒有再拒絕,她接了趙氏給的銀子,心裡想著要省著些用,這些錢是大妹辛辛苦苦賺來的,他們不能當做是自己的錢,花起來毫無節制。
***
當天晚上與第二天清晨,錢氏都和趙氏一起為去縣衙做準備,而林慧娘幫不上忙,晚上她幫忙監督了一些弟妹的學習,第二天則是跑去找林文海了。
今天就可以曬棉花了,但曬棉花也用不了幾天,因此,她得早早準備好脫籽的軋花機了,不然會耽誤時間,然而這天氣說冷就冷,誰能說他哪天就突然冷了呢?
「四哥,你會做給棉花脫籽的軋花機嗎?」見到林文海,林慧娘也不多客套,直接問道。
「棉花?軋花機?這都是什麼東西啊?」面對自己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名詞,林文海一臉的茫然。
「呃……」
林慧娘這才想起來,棉花是什麼東西,林文海根本就不知道,他都不知道棉花是什麼,又怎麼會知道怎麼給棉花脫籽呢?
林慧娘皺著眉想了想,最後說道:「四哥你先跟我上我家一趟,嘴上我說不明白。」
林文海倒也沒拒絕,乾脆點頭:「行。」
他跟林文濤說了句,便跟著林慧娘走了。
兩人到的時候,林文仕和錢氏還沒走,林文海與他們打了聲招呼,便被林慧娘帶著去了庫房看棉花。
林慧娘抓了一瓣棉蕊給林文海看,讓他感受到棉蕊里不大的棉籽,這才說道:「就是這玩意兒,四哥,你能想辦法給做個機器方便脫籽嗎?」
林文海皺起了眉頭。
這被林慧娘叫做棉花的東西看起來和木棉有些相似,但木棉的種子卻是要小得多,也比這棉花要多,雖然只是第一次見到棉花,但林文海直覺,棉花的種子比木棉的種子難去多了。
***
兩個人一臉苦大仇深地盯著棉花,腦子裡卻在飛速地轉動著。
林慧娘在搜尋自己曾經在圖書館看過的農業相關的書。
作為農業大國,農科可以說得上是古代取得的成就最輝煌的一門學科了,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有許多農書傳下來,而《泛勝之書》、《農政全書》、《陳敷農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被統稱為五大農書,自然是因為書中提到了許多農業方面的知識。
而棉花作為宋元時期傳入國內的一種作物,百姓在利用棉花的同時,也發明出了不少的工具方法,比如最為人耳熟的黃道婆,她創造出了三錠腳紡車,能同時紡三根紗。而種植歷史有幾百年,古代的各種農書之中自然也不可能沒有記載與處理棉花有關的工具方法。
林慧娘恍惚記得,她大學時曾在圖書館裡王禎的《農書》中看到過名為「木棉攪車」的手搖軋花機圖紙,只不過那個攪車需要三人操作,之後明代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只需一個人便能操作的來的木棉攪車。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之中也提到過攪車:「今之攪車,以一人當三人矣。其中句容式,一人可當四人;太倉式,兩人可當八人。」書里還有這種軋花機的插圖,主要運動時把左腳向下的踏動間接傳遞到一軸上,使它連續轉動,相當於曲柄連杆機構。
《天工開物》里還記載了另一種軋花機,稱之為「趕車」,用繩子將碾軸一端的曲柄與踏杆相連。這種趕車是一人右手轉動曲柄,右腳踏動踏板,左手餵添棉花,使用方法和工作情形與攪車大致相同。
雖然提到攪車的書不少,但詳細說了攪車怎麼製作的卻沒怎麼有,林慧娘只記得自己曾在王禎的《農書》中看到過木棉攪車的圖,自然她就決定仿造這本書里的攪車了。
***
「四哥,你想到法子沒?」
雖然想好了要造什麼樣兒的攪車,但記憶里只有一張模糊的圖紙,林慧娘不確定能不能行,她當然還是先問問林文海,萬一林文海有法子做出來更靠譜好用的攪車呢?
林文海搖頭,「你有主意了?」
林慧娘新人有些失望,但林文海的回答並不在她的意料之外,她皺眉含混道:「我以前好像看到過一個攪車的圖紙,我想想能不能把那張圖臨下來吧。」
林慧娘說完,林文海就一臉激動地催促道:「那你快想。」
他是真的喜歡木匠這門手藝,所以在聽說林慧娘見過給棉花脫籽的機器的圖時,才會這麼激動。林慧娘如果真的畫出來了,那他到時候也可以做一輛放在自己家裡,到時,他一定要仔細研究研究,這叫做攪車的工具,到底是怎麼能去掉棉花裡頭的種子的。
林慧娘無奈地搖搖頭,蹲到一旁閉著眼捂著腦袋開始仔細回想。
就在她手邊,還有她準備好的一根小木棍兒,等她想起來一點,就先拿著這根小木棍兒在地上畫一點,等確認了沒錯了,再用筆墨謄到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