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2023-10-02 11:56:38 作者: 平仄客
    年紀輕輕,卻知道何謂取捨,且從容鎮定,沈華善對這個孫媳婦甚是滿意。

    到了送沈慶德他們離開的那一日,沈安氏冷靜的面容才終於有了絲變化,眼淚也來了。

    沈慶德已經九歲了,像個小大人似的安慰著沈安氏:「母親請放心,德兒會照顧好小叔和弟弟們的,請母親不必顧慮。請母親多保重。」

    「……」沈安氏有些哽咽,身後事沈俞氏和沈胡氏等人,而沈慶恭這些小不點則是一臉懵懂,他們尚不知道,這一次要走得那麼遠。

    「母親請放心,況且這一路上,還有老師在旁,不會有事的。」

    沈慶德已經很懂事了,知道怎麼樣才能讓沈安氏放心。

    果然,沈安氏在看到沈慶德身邊的人時,心中的擔憂這才少了些。

    她沒有想到,沈慶德先前拜的老師,會跟著他一起離開。這一份恩義,她和沈家都定必會銘記。

    沈慶德的身邊,站著的正是衛真。早兩日,衛真以重病不能再任職有由,辭去了殿中丞一職。他的這個做法,讓沈余憲和沈華善都震動不已。

    「既為人師,怎麼能讓學生離開那麼久那麼遠呢?不然怎麼授業傳道解惑?」

    衛真這樣輕描淡寫地說道,打定了主意陪著沈慶德去嶺南。他想得很簡單,既然收了沈慶德這個弟子,就要好好教導他,況且殿中丞這個職位,他真的沒有多大興趣。

    「我就把德兒託付給你了。」沈余憲只說了這麼一句話,心中再次覺得,讓兒子沈慶德拜衛真為師,是再正確不過的事情。

    這場離別,因是秘而不宣,因而傷感在沈家沒有持續太久。在沈慶德等人離去之後,沈家的後院是沉寂了不少,前院卻一應如常。

    沈慶德等人離去之後,沈華善就更加從容了。每日如常上朝、下朝,處理著中書省的事務,還時不時去集賢殿看看那些年輕的官員們,臉上還是掛著那副和善的笑意。

    就連面對著左良哲,沈華善也能呵呵一笑,仿佛完全不在意左良哲的補刀舉動,有一日見到左良哲的時候,還說了這麼一句:「左大人也是為皇上為朝堂著想,此是為公之舉。以後沈某當和左大人攜手,同為皇上分憂解難。」

    大永曆朝,中書令和門下侍中都是相互相成的,譬如韋景曜和申科,不但政見相同,私交也甚篤。

    如今沈華善和左良哲分任這兩職,倒有了差別,政見不一樣,私交更說不上了。不過他們還是有一點相同的,那就是同樣為景興帝所忌憚。

    左良哲聽得沈華善這樣說的時候,反而乾笑了幾聲。他沒有想到,事情會急轉直下,兵部官衙再次出現的傷兵,令得沈華善和沈家,逃過了一劫,這令他懊惱不已。

    沈華善看著左良哲的笑容,心中不由得有些好笑。左良哲以為滅了沈家,皇上就只能倚仗左家了嗎?殊不知這才是左家的一條死路,尤其是在皇后懷有身孕的情況下,左家這樣做,會死得快一點。

    這真的是圓滑善鑽的左良哲嗎?他不可能不知道朝中勢力平衡,才是皇上想要的。左良哲這麼做,是心中有打算,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很快,沈華善就知道左良哲這麼做的原因了。原來,是和左良哲在隴右道為官的兒子左行安有關。

    如流處的人,已經探聽出,左良哲收到左行安的書信之後,在對待北疆局勢這一事上的態度就變了,從原先的漠不關心,變成了一定要坐實谷大祖的死罪。

    至於那封書信寫的是什麼內容,如流處暫且不知道,料定說的,必然是北疆的事情,不然左良哲不會有這個轉變。

    隴右道?隴右道在北疆邊上,難道左行安知道了北疆發生什麼事情?

    「這個可能性不大,左行安只是隴右道一個中州刺史,又向來沒有軍中的資源,怎麼會知道北疆的事情?」對此,葉正純是這麼看的。

    「說得也是。隴右道觀察使是丁文翰,為人實誠。若是知道了北疆出事,必定早已上報朝廷了。」

    沈華善點點頭,這樣說道。丁文翰都不知道的事情,左行安怎麼會知道呢?除非……左行安從什麼秘密渠道知道了北疆出事。

    秘密渠道,沈華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隴右衛大將軍蔣博文。難道蔣博文和左良哲暗中連成一線?

    先有蔣博文傳來的緊急文書,然後有左良哲在京兆的加力,不會這麼湊巧的。沈華善越想就越覺得是這麼一回事。

    看來,如流處要緊盯著蔣博文和左良哲的往來了。只是,蔣博文和左良哲怎麼會聯繫上的?一個是隴右衛大將軍,一個是門下侍中,實在想不出又什麼勾連。

    再說了,左家乃是當今皇上的外戚,蔣家乃是先帝的外戚,關鍵是景興帝不是皇后所出。按理說,蔣家和左家,應該見了面都險阻之色才對的,怎麼會聯在一起了?

    不管他們是為了什麼聯合在一起,沈家也要早有準備了。那些前去北疆的官員,還不知道會傳回什麼消息。若是……若是谷大祖勾結突厥屬實,又或者是不好的事情,那麼沈家必受牽連。

    京兆的風向,必定要有所渲染了,先前交代給退之的事情,應該也在開始了吧?沈華善這樣想道。

    過了兩天,京兆開始流行一個故事,說是流行,是因為似乎一下子,百姓就都知道了這個故事,而且都在說著這個故事。

    而祥和大街的戲台班子,也臨時改了戲目,將這個故事搬到了台上演出。銅鑼敲打聲中,戲子們將那一幕幕情節演得震動人心,直讓看戲的百姓掉下了眼淚。

    而京兆的茶樓酒肆,也都在當堂位置擺起了陣仗,請來了京兆最出名的說書人,來演說這個故事。醒堂木不住地響起,而茶客酒客們則是驚嘆聲不斷,隨著故事波瀾而情緒起伏。

    從富庶人家到販卒走夫,從前院當家到後院夫人,都知道了這個故事,還有不少人喟嘆道:「真是可憐,真是了不起……」

    不管是驚嘆還是落淚,都足可見這個故事感染力之深。能讓京兆百姓如此動容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名之為《谷鄭血淚史》,說的,就是安北都護谷大祖及其姻親鄭家在北疆的故事。

    故事中,谷鄭兩家數代人,為了北疆的安定,為了大永的安定,鎮守北疆幾十年,並且付出了深重的代價。可是縱然是這樣,谷鄭兩家的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的使命,就算只剩下最後幾個子弟,仍然堅守著北疆。

    這個故事,以谷大祖為原型,卻加了很多沒有的情節,這才在京兆有如此大的反響。

    比如谷鴻猷撫子別妻、戰死沙場的那一幕,賺了京兆多少百姓的眼淚;又比如谷大祖年少承家業,九戰九立功的過程,令得多少百姓心中湧起萬丈豪情;又比如儒雅副將鄭閒千里突襲,斬殺突厥哈撒首領的場景,令得百姓們奮起喝了多少酒……

    甚至,有百姓統計,谷鄭兩家為了守護北疆,總共損失了多少個家族子弟。十個……二十個……二十五個……

    數字看起來是不多,但試想一下,一個家族當中,能有幾個成年男丁?而且還是不斷死去的那一種?這直直就是谷鄭兩家的血淚史啊!

    這個故事真假夾雜,令得京兆百姓對從來都沒有印象的安北都護谷大祖一下就熟悉起來,他們對谷鄭家史,也能倒背如流。

    當然,最令他們感懷的,乃是谷鄭兩家為北疆、為大永立下的赫赫功績,因為有谷鄭在北疆,突厥不敢來犯!國有猛將忠臣,乃是百姓之福!

    只是,這個故事傳到京兆官員那裡,就有人心情不太好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關聯

    《谷鄭血淚史》這個故事,為京兆百姓津津樂道,但是在京兆朝堂,官員們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早前才傳出谷大祖和突厥勾結這樣的事情,怎麼京兆就出現了《谷鄭血淚史》這個故事?這分明是有人在京兆為谷大祖造勢!

    如今,谷大祖英勇不凡的形象,已經深入京兆百姓的心中,谷鄭兩家為朝廷捐軀的慘況,也博得了京兆百姓深深的同情。

    若是谷大祖勾結突厥這樣的事情傳出來,京兆百姓會有什麼反應?必定認為谷大祖是蒙冤的吧?必定會認為此事別有內情吧?

    在京兆百姓的心目中,谷大祖及谷鄭兩家,就是為了守護大永北疆而存在的。為了守護北疆,谷鄭兩家子弟幾乎都死絕了,谷大祖和突厥之間,不僅有國恨,還有家恨,谷大祖有什麼理由勾結突厥呢?

    這就是京兆百姓心中的認知,也是他們知道的簡易道理。可笑的是,這個簡易道理,到了京兆官員那裡就想不通了。

    不然,先前又怎麼會有官員認為谷大祖有罪或者噤聲這樣的事情呢?說到底,是因為北疆遙遠,他們不相信谷大祖為人而已。

    只有一些年輕的官員,初涉官場,聽得這樣的故事,對於北疆局勢和谷鄭兩家,就開始感興趣了。

    集賢殿和弘文館記有北疆情況的書籍,都被這些年輕的官員翻了個遍。而祥和大街中的藏書樓中,平素無人問津的《北疆山水注》,也被這些官員爭著來買。

    經由這些書籍,年輕官員對北疆情況就熟悉了,對於谷鄭兩家真正的歷史也有所了解,不由得對谷鄭有了隱隱敬佩和同情。

    左良哲聽到這個傳言的時候,心中暗暗發笑,心想道北疆真相傳來的時候,這些京兆百姓悔得要自打嘴巴了!不管京兆百姓怎麼看待谷大祖,谷大祖勾結突厥,都是不爭的事情!

    先前,他接到了兒子左行安的來信,信中所說的,就是關於北疆的事情,因此,左良哲才知道北疆發生了什麼事情。

    左行安從一個隴右衛將領那裡得知,隴右衛繳獲了突厥的密報,得知谷大祖和突厥首領勾結,說不定就會入侵大永了。因此,左行安請左良哲相時而動,定要讓皇上知道谷大祖的異心,以讓左良哲再次得到皇上的看重。

    左行安送此信來的時候,北疆還是一片平靜,所以才會有此等猜測。同時,左行安還附上了隴右衛大將軍蔣博文的信函,請左良哲斟酌著處理。

    蔣博文送來的信函,乃是一封投誠信,就像當初對沈家對容嬪一樣,表達的,乃是靠攏之意。

    那半頁紙上,對左良哲的讚美和傾慕都就不用說了,後面幾頁紙,才是中心內容。

    在信中,蔣博文十分後悔當初有眼無珠,竟然沒能看到皇上有龍章鳳姿,以致沒能及時立下從龍之功;同時,請左良哲代為在皇上面前美言,以讓景興帝知道蔣博文的忠心;最後,蔣博文就皇后左氏懷孕一事,恭喜了左良哲,並言左良哲有何差遣,十二萬隴右衛兵馬定當盡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