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2023-10-02 11:56:38 作者: 平仄客
昆州一帶如此繁榮,因而聚集的居民也眾多。這些人在昆州這裡繁衍生息,世世代代拓展開去,正是因為人多,才顯得昆州更加重要。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昆州三家。
所謂昆州三家,就是世居昆州的豪門大族,分別為李、張、楊三家。
這三家的族人子弟大多集中在昆州一帶,而且占據著昆州政、商兩界的主要位置,比如說昆州刺史李惠山、文鎮藥市行會會長李次山就是李氏的子弟,又比如昆州最大的藥材商楊步勛、昆州別駕楊步雲就是出自昆州楊家,而壟斷昆州林業的張經綸、張經緯兄弟正是張家的嫡枝嫡子。
這三家的勢力在昆州盤根錯節,又互為姻親互為牽制,加上昆州遠離京兆素來民風彪悍,這三家的子弟,雖然不能說是能在昆州橫著走,卻也是昆州數一數二的人。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這昆州三家動一動,昆州政、商兩界就要抖一抖。
這昆州三家之中,又以李氏最為勢盛,這些年來,已經有隱隱壓其餘兩家一頭的態勢。
且不說別的因素,就說這昆州刺史李惠山,這些年就為李家的壯大出了不少力。在他的支持護航下,李家的族人無論是在昆州官場還是在昆州商域都如魚得水風生水起,這令張、楊兩家嫉恨不已,卻也只能眼紅暗罵。
李氏獨大,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李氏和西寧衛大將軍彭明義有親,而且這些年來李、彭兩家聯繫緊密。
這也就是說,李家牽涉到軍方,關係著西寧衛十二萬兵馬,就算張、楊兩家再怎麼不甘,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李家越過自身去了。
「李老爺子七十大壽,這是李家給昆州諸家發的帖子。李家祖宅已經在忙碌了,刺史府這些天也都在談論著這個事情。魏中希雖然折了手臂,卻也是跑進跑出里外打點,狗腿子做了個十足!」
位於昆州內城東南方向的楊家祖宅,楊步雲帶著譏笑的口吻這樣說道,向自己的父親楊從東匯報著昆州的最新情況,一旁還有他的叔父楊從南和堂兄楊步勛等人。
「七十大壽嘛,古來稀,自然是要隆重一些的。不過這魏中希看來是要緊靠著李家了,就不怕他的手臂好不了?」楊步勛露出了一絲笑意,接過了楊步雲手中的帖子,攤開來仔細瞧了瞧。
他知道這個堂弟一向看不起魏中希的阿諛奉承。事實上,如果不是為了牽制李家,估計這個堂弟對昆州別駕這個五品的送老官根本就不感興趣。
「魏中希跟著李惠山前去桂州參加婚事。觀察使謝同甫大人,還有西寧道副將軍蕭若元也去了,你當時就沒有跟著去?你這個昆州別駕,見到這兩個官員的機會也不多,這下倒是讓魏中希搶在前頭了,這不正常。話說,謝、蕭兩人是為了吳越沈家去的,這沈家的人,聽說還要來昆州遊歷一番。」楊步勛又說話了。
他作為昆州最大的藥材商,對於政局官場的各種消息,有時會比楊步雲知道得更多,反應也更為靈敏一些。
「跟著去有什麼用?蕭若元是彭明義的手下,就算我跟著去了,李惠山又哪裡會給我表現的機會?何況這一次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事!」楊步雲有些煩悶地說道。
西寧道高官齊聚桂州,魏中希竟然沒有通知自己,就急急忙忙去李惠山趕去了桂州,真當自己這個昆州別駕是紙糊的了!事情做得這麼明顯,楊步雲這一刻有些難堪。
這個位置,本來是為了牽制李家的,可是……自己這個昆州別駕,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
聽著這兩人的話語,楊從東沒有說話,想到李氏在昆州日益勢大,心裡是著急不已,面色卻是不顯。
這一次李老爺子大辦七十大壽,遍請昆州的官員和大商,這是為了賀壽,何嘗不是為了彰顯李氏在昆州三家的中的地位呢?
再這樣下去,恐怕我們楊家和張家都沒有地方站了,雖然還是並稱昆州三家,但是這些年被李家死死壓住,楊從東覺得族人在昆州的日子越發不好過了。
究竟有什麼辦法在李家手底下爭得一條出路呢?想當年,楊家是遠遠勝過李家的,可是如今……
楊從南的想法和兄長楊從東差不多,作為家族的中流砥柱,這些人對家族即將面臨的局面和將來的走向有著非比尋常的敏銳。這種敏銳,乃是多年的參與族務和多年的歷練所得。
說不上什麼原因,楊從南就覺得,現在正是面臨族策選擇的時候。
楊從東覺得,或許現在楊家走到了一個岔路口,是繼續讓李氏一家獨大,還是維持三家鼎立的局面,還是想辦法壯大族中的勢力?
身為楊家人,楊從南自然希望家族日益壯大,但是當下昆州這樣的局面,楊家怎麼可能會有機會呢?
李家把持著昆州的官場,控制著昆州各地的藥市、茶市行會,身後又有西寧衛大將軍的支持,可以想見的是,李家必定會侵吞、蠶食自家的勢力和地盤,楊家未來堪憂!
楊從東和楊從南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憂慮和無奈。有心而無力,現在昆州的局面由不得他們有過多的想法和做法,只能見步行步了,只能等待契機了,或許到時會柳暗花明。
雖然抱著這樣的希望,但是楊從東兩人根本就沒有真的想著這樣的希望會有。
除非真的是有契機啊,想想李氏子弟,想想彭明義,這怎麼可能會有呢?
一時間,楊家族人都不由自主地沉默。出路在哪裡?契機在哪裡?這些,都看不見啊。
與此同時,位於內城西北方向的張家族人,張經綸父子也在說著話,他們正在討論的,也是李老爺子七十大壽的事情。
仔細說來,在昆州三家之中,張家的勢力是最弱的,原因很簡單,這些年來張家的子嗣不興!
比起李家和楊家來說,張家人丁太單薄了,沒有人就沒有擴張的資本,能守住固有的勢力就不錯了,遑論開拓?是以張家最近的兩任族長,持的都是保守穩妥的族策,進取之心那基本是沒有了。
想著的,都是怎樣保持最後的榮光,也就是還能並稱昆州三家的榮耀。
「李老爺子七十大壽,我們要好好準備這個壽禮才是。這次老爺子的壽宴之後,我打算為元圭求娶李氏女。互為姻親,情面上就會好說話了。」張經綸的父親張潛民這樣說道。
他說的元圭,正是張經綸的嫡子,到了成親之年了,那麼,也該是時候和李家聯姻了。
「知道了,父親。這個事情我會辦好的。定不會在李氏面前失禮。元圭的親事,父親看著辦就可以,那孩子也不會有意見的。」張經綸恭敬地說道,贊同張潛民的打算。
與其餘兩家聯姻,這對張家來說,就是進取之道了。情勢比人弱,現在只能是如此了。
「聽說早前在文鎮,我們張氏分支有個藥販曾頂撞過李次山?還抬出了昆州張氏的名號?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紙糊了心還是腦塞了糙?若是惹得李家不喜,那就麻煩了。看來還得派人往李次山那裡送點禮才行。」張潛民想到了早前聽到的消息,語氣有些不豫。
現在自家和李家打好交道還來不及,怎麼可以頂撞呢?
這個事情,張經綸剛好是知道的,便將事情的始末都對父親說了一遍,末了還說道:「那個只是分支族人,昧著心賺了些黑錢,這倒不是大事。況且這事,為李次山博得了聲名,現在藥市誰不說李家公正公道?也是為李家添花了。依孩兒看,這事就揭過去了。」
對於兒子的判斷,張潛民還是信服的,既然他這麼說了,那麼這事也就到此為止。
怪不得張潛民這麼緊張自家和李家的關係,作為三家之中最弱小的一家,張家要盡一切努力保持和另外兩家的友好關係,不然,日子就更難捱了。
從上一任張氏族長開始,張家就積極主張和李家、楊家聯姻,藉由姻親,在昆州之地鋪開一張人情網絡,也就是倚仗其餘兩家的意思。
到了張潛民這一代,這樣的聯姻保守的族策執行得更徹底,所以這個分支的小風波,才會令張潛民如此在意。
左支右絀的族長,甚是艱難啊,偏偏底下的族人仍無所悟,這才是令張潛民窩火的事情。
正被李、張兩家忌憚討論的李家,此刻是一片和樂融融。
李氏的族長李老爺子李公緒,也就是昆州刺史李惠山的父親,正笑呵呵地聽著兒、侄、孫輩關於他壽宴的種種安排,時不時地點點頭,對這一切都感到很滿意。
自己壽長體健,而且家族興旺,族中人才濟濟,在昆州一帶提起李氏,誰不會禮讓三分?就算是在整個西寧道,也沒有多少家族敢輕慢李氏,這對於身為族長的李公緒來說,就是最得意的事情了。
「其實按照我的意思,倒也不用過於鋪張,免得授人話柄,道是我們李家如何勢盛,反而有損我們李家的聲譽,倒不美了。」李公緒雖然已經年已七十,但是眼裡時有精光。
此刻聽著兒孫的安排,他是很滿意,但滿意之餘,他也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憂慮。勢不可用盡,福不可享完,他擔心這次壽宴辦得太隆重了。
「父親請放心,這個度,我們這些晚輩自然會把握的。父親只管養足精神,等著壽宴那天眾人給您老人家祝壽就可以了。」李惠山笑著安慰道,和李次山等族中兄弟一起保證壽宴絕對會隆重又不誇張了的云云……
一時間,李氏祖宅笑聲不斷。
第二百七十三章登場
當沈則遠一行人到達昆州的時候,春意已經很濃了。
昆州鮮花繁茂,正肆意而張揚地盛開著,整個昆州城,都瀰漫著馥郁的芳香,也瀰漫著,一股熱烈激動的歡樂之氛。
甫入昆州城,沈則遠等人就知道這種歡樂的氣氛所為何來了。
從踏入城門開始,他們就斷斷續續地聽到周圍的行人、行商在討論李家老爺子的壽宴。作為昆州城數一數二的人物,李老爺子的七十壽宴可謂全城矚目。
從宴會的布置要邀請的賓客,從定製的禮服到預訂的壽餅,都成為昆州百姓津津樂道的內容,更有趨利之人已經計算出李老爺子壽宴當然可以從李家免費領到多少個壽餅,可以得到多少微薄的好處。
「嘖嘖,你們都不曉得,李家壽宴的布置啊,可以比得上那龍宮了。我有個遠房侄兒在李家做幫工,聽說啊,到了晚上,李家的珍寶亮光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路邊的小酒館有酒客甲這樣吹噓說道。
「那算什麼!我聽我那婆娘的外甥說啊,到時候李家會擺三天流水席,全城七十歲的老人都可以免費去吃啊!可惜我家沒有那麼高壽的……不過有免費壽餅可以領,那也不錯了!」酒客乙提供了這樣一個消息,頓時小酒館的不少人在考慮家中人的歲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