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2023-10-02 11:56:38 作者: 平仄客
她怎麼忘了自己一個姑娘家是不可以進這些地方的?這裡是產房啊,怎麼就走到這裡來了,無意識地來這裡哀悼自己未曾有機會體會的?還是想來感受一下新生之痛而已?
是的,新生,新生了。
在青竹居,沈寧哀戚過後,也慢慢平緩了,是的,新生了。這一切,都將會不同了,我再不做如此自憐姿態,這是可喜歡欣之事才是啊。
門外,夏詞她們幾個和小丫鬟也在商量這個事情,看來沈安氏生產,是整個沈府的大事,連空氣中都似乎凝結著一陣期待的氣息。
「你說大少奶奶生的小少爺還是小姑娘啊?……」
「應該會生少爺吧,我娘說看那肚子尖尖的一看就是個小少爺……」
「就是生姑娘也沒什麼不好啊,先開花後結果啊,我娘常這麼說的……」
「才不是,一定是小少爺……」
聽著小丫鬟在爭論,沈寧再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當然是個小侄子,她還知道祖父給他取了名字叫慶德,這點先知之機,也能帶來甚大的樂趣啊。
果然,到了傍晚,六和院就傳出消息,說沈安氏生了個男孩,這下,整個沈家都歡樂得快要沸騰了,尤其是六和院的人,更是先後得了沈俞氏、沈則敬、沈華善的不少賞賜,個個都興高采烈,又嘀咕著小少爺長得多俊等等,更是把這種歡樂的氣氛推向更高處。一時間,沈家仿佛過年般熱烈,處處歡聲笑語。
接著,又有消息傳來,說是沈華善在書房大笑三聲,高興至極,當下給孩子選定名字,是謂沈慶德,和前世沈寧知道的一樣。這是沈家第四代第一人,又是嫡子嫡孫,所代表的意義自然非比尋常。
自古至今,人丁是一個家族最重要的財富之一,人丁多少也是衡量一個家族是否繁榮的標誌。從來就沒有聽說一個人丁稀少的家族能夠繁衍生息下去的。不但是家、族,連國也是如此,所以史載當年秦趙兩國相爭,秦國將領白起坑殺趙國降兵四十萬,趙國自此一蹶不振,直至滅國。可見,人丁,尤其是男丁,在這個時候是多麼重要。
沈安氏生下沈家第四代的長子,正是表示了沈家日益昌盛,人才濟濟,難怪沈華善會如此高興了。就連沈則敬,也一改往日嚴肅,臉上有掩飾不住的喜慶,就連下人行止不對,他也沒有責罵,那是相當和顏悅色啊。
在看過大孫子之後,沈則敬也開始忙碌起來,為表慎重,他還親自寫了報喜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去冀州刺史府和魯州刺史府,沈安氏的祖父是冀州刺史安子石,父親則在魯州刺史府任長史,這樣的喜慶事,當然要第一時間報與親家知道。
又寫了家書,讓人送到湘州,告訴沈余憲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已經取名了,還叫他不用著急趕回來,家中尚好,讓他等過年再回來,等等。
這三處接到報喜書信自然是高興不已,一通準備賀禮不論。就說沈俞氏這裡,也忙得不可開交,這是沈則敬上任後家中的第一件喜事,自然要向各姻親故舊門生官員報喜,還要一一檢點是否有遺漏的,還要準備小孩的洗三禮,事情紛至沓來。好在先前就有所準備,只需按照名單一一填寫,再吩咐家中管事門房往各家報信,雖然提前了幾天,時間頗為緊湊,卻倒沒有亂作一團。
沈寧也去六和院看了大嫂和新生侄兒。沈安氏精神恢復得尚可,神情自是輕鬆從容的。她之前一直擔心自己懷的是男是女,如今塵埃落定,又是如願以償,雖然是產後,整個人都煥發著一種別樣的神采。
侄兒倒是皺皺的,也沒有看出下人所傳的長得很俊來,小傢伙在呼呼大睡,沈寧也就只看,本還想伸手抱一抱的,看著旁邊的奶娘緊張兮兮的樣子,便作罷。何況她真的沒有怎麼抱過小孩,也生怕有什麼閃失。
六和院很熱鬧,一撥一撥的賀禮和補品從各家各地陸續送進來,下人都很忙碌。見此,沈寧就讓沈安氏好好將養身體,也不多打擾,就離開六和院了。
還是在翠湖邊,她見到了自己的祖父和另外兩個親哥哥,排行第三和第四的沈余宣和沈余守,他們兩個正跟在沈華善身後,緩緩朝六和院而來,和沈寧見了個正著。
沈寧強忍住激動,上前給沈華善請安,又給兩個哥哥行了禮。沈華善五十多歲了,不像沈則敬那麼嚴肅,反倒是很和善的一個人,卻不是個讓人可以忽視的人,三品大員的威勢,多年官場浸yín的氣力,在一眾官員中也是可數的。
隨著沈氏嫡枝家、積兩輩老人的陸續老邁、凋零,沈華善是善字這一輩最年長的人,沈氏又是他為官最高,所以沈華善是沈氏這一代的族長,有著發展繁茂沈氏的重任。上一世,因為沈寧做了坤寧宮之主,和沈華善接觸得也很多,沈寧也從他那裡也獲益良多,她知道,自己這個祖父是真正有能之人,前世若非她所累,斷不會有沈氏那樣的下場!
沈華善也看著自己這個嫡孫女,近日聽兒子沈則敬對她多有描述,因而也是熟悉的:「聽說你現在隨伺書房?可有得著?」沈華善也對這個孫女多問了幾句。
「是的,祖父。尚在跟父親學習中,不敢論得著。」沈寧恭恭敬敬回答,很是乖巧。
沈華善也頗滿意,點點頭,鼓勵這個孫女道:「事父母,能竭其力,雖曰未學,子謂學矣。這就是有得了,你這樣,很好。」
聽見沈華善的讚揚,他身後的沈余宣、沈余守都朝沈寧投來讚賞的目光,沈余宣老神定定,沈余守還朝她調皮地眨了眨眼睛----他只比沈寧大兩歲,也是小孩心性。
這個哥哥還是這樣啊。沈寧也含笑地看著兩位哥哥,三哥沈余宣的性子簡直和父親是一個樣的,年紀小小就一本正經的樣子,可是沈寧知道,這個哥哥是最護短的,沈寧還記得前世他為了她,去找那個女人理論,還發動國子監諸生諷嘲那女人「牝雞欲成凰」,可是,最後卻是他一心護佑著的妹妹成了「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的人,世事顛倒,莫過如是。
還有四哥沈余守,他一直都是這樣小孩心性啊,真是好,他過世的時候,沈家還沒有落敗,所以心性也不會有所折損,這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
沈華善繼續前行,沈余宣兩人則留下和沈寧說了兩句話再走,末了沈余守還對她說改天帶她出去玩,這個哥哥!還是只記得玩,想到這些,沈寧也覺得好笑。
第十章洗三禮和起色
雖然沈余憲不在京兆,可是沈慶德的洗三禮辦得很熱鬧。也沒有多請旁人,只請了自家的姻親,倒也濟濟一堂。
沈則遠一家自是不用說了,早就開始忙碌了,沈則遠為洗三禮提了不少意見,所需物品也都一一提前送至沈俞氏那裡。他妻子沈胡氏本來和沈俞氏也是相熟的,因為她們都是杭州人,只不過沈胡氏家裡是從商的,為人長袖善舞,性格也慡直,她一早就來幫沈俞氏打點相關事務了,連他們的三兒三女,也都來幫忙,名為幫忙,實則湊熱鬧來了。
沈華善兄弟三人,除了他,其餘兩個都在杭州。二弟沈開善是杭州刺史,三弟沈得善則是打理杭州庶務。本家子弟在京兆的,只有沈得善的次子沈則儒,他在國子監任主簿。
洗三這天,他和妻子沈陳氏也來了,還帶來了他們的三兒一女,沈余朴、沈余柏、沈余松和沈梅。景泰大街的沈宅,他們也是常來的,沈余朴等人和沈余宣等人也很相熟,堂兄弟們早就聚集一起,說說京兆新鮮事去了。沈陳氏則帶著沈梅,前來找沈俞氏、沈胡氏兩個妯娌,看是否有需要幫忙的,聯繫感情不論。
侍御史梁萬誠一家也來參加沈府洗三禮,他妻子正是沈安氏的姨母,也是沈安氏唯一在京兆的親戚,梁萬誠和沈華善交情也不錯,這次全家都來了。
來的人家還有兵部庫部主事許光耀一家,他是沈得善女婿的兄長,也是沈家的姻親了,和沈家的交情一直都不錯。
所以當洗三進行的時候,全部人圍在一起時,那情景也是相當可觀的。人真多的啊,這還只是沈家一小部分人而已,若是吳越沈家的人都聚在一起,估計景泰大街也能塞得滿滿的吧,沈寧心想。
收生嬤嬤把沈慶德抱出來的時候,眾人都不說話了,怕驚著這位小少爺,擾了洗三儀式就不好了。接下來的添盆禮節,除了恭賀吉祥的話語,也不見有旁的吵雜,雖然有些安靜,大家興致也頗高。
沈寧給沈慶德的添盆禮是她精心準備的金娃捧圭擺件,凝聚著她對沈慶德的一片心意,其他人也陸陸續續來添盆,都是寓意吉祥的玩意兒。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沈宓親自做的一套小衣服,用上好白棉布做成,只在袖口褲腳綴了幾株無名小糙,看得出有十足的心意,沈安氏也是很喜歡,對沈宓也是含笑致謝,沈宓害羞地躲在李姨娘身後。
說到心意,我還不如她啊。沈寧見此一幕,心想到。
午後設宴,沈寧再一次感嘆了沈家人丁眾多。不說別的,就說她們這一桌的小姑娘,就有將近十個。二叔家的沈瑤、沈佳、沈慧,還有六堂叔家的沈梅,還有幾個近親家的小姑娘,大大小小,都是一式粉嫩的小姑娘,聚在一起,吱吱喳喳,話題也是很多,從吃食到玩耍,好像都有說不完的話。
其中以沈寧最為年長,也只得十二歲而已,因為年紀都小,所以相處得也很親厚,一時和樂融融。
洗三禮結束後,沈家的熱鬧逐漸冷卻下來,回復了往日的平靜,上朝的上朝,入學的入學,請安的請安,隨伺書房的隨伺書房,各行其事,井然有序。
青竹居自上次分工後,四個丫鬟也都在磨合摸索中有所進步,青竹居的事務也變得簡單多了,柳媽就能應付得過來,所以沈寧也沒多費什麼心思,只在前些日子跟沈俞氏要求多請幾個小丫鬟,因為沈安氏生產,這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按照沈寧的要求,四個丫鬟每人一個本子,紀錄著每日所負責之事,由誰負責經誰之手,從何處來又去往何處去,每事每物都有來路去處可查,也就沒有互相推諉的事情發生,沈寧近來省心很多。
這其中,秋歌的事情相對更難也更重要一些,因為她要收集京兆七品以上所有官宦小姐及身邊得力大丫頭的信息,按其祖父、其父的官身資歷別類,整理成冊。這是相當艱難的工作,秋歌也不敢將此事交給其他的小丫鬟,人多嘴雜,對事情有損無益,所以沈寧打算再找些更小的丫鬟,讓秋歌自小帶在身邊,能幫不少忙。
這件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不過沈寧相信,這樣做,必有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