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2023-10-02 05:18:16 作者: 打字機N號
    農村人普遍都有重男輕女的風氣,主席都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現在男女都平等了,這個風氣可要不得。

    「不是,大娘你誤會了,阮阮是跟著他叔叔一家生活去了,她叔叔家條件好,她以後也能少受點罪。」

    江大海不好意思地解釋道,只是老太太的話也沒錯,他雖然喜歡幾個女兒,可是最看重的還是小寶這個兒子,這重男輕女的帽子,他戴著還真不怨。

    「哎,條件再好有什麼用,這隔了一層的親戚,還真能像親生父母一樣用心了。」翁老太嘆了口氣,顯然想到了自己現在的問題,「不過現在世道變了,這親生父母,也不一定靠得住了。」

    老太太眼裡閃過一絲黯然,看了看在自己懷裡睡的正香的小孫子,一陣憐惜。

    江大海以為老太太在說他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嘴拙地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只能想辦法轉移話題。

    「大娘,你的行李呢,我幫你拿吧。」

    「啥行李,都送給這幾天讓我藉助的老鄉了。」

    老太太擺了擺手:「你叔和小寶他們在哪坐著呢,咱們也快過去吧。」

    江大海應了一聲,在前頭帶路,只是後知後覺才想起老太太話中的問題。老太太那兩大袋東西不都是給她那媳婦帶的嗎,怎麼現在又都給老鄉了?再結合老太太剛剛那表情,恐怕這找媳婦的事有了變故。

    「翁奶奶----」

    江一留看了看跟他爸一塊過來的老太太,想起老太太熱情的性子,這臉頓時就疼了,顯然在火車上那些天,被老太太捏怕了。

    不過有老太太這麼個愛說話聊天的人在,火車上的日子也不會無聊的,也能沖淡些阮阮離開的悲傷,或許也不是什麼壞事。

    江一留心裡想著,可是之後的發展出乎了他的意料,從上火車到晚上大家都要睡覺了,整間包廂都安安靜靜的,幾乎沒有人說話,這一下子轉了性的老太太讓江一留納悶不以。

    這次運氣不錯,整間包廂就他們幾人,活動也更方便隨意了些。

    「你說這人心怎麼就變得這麼快呢?」

    大傢伙關燈睡覺的時候,抱著小孫子睡在下鋪的老太太忽然幽幽的來了這麼一句,原本就因為阮阮的離開沒什麼睡意的人,頓時都清醒了。

    第96章 知青

    幾人都發現老太太今晚的舉動有些怪異, 只是大家畢竟只是點頭之交, 這種隱私的事也不好問,不過,大夥心裡有數, 老太太這副模樣,應該和她口中溫柔賢惠的媳婦秀秀有關。

    現在只是七二年,知青回城的大爆發是在七九年。

    這場席捲了整個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 影響了2000多萬知識青年的一生,並且對整個社會也造成了巨大影響。

    當年的知青, 多數人都受過初中或高中的教育,也有極少數人受過大學或大學以上教育,他們一部分人是正真保含著想要更好建設國家的願望自願下鄉, 有一部分是被迫下鄉,類似那些文革中被批鬥的城裡人,他們的子女基本只有下鄉一條路可走。

    無論是自願還被迫,離開熟悉的長輩和熟悉的生活環境,去一個艱苦貧瘠的土地上奮鬥, 激情過後, 就是無盡的恐慌和後悔, 幾乎所有下鄉的知青,他們之後的人生就是在回城的路上絞盡腦汁。

    幾年過去, 回城的希望似乎越發渺茫,當初的知青又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在七九年, 當局同意知青返鄉時,許多當年離開父母時的孩子,都已經結婚生子,在異鄉組建了新的家庭。

    回城的政令一下達,已經熄了回城之心的知青又燃起了希望,一邊是富裕的大都市和父母,一邊是回城無望後娶得妻子,生的兒女,更多的人,選擇了前者,拋棄了後者。

    多少的家庭支離破碎,多少孩子才剛出生,就失去了母親或是父親,又有多少知青為了通過審核,拿到回城的通行證,付出了許多難以言說的代價。

    知青回城的影響,直到之後幾年都還持續著。可以說,知青下鄉運動像一道傷痕,在歷史的進程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多少血和淚,淹沒中國的土地上。

    「她成了大學生了,看不上我兒子了,我也可以理解,咱也不是那種不要臉的人,她不想回去,我也不會硬拖著不放。」

    伸手不見五指的包房內,只有老太太略帶滄桑的聲音在房間內迴蕩,言語間的悲涼不禁讓人心頭一緊。

    「可是都是當媽的人,她怎麼可以這麼狠心,連臭臭都不肯見一面。臭臭長這麼大,她就奶了孩子一個月,做完月子就急匆匆地去大學報到,這孩子就是我用農場的羊奶和米糊糊餵大的,臭臭今年過完年就三歲了,只在照片上見過他媽的樣子。」

    老太太的話語中帶著啜泣,抱緊懷裡的小孫子,既憐惜又迷茫。

    孩子才這么小就沒了媽,以後可怎麼辦啊。

    大傢伙都不知道該怎麼安慰老太太,翁老太現在需要的也不是別人的安慰,她只是想把心中的鬱氣講出來,現在,她需要的只是一個聽眾。

    江一留不知道那個叫秀秀的女人是不是像老太太口中那樣賢惠善良,站在她的角度,背井離鄉,離開了生長的土地,離開了父母家人,現在有機會能夠回到自己長大的故鄉,還是海城這個發達的大都市,似乎可以理解。

    但是無法原諒。

    當初結婚是兩個人的事,翁奶奶和她的兒子也沒有脅迫她,甚至兩人還給她安排了工作,支持她回海城上大學。她在回到海城上大學後,有無數個機會寫信或是發電報告訴老太太她不想回去這件事,而不是拖了整整兩年,等老太太來海城後,才告訴老太太自己的決定,白白耽擱老太太一家這麼多年。

    要是沒有老太太來海城這件事,她是不是還想一直瞞下去。

    在這件事上,最無辜的把秀秀當做親生閨女疼愛的老太太,是還不知情的老太太的兒子,是還懵懵懂懂的臭臭。

    知青下鄉,是時代的不可抗力造成的,六十年代,連續的饑荒,單一的經濟體制暴露出來的知識青年就業問題,以及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援建項目的流產所造成的大規模裁員,城市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而且戰後瘋狂增長的人口數量,城鄉人口以幾何方式倍增,在六十年代,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年無法就業。

    知青下鄉的計劃,減少了城鎮人口,支援了農業生產和邊疆建設。可以說,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項運動的進行,是必須且正確的。

    秀秀就像是這個時代知青大多數的一個縮影,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也是悲劇的創造者。

    在那個時代,也有許多知青在返程後將在鄉下的妻子兒女接回城裡,而不是將在農村的那些年當做人生的污點,將那些留在農村的妻子兒女拋諸腦後,從新組建新的家庭。

    這一晚,大家都沒有睡好,既想著老太太的媳婦秀秀,又想著此時應該已經坐上去深城火車的阮阮。

    ******

    阮阮是在火車開出車站一段距離後,被哐當哐當的火車開動聲所吵醒的,在她醒來後,看到的就是坐在床旁的大伯,以及大伯的幾個助理,她看遍了整間屋子,都沒有見到爺爺,大武叔,小寶哥哥,以及大海叔叔。

    「阮阮,以後大伯會好好照顧你的。」阮袁青害怕阮阮會哭鬧,兒子皮實,怎麼摔打他都不心疼,可是嬌滴滴的小姑娘哭鬧的話,他就沒轍了。

    出乎他的意料,阮阮看清自己的處境後沒哭也沒鬧,只是很安靜地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

    這種安靜,反而讓阮袁青更加無措,恨不得阮阮哭鬧一番。

    「這是臨走的時候,小寶哥哥給你的東西,他讓我一定要交到你的手上。」阮袁青遞給阮阮一個小包裹,裡頭沉甸甸的,裝著不少東西。

    這是別的孩子給阮阮的東西,阮袁青也沒打開看過。

    阮阮一聽大伯的話,轉過頭不想看見他手上的東西,小寶哥哥就是個騙子,他說過不會讓阮阮被帶走的。

    爺爺是壞蛋,小寶哥哥也是壞蛋,他們都不要她了,像爸爸媽媽一樣,都不要阮阮了。

    阮阮捏著衣服口袋裡那隻已經洗的發白的小布偶,那是她媽媽在去戰場前,給她做的最後一個布偶,也是這些年她一直待在身邊的,布偶早就已經破舊不堪,有了許多fèng補的痕跡,可這隻小布偶,依然是阮阮最寶貝的東西。

    「既然阮阮不要,那大伯就把這包裹給丟了。」阮袁青走到車窗前,打開窗戶,做出一副要把包裹丟出去的動作,眼神卻一直注意著阮阮的動靜,看到她眼中的糾結時,心中鬆了一口氣。

    「不行,這是小寶哥哥給阮阮的,不能丟。」

    小丫頭終究還是捨不得,從床上靈活地爬去來,一手搶過阮袁青手上的包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