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2023-10-02 04:44:29 作者: 顧四木
「呵呵,年總督啊,我瞧著他要把川陝甘青幾地,劃成他年家的地盤了!」
怡親王當時眉頭一跳:「李衛,說話注意些!」
李衛還是不敢跟怡親王抬槓的,於是收斂了些態度,開始擺事實講道理:「王爺,您管著戶部和會考府,當然明白鹽引的要緊,朝廷不許民間販私鹽是律法。但落在年大總督手裡,就成了藉口和酷法:年總督以此為藉口,在郃陽捕殺所謂的鹽梟,凡有點嫌疑的人口都私下抓了去拷打,死傷百姓八百餘人。」
「這事兒還是有商戶的親眷,逃到我直隸境內去尋親告友求活路,才捅到我這裡的。」
「年總督為的是讓自己門下的奴才,脫了奴籍去做鹽商,為此真是不惜羅織罪名,將旁人害的家破人亡。類似的事兒我風聞的可不少。總之,川陝甘青地界的糧道,銅鐵礦等朝廷買賣,可都少不了年大將軍的一股子。」
怡親王嚴肅起來,糧食、鹽務、銀銅鐵礦等都是朝廷的根基,年羹堯居然各個要摻一手!怡親王直問道:「李衛,這些事兒你既然早知道,為什麼不上稟皇上。」
李衛苦笑搖頭:「王爺,年總督在當地一手遮天的,我哪能有鐵證。大家同為總督,總有些兩省邊境上的往來,彼此間也沒什麼大秘密——至今我收留了一二投靠親友的鹽商,年大總督還在催我交還『重犯』呢!這事兒鬧到御前就是一個說不清,我再貿然去狀告同僚插手各項稅賦的大罪,豈不是等著死?況且就算有實證也未必一下子告倒年總督吧。」
李衛開始扒拉手指頭:「年大將軍的父親做過湖廣巡撫,河南道御史,在朝廷上也是交遊甚廣。就算這會子老爺子致仕了,年總督的幾個兄弟也都各自在朝上為官。他大妹夫胡鳳翬還在做蘇州織造呢,這些都是要緊關係。」李衛說禿嚕了嘴,沒忍住:「當然,萬歲爺要有心查,這些體量的官員都不算什麼。但這不最要命的就是,萬歲爺自個兒就是年總督的二妹夫嘛。」
他話音未落,就挨了怡親王拍在他背上沉重的一巴掌,把他打的齜牙咧嘴的。
十三爺嚴肅了神色:「李衛,皇兄是素來看重你敢於直言,但你給本王管好了這張嘴,再讓本王聽見你有一句事涉皇上,你先別管年羹堯,你這直隸總督,本王就能讓你被一擼到底!」
李衛很少聽十三爺自稱本王,知道這回是觸了逆鱗了,連忙起身請罪。
他跟怡親王也是先帝爺起的老關係了,這不說起年羹堯,逐漸怨念深重,不免忘形起來。
他認真請罪過後,終是道:「王爺,就連我,也得是您問起這事兒我才敢說。因臣瞧得出來,在萬歲爺那裡,年羹堯得到的信重跟您沒法比。可要是換一個人問我,我真不敢說這話。」
「皇上登基,宮裡貴妃娘娘獨一份的貴妃,年家獨一份的抬旗,可叫人怎麼開口呢。」
怡親王想起皇兄這些年對貴妃的偏愛,也默然片刻。不過……怡親王隨即想起,皇兄這半年來,似乎有些改了對後宮的態度。
怡親王先收起雜亂想法,對李衛道:「等皇兄起駕回京,你依舊要回你的直隸總督府去。那裡離年羹堯近,你素日多盯著點。」
李衛又恢復了笑臉,問怡親王道:「王爺素來少問軍務,這回忽然問起年羹堯的事兒來,是不是萬歲爺要動一動他為民除害啊。」
怡親王也忍不住笑了:「本王瞧著你才是一害呢!管好你自己這張破嘴吧!」
之後的幾天,怡親王將快馬從京中調來的近一年川陝甘青等地的官員調換記錄,與各類財政稅收等留檔細細研究了一番,越研究越是心驚。
年羹堯是才氣凌厲,屢建功勳,青海守得也不錯。但大清總共才多少省,年羹堯就把幾個幾乎最大的省都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開始自行安排官員和當地的資源了。
聖駕啟程回京的前一晚,怡親王求見皇上。
「十三弟,怎麼瞧著你臉色不好?」
怡親王心道,大概是一下子壓力有點大。
人人都說皇上最信的就是他,自古皇親權臣,哪怕是太子,都不可能財政和軍權一起掌握著。可皇上極信任怡親王,凡事都會與他商議。
於是十三爺自己打心裡就想要對得起皇上的信任,也要避嫌。他主管財政,對於這些兵部之事,尤其是封疆大吏們的調換等事,就從不主動打聽和發言。
這回皇上讓他查年羹堯,著實把他震驚到了。
十三爺如實把自己從朝臣口中,從邸報中分析得來的情況告知皇上。
他原以為皇兄會很惱火。
年羹堯身受皇恩頗多,行止上卻是欺罔瞞上,專擅貪蠹,十三爺了解皇上的性情:他看重的,親手提拔的人,若是犯了錯,要比尋常臣子面臨的帝王怒火和處置更重。
皇上的信任和感情不是那麼好辜負傷害的。
然而怡親王卻見皇上沒有明顯的憤怒:「他這些不法事,朕多少知道些。」怎麼能不知道呢。曾經年羹堯平定青海有功的時候,他也想把他樹立個好的典型,讓天下人看看他的朝堂上明君賢臣的,可惜年羹堯奔著僭越型權臣就去了。
最後年羹堯的九十二項大罪,皇上是一條條仔細看過的。
雍正帝也為此懷疑過自己:是他做不了唐宗宋祖嗎?唐太宗有傳世的賢君名臣典範,他對臣子的信任,卻就換來一個九十二條大罪——臣子能犯的罪,年羹堯犯的真是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