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2023-10-02 01:25:24 作者: 篆文
她牽著我的手走回座位處坐了,卻未鬆開手,平靜的說,「朕不想面對他,也不想和他爭吵。先禁足重華宮罷。朕不會殺他,你放心。」
我凝眉,一個困擾我許久的問題開始在腦中生成,我沒有再猶豫的問出,「臣斗膽問一句,陛下對王爺,可曾有過真心?」
我凝目觀察著她的表情,想捕捉到一絲一毫的眷戀和愛意,真可惜,她只毫不猶豫的擺首,神情倦怠的說,「朕曾經很欣賞他的才華,也替他惋惜。但卻無法喜歡上他,也許他也是如此罷。我們都只是在騙自己,騙對方,有什麼法子呢……這和他是不是秦家的人卻沒有關係。朕只是,沒辦法愛慕他。」
沒辦法愛慕,卻又要捆綁在一起,共育一對兒女,即便於帝王家,亦是一段無望而悲涼的故事罷。
連日來孫澤淳每日向我回稟秦啟南禁足於重華宮中的境況。無外乎今日又砸了幾個官窯瓷器,撕了幾幅武英殿藏品書畫,或是將送膳食的宮人罵出門去,對著守宮的侍衛吵嚷他要面見陛下之類云云。
我沒有為秦啟南向陛下進言,不是因為我想安心看他笑話或者存了落井下石之心,而是我知道陛下還沒有做好準備面對他,她需要一些時間。
幾日後,我從司禮監衙門交代了事出來,途徑上書房,正聽到翰林侍讀趙懋在為太子講學。太子今年七歲,早已長成一個俊朗聰穎的少年。此刻趙懋正在為他講述朱子的四書集注。
趙懋看到我,向我頜首示意,我亦一揖以還禮,他於是繼續專注講解。太子卻回首,看到是我,出聲道,「元承,你來了。」他沖我招手,笑道,「怎麼不進來?」
他一貫對我很是親厚,有次他拿著那件幼時我贈他的百家衣,笑著感謝我,「我本是早產出生的,累及母親,身子原不大好,幸而元承送我這個。想來我如今能這般健康,也托賴了這件百家衣之福。」
我含笑謙過,但亦知道他對我尚算有好感。我對他躬身行禮,隨後走進上書房殿中。
趙懋輕輕咳嗽一聲,繼續說道,「朱子四書章句集注,首列大學,次列論語孟子,最後列中庸,殿下可知朱子為何將大學列在首位?」
太子擺首,趙懋回答道,「朱夫子曾言,先讀大學,立其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里許。通讀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故大學乃為理學之綱領也。」
太子頜首,想了一會兒,側首問道,「那麼朱子讀的第一本書便是大學了罷?他五歲開蒙,那時就讀得懂經典?」
趙懋聞言一笑,微微擺首。我卻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對趙懋欠身道,「殿下這個問題,可否由元承代先生回答?」
趙懋沉吟之際,太子卻搶先點頭,仰首問道,「好啊,元承你來告訴我,五歲的朱熹真的能領會那些經義麼?」
我莞爾,蹲下身子令他可以平視我,「朱子五歲入學,那時他讀懂得第一本書並非四書,而是孝經。他曾在孝經書額上題有自勉之句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故朱夫子的啟蒙讀本確是那本流傳千載的孝經。」
太子哦了一聲,頗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孝經啊,我也讀過。左不過是講些臣子庶民應該如何遵從愛敬君主和父母長輩的話,讀著還不如二十四孝里的故事有趣兒些呢。」
「那麼殿下可能忽略了聖人講天子的那一章罷。」我和緩的講述道,「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見他有些困惑的望著我,我遂解釋給他聽,「就是說能夠親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侍奉雙親,而將德行教化施之於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書甫刑里說:天子一人有善行,萬方民眾都仰賴他。」
我著意觀察他的神色,在我說完這些話之後,他蹙眉低首,似有所悟。半晌,他抬起頭對我說道,「我也很想親近愛敬自己的父母,可是母親現下不讓我見父親,我已近十多天沒有看到過父親了。重華宮裡里外外圍了那麼多的侍衛,他們一見我就跪在地上苦苦相勸怎麼說都不讓我進去。元承,你每日都和母親在一起,你告訴我,母親究竟什麼時候才會把父親放出來呀?」
趙懋聞言一驚,想要出言阻止。我揚手制止了他,對他微微頜首。
然後我以溫和語氣回應太子,「元承作為臣子無法回答殿下這個問題。但是您卻可以向陛下詢問。臣覺得,您應該告訴陛下您對孝經的領悟,藉此來表達對王爺的思念,希望陛下能許您早日見到父親。」
七歲的太子眨著靈動的雙眸,須臾目露微光,笑道,「對呀!我的嬤嬤和總管連海總是攔著我,不讓我去求母親。他們說如果我這樣做,母親會很生氣,說不定還會遷怒父親,遷怒他們,把他們都撤換走,我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你說母親真的會這麼做麼?」
我含笑擺首,「不會。陛下以仁孝治天下,聽到太子能以孝經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只會覺得欣慰。何況如果陛下問起,您大可以說,是臣讓您這麼做的,與您宮中服侍的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