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2023-10-01 21:50:01 作者: 金波灩灩
楊瑾想起父親給自己講的故事,楊家就是再沒落也要竭盡全力培養子弟,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讀書明理,但是農家顯然是不懂得這些道理的,而且魯家的確有難處。
魯副書記是個特別勤勞肯乾的的人,他帶著幾十戶人家,硬是用鋤頭、鐵鍬修了一條水渠,將村旁的窪地改造成水田,把每年都要吃返銷糧的紅旗九隊變成了公社裡工分最高的生產隊,成了縣裡農業學大寨的一面旗幟。如今他成了公社的副書記,主抓農業生產,目光早就不再局限於紅旗九隊一個生產隊,而是要為整個公社修水渠,改造良田。
婦女隊長王巧針夫唱婦隨,與男子一樣下田種地不算,每年農閒時挖渠也與男人一樣吃住都在工地。
因此魯盼兒小小的年紀就得負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了。也不只魯家如此,整個紅旗九隊,甚至公社差不多家家都這樣,女孩子讀到初中的已經不容易了,到了高中就更是鳳毛麟角。
「魯副書記,婦女隊長,你們可不能重男輕女呀!」楊瑾開著玩笑說。
魯滿堂不服氣,「我們要是重男輕女,能讓盼兒上初中嗎?」
「盼兒能寫會算,在隊裡已經是文化最高的姑娘了,再讀高中也沒用,遲早也要回村里種地,現在回來還能多掙兩年工分呢。」王巧針又補充,「躍進還小,回家也不能參加勞動,才讓他繼續上學的。」
魯副書記和王巧針早習慣性地按尋常農家人的思路安排女兒和兒子,為了照顧弟弟,魯盼兒晚一年上學,並且,在求學的路上,她也要把最好的機會讓給魯躍進。這些思想流傳了幾千年,深深地刻在了骨子裡,他們甚至並不覺得。
楊瑾特別心疼魯盼兒,她是自己教的第一批學生,也是最聰明最出色的,不知不覺中,他將自己的期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所以,他要為魯盼兒爭取,「誰說魯盼兒一定要回農村種地的?她成績非常優秀,可以爭取推薦讀大學呀!」
這兩年公社是有了推薦上大學的名額,挑選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20歲左右,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貧下中農子弟進大學讀書,做為魯公社副書記滿堂當然知道,可是他從來沒往自家想過,「推薦上大學的名額實在太少了,前年、去年我們紅旗公社都只有一個。」
倒是王巧針第一次聽了這樣的消息,瞪大了眼睛問:「如果推薦讀了大學,就是國家幹部了吧?」
楊瑾點頭,「對,大學畢業就是國家幹部了。」
「老魯,那就讓盼兒也上高中吧,萬一能上大學當國家幹部,那可就有了城市戶口,吃商品糧了!」
城裡的日子可比農村好多了,魯滿堂不由得動了心,自己雖然年紀大,又是公社幹部,可好多次的事實都證明楊老師是對的,但是,「要是那樣就好了。不過因為名額少,去年好幾個人都打起來了,我總不能幫著自己家孩子搶吧……」
「我知道副書記不會為自家謀私利,不過我們不是搶,而是公平地競爭。你們家出身好,魯盼兒還特別優秀,名額為什麼不能給她呢?」
「最近中央領導提議複課,國家恢復了更多的大學,我想過兩年推薦上大學的機會還會更多一些。」
「另外,高中畢業後不只能推薦上大學一條路,還有參軍、招工,或者當民辦老師……總之,多受教育,她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
魯滿堂和王巧針相互看了一眼就一起點了頭,「那就讓盼兒也上高中吧,不管怎麼樣有很多機會呢。」
楊瑾笑了,他就知道魯家一定會答應。這對夫妻雖然還有許多舊思想,但畢竟接受了很多新觀念,見識也比尋常農家人高,又真心疼孩子——當年魯盼兒高小畢業時,自己也很容易就說服他們繼續送女兒讀書。
魯盼兒上高中的事說定了,可楊瑾並沒有忘記魯家的實際困難。就笑著幫忙出主意,「修水渠時可以讓豐收和豐美跟著我到知青點住,飯也在知青點吃,你們家交點糧食就行了。」魯副書記從當隊長時就對自己特別關照,自己一直記在心上。
「不用了,不用了,」魯滿堂和王巧針異口同聲地說:「楊老師已經很忙了,我們再想辦法!」他們相信楊老師,是相信他有見識,懂得多,但是讓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照顧孩子,卻不會放心。
而且,楊老師與自己家非親非故,沒有那樣的道理。
王巧針就說:「盼兒四五歲的時候已經學著做飯、帶著弟弟妹妹們過日子了,豐美也該學學了。」
豐美和豐收是雙胞胎,豐收是哥哥,豐美是妹妹,可是有了家務,第一個想起來是還是豐美。不過農家就是如此,男人是主要勞力,在田裡辛苦一天,回家後就不會再做家務了,而哪怕王巧針這樣的婦女隊長下田做了一天的農活,回到家裡也一樣要擔起大部家務的。
很多事情不可能一下子都改變過來,而且,豐美學著做些家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楊瑾便笑著起了身,「那我就走了。魯盼兒聰明肯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王巧針站了起來送客,「盼兒真就如楊老師的話才好呢。」
魯滿堂落在後面,「楊老師,你的煙忘在桌上了!」說著幾步趕上來將煙盒遞過。
楊瑾擺擺手,「這盒煙是別人送給我的,我不吸菸,魯副書記就留著吧。」其實煙是楊瑾剛剛買的,為了與魯副書記更好的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