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頁

2023-10-01 20:53:54 作者: 痒痒鼠
    眾人一起聽睿親王接著說。

    「有了這個事兒在前,後來崇禎皇帝再次詢問臣子, 現在國家內憂外患, 應該怎麼辦?

    幾乎所有的大臣們都滿腔熱血要一拳定內亂, 一拳平外患。兵部尚書楊嗣昌建議先議和滿洲, 或者答應李自成的要求封他一個「王爺」, 他的下屬--兵部趙郎中領著一夥兒人對楊嗣昌破口大罵,說他沒有骨氣。

    當然那個時候滿洲也不再打算和大明議和。」

    一幫小傢伙們聽得似懂非懂,睜大眼睛,張大嘴巴,呆呆不可言。

    如果當年大明成功議和一方, 先平定另一方慢慢扭轉局面……不過崇禎皇帝的性情如此多疑不定……

    小傢伙們有模有樣的「靈性聰慧」,睿親王瞧著歡喜,笑眯眯著臉,「後來李闖王一路向北打,按照史學家的研究,崇禎皇帝在北京淪陷之前,還有另一個挽救局面的機會--遷都南京,可他猶豫之下又打消了主意。」

    「《崇禎實錄》的說法,一開始是崇禎皇帝的嫂子--天啟帝朱由校的皇后張氏反對,崇禎皇帝提議太子和兩個弟弟先去南京,據說當時太子連行李都收拾好了,就等著隨時南下。可關鍵時刻,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站出來勸阻。

    皇上要重演唐肅宗靈武即位的故事嗎?」

    …………

    好像很有道理?

    小心你兒子跑到南京後另立山頭,這樣你的皇位就做不成了。

    生性猜忌的崇禎皇帝理所當然地改主意。

    豫親王討好地給親哥續杯茶,肅親王家七歲的六阿哥大著膽子問出來。

    「十四爺爺,光時亨是真正的忠臣嗎?」

    三位小阿哥裝模作樣地跟著堂弟們做「期待狀」「聽故事」,皇上保持平和從容的態度嘴角上挑露出一絲笑模樣,其他長輩們也是笑而不語。

    十四爺爺眼裡帶著笑兒,表情、聲音平板沒有任何感**彩。

    「光時亨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後,主動賣身投靠做叛徒,後來又投奔南方反清勢力,遭人論罪被斬首。罪名是『力阻南遷,致使先帝殞命社稷』。」

    ……知道這個結果的三位小阿哥此刻聽來也是哭笑不得,其他小傢伙自然更是。

    你至少來個追隨崇禎皇帝而死啊。

    年齡還小被家裡大人護著沒有見識過什麼人性複雜,睿親王樂得打擊他們,「說到追隨崇禎皇帝死去的臣子,都是真正的忠臣,大多是平時不會花言巧語,說話不大中聽,不受寵的人,比如大學士范景文。」

    范景文,明末殉節官員之一,文武兼備,忠勇可嘉。早年不依魏忠賢,不附東林黨,官生艱難,還曾經因得罪崇禎皇帝一度遭到罷官。李自成進北京城後,留下遺言「不能滅賊雪恥,空有餘恨」,慨然投井自殺。

    ……這對比太強烈。

    皇上眼睛睜開一下又合起,給自己換個舒坦悠閒的坐姿;一夥兒長輩們笑著喝茶用點心,豫親王咽下嘴裡的阿瑪餅,眼裡精光一閃,「現在很多文人士族說起李自成攻陷北京後的暴行,第一個就是對明朝軍民手段酷烈的「追贓」。

    說起「追贓」,其實它是真的「追贓」,不完全是暴行。」

    「第一個死於李自成「追贓」中的人,是李自成攻北京時第一個賣身投靠的明朝王爵,襄城伯李國偵,他是崇禎皇帝最信任的大臣。」

    崇禎皇帝最信任的,最不忠不好的。小傢伙們瞬間得出結論,瞪著眼睛一臉氣怒。

    豫親王笑成大肚彌勒佛的樣兒,「後面的,各有各的原因。比較出名的一位,內閣大學士陳演,這人特別會裝,尤其善於揣摩人的心思,每次和崇禎皇帝對答都能討得歡心,除了經常向崇禎皇帝的親信太監行賄外,還特別會裝窮,成天穿著簡樸裝大清官。」

    「李自成進北京,他為了討好農民軍向劉宗敏行賄四萬兩白銀,一下子露了富。劉宗敏下令抄陳演的家,發現他家院子下面一層全是挖空的地窖,裡面全是白銀,幾天拷打審訊後又從他另一處宅子裡搜出數百箱黃金,數百箱珍珠……。」

    這個事兒超出小孩子們的理解範圍,一個個呆若木雞,眼神兒懵懂。

    小阿哥們的「裝模作樣」瞧著是「深有感觸」。

    豫親王喝一口清茶接著「打擊」。

    「李自成對明朝舊官員的『追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總共得到白銀『七千萬兩』。萬曆年間遭人詬病的礦稅,二十年間總共收上白銀『三百萬兩』,即使加上被宦官們貪墨的部分,總數也就『三千萬兩』。

    明末從萬曆四十八年至崇禎十七年,二十四年裡攤派在老百姓頭上的「遼餉」總額,是『兩千萬兩』……。」

    三百萬兩、三千萬兩、兩千萬兩、七千萬兩……直白的數字衝擊,小傢伙們短時間內琢磨不明白,不理解其中的「人性」,好像霜打的茄子焉巴巴的,瞧著可憐巴巴。

    皇上眉眼溫潤,長輩們在心裡點頭--打小兒教育孩子們對貪官污吏,奸臣佞臣的痛恨,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小傢伙們被有良心的長輩們逗樂,稍稍恢復一些精神;眾人散去後三位小阿哥還是氣呼呼的小樣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