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2023-10-01 13:54:41 作者: 痒痒鼠
    國子監的「弱雞們」,迎著工學院,商學院,軍事學院的冤家對頭們意味深長的目光,各個目不斜視,裝作沒看到,然後偷偷的在心裡頭下定決心,打今天起好好的跟著武學老師學習,刻苦鍛鍊身體。抱不動媳婦什麼的,絕對不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至於那些家裡沒有兒子或者兒子比女兒小的父母們,好像一下子被打開了任督二脈一樣福至心靈。不愧是他們的金童太子殿下,夠男子漢,夠巴圖魯。以後他們家閨女出嫁,也這麼著。什麼?從閨房到大門口的花轎太遠你力氣不夠,背不動?抱不動?那你還娶啥媳婦?回家再吃三年奶去。

    為了滿足廣大老百姓親自瞧瞧他們的太子殿下娶親的盛大場面,禮部制定的迎親路線是先出皇城,在四九城繞一圈後,轉正陽門進皇宮。所以今兒四九城的老百姓看看長龍一樣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心裡頭都是特別的滿足興奮。

    連同那些從各個地方專門趕來湊熱鬧的大清國子民們,一個個都是激動難耐,臉色紅撲撲的,倆眼放光,就好像是他們自己當年大婚的時候那樣的期待歡喜,笑逐顏開。

    「爹爹快看,太子殿下真好看。」小胖娃娃熱切的盯著馬身上的胤礽,激動的大喊出聲。

    周圍的人群發出善意的笑聲,「太子殿下天上金童下凡,當然好看。」

    「別說小孩子,我上次在西山遇到太子殿下,也是看的入迷。」

    「想要多看太子殿下一眼,就常去西山轉轉。哎吆,我那年在西山打獵遇到太子殿下,他還是十來歲的模樣,轉眼間太子殿下就娶太子妃了。再過幾年我們就可以有皇孫了啊。」

    「美得你吆。皇上剛剛頒布的新法令,你不知道啊?太子殿下要等到十六周歲才能圓房。也就是說,我們要等到小皇孫出生,至少,還有六年。」

    「六年就六年,等著就是。二十年前看皇上大婚,現在又親眼看著太子殿下大婚,老夫這輩子福氣旺,肯定能看到皇孫大婚。」

    「嘿嘿,咱們趕上這個太平盛世,福氣都旺,好好保養自己的這個身子骨,說不得真能看到皇孫大婚。二小子,把那個早生貴子的煙花多放幾個,多用力氣,放高點。」

    「好嘞,爹。你瞧好就是,孩兒保證壓過對面的煙花。」

    興高采烈的老百姓們大聲的說著笑著,飽含祝福的目光一路追隨者迎親的隊伍。看著他們丰神俊朗的太子殿下,端坐馬上一派肅穆莊重的模樣,載歌載舞,歡呼雀躍的同時,又都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太子殿下這是還沒情竇初開吆。

    其他的新郎官,哪個不是樂的跟個二傻子一樣,滿臉的春風得意,喜氣洋洋?不過他們轉念一想,又想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這些年青梅竹馬,生死相許的深厚情誼,都默默的在心裡頭念叨,這樣兩小無猜的婚姻對他們神仙一樣的太子殿下而言,或者更好。

    太子殿下有太子妃陪伴,相濡以沫,相扶到老,小夫妻兩個一輩子舒舒心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比什麼風花雪月都好。

    他們的太子殿下既不會和世祖皇帝一樣折騰,也不會和當今皇上一樣娶了滿宮的女子,他會永遠和太子妃和和美美的白頭到老。

    大清國太子的大婚之禮,如此一件舉國若狂的國之大事,自然是人山人海,歡聲如雷。花轎經過的街道兩旁都擠滿了人,牆頭上都站著人,各國的僑民們,使館的大人們也都站在窗口惦著腳觀看。

    這樣的國之慶典,哪怕倭黑大人把自家陪嫁的嫁妝一縮再縮,它也不能少到哪裡去,更何況今兒還要把皇家昨天送來的聘禮,再一箱一箱的盡數抬回去,以示瓜爾佳一族的大家氣度和家族裡對自家閨女的疼愛。

    滿城的老百姓就喜滋滋的看著,太子妃娘家長長的嫁妝隊伍連綿不絕的冒出來,前頭到了正陽門,後頭還有箱籠沒出瓜爾佳府,真真正正的十里紅妝,滿城歡騰。

    一擔擔、一槓槓都是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之物無所不包。蜿蜒數里的紅妝隊伍從瓜爾佳府一直延伸到皇宮,浩浩蕩蕩的,仿佛是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大清人們的吉祥喜慶,炫耀著大清人們的繁華富足。

    年輕英俊的禮部持節正副使們騎著駿馬在前頭開路;身姿挺拔的鑾儀衛校尉抬著鳳輿,穩穩的跟在胤礽的寶馬後頭;大太監們走在花轎的左右坐著護持的姿態;精神抖擻的內大臣侍衛在隊伍最後騎馬護從。鑼鼓喧天,八音迭奏,一路向皇宮進發。

    其實,在滿人入關之初,大清皇室對於漢文化的各種理念還處於相當模糊的階段,大婚當日皇后或者太子妃由哪個門進宮,與皇后或者太子妃的身份並無直接聯繫。順治皇帝第一任皇后當時因為住在東華門內,就近直接從協和門入的宮。

    現在隨著滿清的漢化程度加深,按照漢家禮法,迎娶皇后或者太子妃必須走皇宮正門,才足以表達其與皇帝或者是太子同尊並重的地位,才符合華夏人「中」與「正」的觀念。具體的體現就是,禮部對於這次胤礽迎親隊伍的進宮路線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大清門中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中門—端門中門—午門中門—太和門中門—中左門—後左門—毓慶宮大門台階下。

    除了胤礽,其他人到了金水橋都下馬步行,到了毓慶宮大門後,正副使與內大臣侍衛都已經完成使命退下,胤礽也翻身下馬,在鐘鼓齊鳴聲中,接過大阿哥遞過來的弓箭,在眾人鼓勵的目光下,刷刷刷三箭射出,落在花轎的前方。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