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2023-10-01 13:54:41 作者: 痒痒鼠
四位先生當然都看到了小太子臉上的那絲迷茫。感嘆一聲, 到底還是個小娃娃,還是個被當今皇上寵著長大的娃娃。
自覺有點兒內疚,覺得眼前這情景,好像是四個大人欺負一個娃娃一樣的王啟之,忍不住開口解釋:「太子殿下,他們中有的人的情況,和老師, 或者王夫之先生家裡的境況差不多。」
聞言,胤礽表示了解的點點頭。
都是曾經矢志抗清,家園遭受戰爭之苦, 可能現在還自稱前朝遺民的江南文人。「孤明白了。幾位先生請不用擔心。」
「出生成長在前朝的文人百姓,確實是有其兩難之處。皇阿瑪和孤一直都很體諒理解。」
「對於他們能暫時放下一切糾結恩怨, 為了華夏大地長久的繁榮昌盛, 這個共同目標, 前來京城助陣。皇阿瑪和孤都很欣慰,熱烈歡迎。當然也會格外優待照顧。」
「你們的顧慮孤也大致明白了。請幾位先生放心,此事孤會和皇阿瑪提及的。」
想到顧炎武先生, 被豪紳同鄉,也就是目前的萊蕪知縣葉方恆多方陷害,甚至前幾年還被葉方恆收買的刺客跟蹤追殺不休。
再想到歷史上的康熙年間, 那幾起駭人聽聞的「文字獄」事件,其告密者也都是身為漢人的官員或者是士紳,胤礽就有點兒感嘆。
希望到時候,不要出來幾個要借著朝廷之手,來打擊陷害同鄉或者好友,解決個人恩怨的漢人文人或者官員。
看四位先生好像都有點兒呆愣,小太子反應過來,他好像又說的太過直接了?
控制自己想摸摸鼻子的小習慣,胤礽接著說道:「其實,皇阿瑪和孤也很是同情,顧炎武先生家裡曾經發生的那些事兒。」
「還請四位先生和你們的友人們說清楚,多注意一下自己身邊兒的人,平時儘量謹言慎行。」
「不過孤也明白,人心難測,很多事兒都是無法預料的,也無法防止的。總不好因噎廢食,離群索居和外界沒有一點兒交際。」
四位先生聽了這番話,又沉默片刻,才算是平復了受到驚嚇的心情。文平之先生忍不住感嘆道:「謝太子殿下理解。皇上和太子殿下明察秋毫,寬宏大量,是吾等想差了。」
「老師確實是和葉方恆有些家仇私怨,甚至因此有過牢獄之災。這些年來老師遠離故土,喬裝打扮,隱姓埋名,一方面也確實是為了躲避仇敵追殺。」
小太子聽了點點頭,「顧炎武先生在那種情況下,還心懷萬民,劍游天下,用雙腳丈量著華夏大地,在金石考古,方志輿地,這些方面深入研究,造詣深厚,讓孤實在是欽佩不已。」
「更難得的是老先生邊行走各地,邊考察民生,著書立傳,傳播他的學說。孤的皇阿瑪也是時常對顧炎武先生的「華夏天下觀」感嘆連連。」
聽到這裡,萬斯年先生發出一聲嘆息,「太子殿下,說的可是顧老先生晚年後,主張的天下一體,華夷一家?」
胤礽微微頷首,「正是這點。」
「孤也經常和皇阿瑪探討這些問題。孤認為,天下的老百姓,不管是哪個民族,不論在哪個朝代,所需要的,都只是在太平年月里吃飽穿暖,衣食無憂。」
「既然現在都已經在一個天下,不若以後多為老百姓做些好事兒才是實在,讓大清國的各個民族,都友好融洽的共同生活在一起。」
姚謹之先生對此觀點很是認同。時局如此,再怎麼區分華夏蠻夷,都有些遲了。
「太子殿下,老師現在確實是認為,華,夏二字,代表的只是兩個地方或者中原大地。戰國時期的《左傳》曾經對於華夏下過定論,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章服之美,謂之華。」
「老師游遍大半個天下,也曾經到過蜀中以及雲南,廣西等各少數民族聚集地,對於他們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多有了解,因此對於天下的大義也就理解的更為廣袤,震撼人心。」
小太子真心實意的稱讚:「顧老先生真不愧是我們大清國的「 樸實治學」的開山始祖。這種親力親為的深入各地方市井村落,察訪取證,口問手寫,嚴謹實在的治學態度,實為後人楷模。」
「前朝譚希思先生所著的《四川土夷考》散失,僅有第三卷殘存於世,實乃是一大遺憾。以後世人研究四川少數民族歷史,估計都要仰賴顧炎武先生的《蜀中廣記》。」
不從歷史角度,單單是對小太子個人來說,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顧炎武先生作為一名飽受改朝換代苦痛的漢人,能做出這樣大氣磅礴的華夏「天下觀」,真的是實屬不易。也難怪讓後來所有的華夏人民都真心的感佩他。
老先生推翻了儒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華夷學說,遊學各地宣揚「華夷一家,興利天下」的主張,當然讓自家皇阿瑪無話可說,只有數聲感嘆。
尤其是還有顧老先生的母親王老夫人,在以身殉前朝之前,留下的那句遺言在先。 「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 簡直是,哎。
現在顧老先生能把他的嫡傳弟子,派到京城為官任職,實在是。哎,小太子也只有在心裡默默的替老先生嘆息數聲。
七想八想的小太子回過神來,才發現四位先生又都呆愣了。
對著小太子疑惑的小眼神,萬斯年先生滿臉苦笑,「太子殿下,為何單說顧炎武先生是「樸實治學」開山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