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2023-10-01 13:54:41 作者: 痒痒鼠
    「胤礽向胤祉的方向跑。」 「太子二哥,到弟弟這兒來,風向正好。」 「跑到三弟身邊。」 康熙皇帝和大阿哥,三阿哥聽到小太子的呼喊,都轉過頭看過去,同時發現小太子的危險的緊急狀況,齊齊大喊出聲,替胤礽著急。

    康熙皇帝皺起了眉頭,這個時候風箏掉下來,可不是什麼好的兆頭。

    四阿哥和五阿哥卻是都張著兩隻小胖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透過指縫看著慢慢向下落的金色鸞鳥,不忍心去看他們太子二哥的「失敗慘狀」。

    「呼」,胤礽狠狠的吐出一口氣,康熙皇帝也鬆掉了他提到嗓子眼的緊張著急。

    剛剛那一瞬間,小太子直接放開SSS級別的精神力控制金色鸞鳥的下落勢頭,又發揮了自己平生最快的速度,簡直是用「飛翔」的方式,一下子衝到了三弟胤祉的身邊。

    金色的鸞鳥終於是沒掉下來,借著風勢,一飛沖天了。

    「哇,太子二哥,好厲害。」 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回過神都是滿臉崇拜看向他們的太子二哥,剛剛太子二哥就像是和天上的那個金色鸞鳥一樣長了翅膀,刷的一下就落到了有三丈遠的三阿哥胤祉的身邊。

    大阿哥胤褆則是滿臉的震驚,眼睛差點兒瞪出來。小太子剛剛真的是堪稱神速,和宮裡的御前侍衛們的輕功都有的一比了。

    康熙皇帝雖然也有點兒驚訝,卻也覺得是意料之中,上個月為了給太子調配那些藥浴,孫之鼎幾乎是搬空了一半的御藥房。而且他也知道,太子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練習幾遍少林的坐禪養生內功功法。

    雖然御藥房因為阿茹娜的需求,本來上好藥材的庫存就已經沒了一小半,現在更是直接空蕩蕩的,還在緊急補充庫存中。但是能有眼前的這個效果,也很是值得了。

    看著兒子們都高高興地在同一時刻剪短了線,四隻大風箏同時飛向遠處的天空,變成了一個個小黑點,一直到望不到一點兒蹤跡,就好像是兒子們的病痛晦氣也跟著飛的無影無蹤了一樣。康熙皇帝很是欣慰的笑了。

    仁孝,孝昭,你們在天有靈,保佑這次的送葬儀式順順利利的,保佑孩子們都健健康康的,沒病沒災的,長大成人。

    小太子也仰著頭,和兄弟們一起看著風箏飛向遠方,一臉虔誠的祈禱,仁孝皇母,孝昭皇母,你們在天有靈,帶著保成太子要開開心心的,保佑皇阿瑪也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

    「怪不得前朝徐渭先生會寫道:「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和「那能更駐遊春馬,閒看兒童斷線時。」 朕看著你們放飛風箏,剪斷線的時候,真是比自己親手放飛風箏還激動高興。」

    「皇阿瑪,再過幾年,每年三月三春分日壇祭神儀式前後,還有清明節祭祖儀式前後,我們還一起放風箏,好不好?把三姐姐,五姐姐她們都叫來一起。」

    今兒上午,張英老師知道康熙皇帝要帶著皇家阿哥們放風箏後,曾經單獨的提醒過小太子,他作為大清皇室目前唯一的嫡子,要給兩位皇后娘娘守孝三年的事情。

    雖然兩位皇后娘娘都已經去世多年,但是畢竟現在才剛剛要正式下葬。所以為了將來不被那些酸儒衛道士們口誅筆伐,甩唾沫星子的機會,這三年的母孝,太子殿下還是要好好守的。

    就算是這三年裡不用一直忌口忌葷忌沐浴等等,太子殿下平時的一言一行卻都是必須要謹慎小心,不要給別人抓到任何小錯處進而上綱上線批判他的機會。

    張英老師的一番苦心,小太子當即就理解了。他又想到了皇阿瑪昨天晚上的猶豫,估計也是因為顧慮著這個原因,心裡就只有對皇阿瑪和張英老師滿滿的感激。

    尤其是皇阿瑪,想到了他因為母孝不方便出宮遊玩,卻為了不讓他失望,想到了御花園放風箏這個主意,讓胤礽更是感動非常。

    康熙皇帝看了看圍在他身邊一圈兒的兒子們,發現都是一副滿心期待的表情,就連大阿哥也是難得露出一些濡慕希望的神色,不由的心口發軟,「好,皇阿瑪就答應你們。」

    「兒臣謝謝皇阿瑪。」小太子和兄弟們異口同聲的給康熙皇帝行禮道謝。

    「恩,今兒就到這裡。朕和大臣們議事的時間快到了,你們也都去準備下午的功課。胤禛,胤祺,你們去慈寧宮,可以和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好好講講你們放風箏的事兒,讓她們聽聽,一起樂呵樂呵。」

    「兒臣遵命。」 四阿哥和五阿哥小哥倆對於能到慈寧宮繼續玩耍當然是興高采烈的;好好的放鬆了一通的小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也都是神采奕奕的,去準備下午的滿文和蒙語功課。甚至大阿哥覺得平時那些讓他厭煩的嗚哩哇啦的蒙古語言,好像也有點兒可愛了。一下午的功課都特別順暢。

    當然,少不了三阿哥胤祉在功課結束後,神采飛揚,妙語連珠的和喀爾喀蒙古小貝勒顯擺炫耀,他的皇阿瑪今天親自帶著他們兄弟幾人放風箏的事兒。

    第73章 電

    大清皇城東北角的十景園胡同, 素來就有皇城的江南園林這一稱呼。它本來是前朝的一座傳承了三百多年的老王府,風景雅致, 殿堂林立。到了夏天的時候更是一副萬花博覽,蝶飛蜂舞、雀鳴柳翠的壯觀熱鬧景象。

    當然, 現在的十景園胡同是大清朝的宗室貴族,皇親國戚們聚集的地界兒。阿茹娜格格帶著人操辦的大清第一份民間日報《藤蘿日報》的「抄寫房」,就坐落在這裡的一處雕欄玉砌,精緻小巧的小四合院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