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2023-10-01 13:54:41 作者: 痒痒鼠
    他甚至還在公元1700年下令廢除匠籍,把匠人們的班匠銀併入天賦中一起徵收,讓大清的匠人們擺脫了政府對於他們的人身控制,大大的促進了大清手工業的發展。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英明仁慈,堪稱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最後卻在明知道禁海的危害的時候,給他的後人留下了「有理可尋,有理可據」的閉關鎖國政策。

    胤礽端坐不動,沉默的思考著,計算著,他可以勸說成功,讓皇阿瑪在今年就全面開放海禁的機率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如何讓現在的大清到了1717年的時候,不再有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引發的五大禁海令。

    慢慢的拿正毛筆,小太子認認真真的逐條寫下,原來歷史上的康熙皇帝,在1684年正式下令廢除海禁,允許海外貿易的幾大歷史原因;以及在1717年,讓他親自下旨頒布那道,遺禍後人幾百年的五大禁海令旨意的各種威脅和憂慮。

    下令廢除海禁的原因,其一便是平定三藩之亂,和成功收復了琉球之後,國內局勢穩定,國防鞏固,朝廷沒有了「前朝移民」捲土重來的危機感。其二則是當時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特別尖銳。南方各省的老百姓都處於八年內戰帶來的水深火熱之中,大量土地荒蕪,國家急需沿海老百姓恢復生計,緩和日益嚴重的民族矛盾,以及用四個海關收上來的稅銀填補空虛的國庫。

    照此來看,開放海禁的第一個條件目前是完全達到了,但是第二個條件,卻是被他這些日子的折騰快給「蝴蝶」沒了。現在大清的幾個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特價特供給全國老百姓,加上牛痘以及現在馬上要研製出來的青蒿素等等,都可以為滿清政府取得了一部分漢人的民心。

    最重要的是,大清國和康熙皇帝本人現在不是急缺銀子的狀態。戶部的國庫和皇阿瑪的私庫都推的滿滿的銀錠子。

    胤礽在開放海禁的「其二條件」上畫了個圈以示重點,已經長肉肉,有了嬰兒肥的小胖臉滿滿的肅穆莊重。

    再看看歷史上從1715年到1717年發生的事。首先,內憂:從當年的明清戰爭,和當時的天災人禍開始,到順治皇帝時期的遷民禁海,再到康熙皇帝早年延續父輩的遷民禁海,八年內戰,長久以來導致東南沿海一帶是民不聊生,制度全無。

    雖然有了前面的三十年的休養生息,開放海禁,但還是有很多無食無屋的農民變成了海上流民「海寇」,肆意的燒殺搶奪海上往來商販和沿海居民。

    有的「海寇」更是因為對滿清政府的世代仇恨開始和那些流亡的「前朝遺民」合作,把搶來的米糧都往這些「反清志士」手裡輸送,讓朝廷不堪其憂,也讓本來在1715年嚴詞拒絕滿清大臣們「重新禁海」的康熙皇帝產生了動搖。

    恰巧這時候,又有葡萄牙,荷蘭等殖民國家侵占了南海海域的澎湖列島一帶,對著往來船隻和「海寇」一樣毫無人性的,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上有滿清保守派的不配合,下有被洋人收買的漢人內奸們的協助,讓朝廷發兵剿滅這些無恥可恨的侵略者的戰事每每都以失敗告終。

    如此風雨飄搖的大清國,讓已近暮年,日趨保守的康熙皇帝實在是有心無力,再加上他的兒子們之間的你爭我奪,骨肉相殘的事實,更是讓他心力憔悴。

    在此背景下,壓倒康熙皇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了。曾經和康熙皇帝結為盟友,聯手擊敗噶爾丹的策妄阿拉布坦大汗從准格爾打進了西藏,對著大清舉起了矛頭。

    康熙皇帝內心深處對於漢人的不信任在此時此刻達到了極致,他深怕在他平定準格爾戰亂的時候,沿海漢人們在他的後背舉起了「義事」,造他們滿清統治者的反。

    公元1717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下令禁海,並且制定了讓後來無數華夏子孫每每想來都痛恨不已的「五大禁令」。

    小太子再一次的閱讀這一段歷史資料,心情和以往每一次翻閱清末歷史的時候一樣的沉重。好像後來華夏大地那百年的國恥,國難,是上天註定好的,所有的事情都在那幾年爆發出來,矛頭直指「禁海」。

    睜大眼睛,死死的盯著自己寫的這些內容看了良久。終於,胤礽回過神來,把這幾章薄薄的卻又感覺有千斤重的紙張鄭重放進一個紫檀木小匣子裡。

    上天註定的又如何?

    既然上天又讓他和阿茹娜格格回到現在的華夏時代,那就是註定要他們逆天改命!

    或者說上天真有好生之德,生了惻隱之心,它也忍不下心眼睜睜的看著,世世代代在他的這片藍天下出生長大,崇拜信賴它的華夏子孫們再遭受一次那樣的痛苦磨難。

    距離1717年,還有三十六年,他還有三十六年的時間,讓大清國兵強馬壯,民富國強,不再有這些讓人無奈痛心又憤怒不已的內憂外患,讓每一個大清子民都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讓皇阿瑪將來不用再對任何西方國家委曲求全,毫無反抗之力,明知道「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 卻是只能選擇緊緊的關禁大清的門戶,得過且過的貪圖一時安穩。

    現在的大清有了比西方國家先進了二百年的新式火器,有了滿滿的一國庫銀子,還早了歷史三年的時間取得了天下的穩定。衣食住用行,已經有了「用」,「衣」,「行」,「住」也都在研究發展,更需要的慢慢的普及推廣。所以,這下一步,當然必須是「農」的發展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