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頁

2023-10-01 11:44:49 作者: 文繹
    「我知道你心思細膩,喜歡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子女緣分憑天定,不會想著…能控制住吧?」

    李世民害羞的笑:「這要怎麼控制。」要麼有,要麼單獨戒你的美色,焉能兩全其美。

    皇后玩笑道:「在這兒就兩全其美了。」

    「觀音婢…你那時候不信鬼神僧道之說,現在信了吧?」

    長孫無病不算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她只是不覺得鬼神有什麼用,大赦天下或是給觀廟大比布施、修造佛像也沒有用,這一點只要看一看歷史,並且有自己的頭腦會分析思考,那都能看出來。

    認為有用的都是人云亦云。現在的情況證明了,她猜想的非常對:「你要我信什麼?大赦天下有用呢,還是齋僧布道能祈福?你現在信我說的話了吧?那些事都沒有意義,都編出來哄人的。世上有多少不肯坦然面對生死的人,就會有多少神佛的傳說。」

    李世民有一點點傷心,轉過身去看著牆上的壁畫,生悶氣。

    長孫無病本來還納悶他為什麼生氣,想了想,想起白天有人嘲諷他也不可免俗的吃了些丹藥,恐怕是聯想在一起了。

    白天哄人有白天的方式,晚上有晚上的妙招,伸手輕輕順著他脊背溝滑下:「關心則亂,陛下病了的時候,我也祝告上蒼。」

    就是這麼簡單。

    又抱在一起親親熱熱的睡覺。

    以往只恨相聚的時間不夠多,總有國事家事耽誤著,即便是一起讀書練字、一起賞花遊園、在宮中散步、一同打獵,也總有要散去的時候。

    現在好了,只有團聚沒有分離。

    「陛下現在寫的詩都喜氣洋洋呢。」輕鬆愉快,惋惜沒有鷹可以玩的時候,也不是六朝風氣。反倒寫了些田園詩。

    唐太宗近期經典作品:《觀音婢在織布真好看》《收了稻子挺開心》《觀音婢給我做了衣服》《和古人打架》《觀音婢給我補衣服》《想要修水渠》《還是想要修水渠》《他們不願意接力修水渠而打了一架》《和觀音婢一起觀賞牡丹及吃油炸牡丹花》《豐年》《論赤膊打架的必要性》《酒釀蒸米糕也好吃,我醉了不是因為酒》《與人鬥劍》《皇后皇后,我是不是最優秀的皇帝》等各種詩。

    「你也是啊。」李世民慢悠悠的臨摹王羲之的字帖,想起皇后從死後開始寫的一些經典作品:《死後的世界果然和傳說中不一樣》《可憐的隋父子》《鏖戰一場很爽》《二郎真棒!是孝子、良人、明君、慈父》《我的丈夫世無雙,而我也完全匹配》《陰間重逢很傷感》《耕織的感覺奇妙》《同寢同臥,屋裡更暖》《合·想要修水渠》《論赤膊打架的不必要性》《你是最棒的皇帝》。

    ……

    從武氏當上皇后開始,夫妻二人又要攜手面對一件難辦的事,只不過生前有難事時可以主動出擊解決,現在卻只能等。

    把給李治蓋好的房子砍了,也無可奈何。

    只能把重心的更多的放在社交上——不僅獲取資訊,還能讓心態更穩一點。畢竟皇帝們之間的友誼不是損友,一旦成了朋友,就不好肆意嘲笑。

    除此之外,也只能每日病病殃殃的出屋,教皇后射箭和兵器,槊、劍兩樣。

    「漢劍唐刀用起來都一樣,主要以刺和劃。」刀何其寶貴,不是用來劈砍的,一個是靈動窺見破綻,另一個就是慢慢劃。切肉一樣的劃,多劃幾下,基本上就穩贏了,那是在人間,多劃幾下能持續性掉血。陰間則不然,陰間稍稍劃兩下稍後就恢復了,還是刺更好使。

    帝鎮中其他的皇帝都有點酸,現在徹底單身的,就酸的更重一些,現在還有妻子在身邊的,也依然恩愛的呢,相比之下也不如長孫皇后——即便是才貌雙全,還在武藝上差了些呢,又缺了幾分嫵媚風韻。說是重德不重貌,但膚白貌美胸大誰不愛?

    不僅如此,還相愛!雙方愛意呼應,即便是現在藥味蔓延時,依然看得出來,又是知己,又是夫妻,情投意合,當年玄武門之變時何等的齊心協力。

    「細論起來,帝後和睦可比君臣相得難得的多。」熱心人士劉病已勸解道:「你只管盡了自己的事就罷了,後代兒孫不成器,可真踏實的還不是身邊的妻子。你看秦始皇,早就不顧生前的大秦天下了。」

    李世民只是頭疼,病的不嚴重,稱病表示鬱悶而已:「當年就想過,只要國家不亡於雉奴手中,我就心滿意足了。」

    劉徹問:「我聽唐高祖說,你們夫妻二人的樣貌都停留在你登基時的年齡,那時候國家內憂外患,你也多愁多病,怎麼那時候心裡是極樂?」

    李世民微微一笑,提到這個就來了精神:「難歸難,天無絕人之路。」

    有些人可能以為我是年少瘋狂,但當時愁歸愁,我覺得憑我的能力都能解決,皇后也這麼認為。

    再者說了,當上皇帝是我新的起點,和宣布起兵反隋一樣重要。有了這樣的名分,我和我所有的臣下都可以精誠團結針對外敵——內患可以直接招安~

    長孫無病在旁邊笑道:「大明宮方為陛下安寢之處。」別的地方都不行,□□也不行,正對面就是危險。這說的不是夜裡失眠,他一點都不失眠,睡的還不錯。

    四處危機四伏不會影響心裡的快樂,在玄武門排除萬難,然後穩穩的登基,正式把國家劃到自己名下之後,那是何等的快意,漢武帝可能不懂,劉病已也不會懂,只有親自爭過天下的人才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