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頁

2023-10-01 11:44:49 作者: 文繹
    「哦?」*3

    「第一,知道皇帝這個位置是怎麼來的,領悟到一定的深度。第二,知道皇權並非天授,也不會永遠屬於某一人。嬴政你當初就卡在這一步上。第三,同時在心裡把自己當做皇帝,和一個普通百姓,並盡力持有皇權,絕不鬆懈。朱元璋做到了這三點。」

    嬴政點點頭,立刻又問:「劉邦沒有做到?」他是做到了還保持著秘不示人,還是沒有做到呢?

    「應該沒有。就史書來看,漢高祖自幼就有雄心壯志,不甘居於人下。」李世民微笑道:「原來豪氣干雲會有損於修行。老子誠不欺我。」

    白髮閻君點了點頭:「我不是帝王,但這聽起來很合理。人間帝王的權柄遠高於天上,我看朱棣繼位之後,我們陰間依然清閒不了。」

    第343章 麒麟+朱棣

    白髮閻君飄然回山去找師父師兄,硃砂痣閻君搖身一變, 變作一個高有十丈的婀娜太湖石, 是太湖石那千瘡百孔的造型, 質地卻如白玉一樣,還在爍爍放光。好似有什麼人暴殄天物, 用這樣和氏璧級別的巨大無暇美玉,巧奪天工的雕刻出一個完美無瑕的太湖石,立在波光瀲灩、清澈見底、以七彩石鋪地的大湖中。

    硃砂痣閻君悶悶的說:「風從心口吹過的感覺有點奇怪。我好看嗎?」

    嬴政和李世民倆人都看呆了。誰不愛這樣巨大的無暇美玉?嬴政刻的傳國玉璽, 就因為大塊美玉是天下至貴至罕之物, 才配得上皇帝至高無上的權柄。李世民沒找到傳國玉璽, 也弄了許多美玉,刻了很多玉璽安慰自己。玉也美, 玉璽也美, 二者配合在一起擺在案頭, 賞心悅目。

    「真是舉世無雙的至寶。」

    嬴政仰頭往上看, 十丈高,坐在石頭腳旁朝上看, 只覺得幾與天齊, 在光滑的水面飄遠一點, 看了全貌:「壯哉!」

    二人心裡不約而同有個想法, 這要是常常保持這個狀態, 供人觀賞,那真是不錯。

    白玉太湖石得意洋洋:「我的硃砂痣還好看嗎?」

    他特意變了一顆很大的硃砂痣,在石頭頂端。

    那誰看得見啊。

    李世民手下的好畫師多, 正因為他喜歡在歡宴、涉獵時叫人畫下來:「叫畫師給你畫下來,掛在殿內欣賞,如何?」

    「好啊好啊!讓誰來畫呢?吳道子?趙孟頫?趙佶也很善於畫大石頭!他那祥龍石圖畫的真不錯,濃淡陰影什麼的,栩栩如生。叫米芾來看我,他只知道靈璧研山,那石頭長得不錯,可還是不如我。給我也畫個畫兒,寫個銘。」

    嬴政悠然欣賞了一會,忽然有點想在他身上刻個字,轉移話題:「亂世剛過,人間大定,應該設宴慶賀。」

    設宴還不簡單,閻君殿前後都有大片空地,但為了炫耀硃砂痣閻君的美麗,也為了方便畫畫、做詩文讚美他,特意選在山上,封山設宴,山上本來就留有一個巨大的觀景台,也能看到天池,遠眺仙石會更美,雲霧繚繞只見雪白炫目的一尊巨大奇石,像是玉女出浴,又像是所謂的擎天白玉柱。

    命公廚大排宴筵,命扈從擬定名單,除了大小官員之外,一定要把那些文人都選來赴宴,尤其是李白,他寫的神仙詩,神仙看了都覺得好。

    石頭就保持這個姿態不動,打算就這麼睡一會,小風吹著太陽曬著真舒服。

    見二人又飄回來繼續跑溫泉,忽然想起來一件事:「你們倆對朱元璋一點都不提防嗎?」很親切很厚道的樣子,難道不擔心他將來會分薄你們的權力?

    「當然不。」

    都不用對視就知道,明太*祖將來或許會大有成就,但難以進入閻君殿,更是絕不可能位列閻君。幾次大案牽連太廣,不論是為了什麼目的,事情是一樣的事。雖說是厚待百姓,整治元末留下的貪污風氣,但是對他宗室的放縱超過歷朝歷代,不要說是秦漢唐宋,就算是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比較混亂的時候,藩王也沒有這樣自由,殺千戶,殺知府,殺府吏兵卒,掠奪錢財人婦數百。細論起來,與其說朱元璋恨的是貪官污吏欺壓百姓,跟不如說他禁止貪官污吏欺壓百姓,自己的兒子這麼幹就睜一眼閉一眼,這可不是用嫉惡如仇能解釋的。

    這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劉徹也早已將帝炁應用自如,但他是真想成仙,又想關注中原沃土上究竟會有多大變革,能不能有什麼石破天驚的大事?隱居在自己家裡,和隱居在青石山中是一樣的,真神仙絕非不問世事,都是參透世情而不動心。

    先重金聘請畫家,現在就來在山中自由選方位,給這塊壯美雪白的大石頭畫畫像。

    李世民感慨道:「我真喜歡他這樣無欲無求又很快樂的人。」只要睡懶覺就很快樂,兩袖清風,身無長物,連飲食都不粘,長得又很漂亮,真是神仙風姿。

    嬴政嗤的一笑:「朱元璋一定想要這樣的大臣。」沒錯,就是嘲諷他給官吏的俸祿太低。

    「哈哈哈哈,他覺得官員吃飽飯餓不死就行,不該置辦衣裳首飾,出行也不必有排場,恨不得人人都和諸葛亮、司馬光學清貧度日。」

    「劉裕當年也這麼想。」

    李世民悠然道:「苛待自己的皇帝太多了,皇帝自己清貧儉樸沒有用,以身作則也沒有用,倒不如適度而為。」臨機應變比提前做好準備更簡單方便,人才是最大的變數。你計劃的再好,你能計劃出這些人是過分的愚蠢,還是過分的聰慧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