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頁

2023-10-01 11:44:49 作者: 文繹
    「亂世時修行更難。」

    武媚娘拿了丘處機的新書回來:「太宗。他直說了沒有長生之道,是個愛說實話的人。傳說山神知道他想去西行面見成吉思汗,為徒子徒孫略作準備。」保下一塊是一塊的準備。

    ……

    那邊趙構的吳皇后正在為侄子的死而哭:「魏郡王韓琦曾孫,宋神宗第三女唐國長公主之孫,我的侄子,就這麼被人騙到夾壁牆裡殺了,不得全屍嗚嗚嗚嗚嗚」

    趙構客客氣氣的問其他人:「趙惇做的這叫什麼事啊,太蠢了。你們同意嗎?」

    趙昚的脾氣雖然很好,對於讓自己和兒子常年不能見面,離間父子之情,還讓內侍譏嘲自己的李鳳娘沒有半點好感,一頓痛毆逼得她提前喊出要去投胎,這才罷手。至今耿耿於懷,不愛搭理趙惇。

    趙惇也無話可說,他既然容易被人左右,那麼李鳳娘說太上皇很壞,他信了,太上皇說李鳳娘壞,他也信了。誰能占據他的心,完全看是誰又凶又能叨叨。

    趙光義冷著臉問:「用你說?」他們罵趙惇罵了一個月,趙構才反應過來?

    吳皇后捏著拳頭,捏的噼啪做響,就等著楊桂枝下來!一個是她的侄子,另一個是她非常喜愛的小宮女,可以說是被她親手送到皇后的位置上,本該團結起來!

    雖然……韓侂胄不願意和楊桂枝團結,這兩個人,一個是笨蛋,一個是混蛋。何必讓史彌遠與她勾結,楊桂枝並無父母兄弟,韓侂胄你本可以將她引為臂助。不對,那樣就把皇帝控制住了……這無能的皇帝無論如何都會被人左右,自己沒有主見,誰都救不了。

    ……

    辛棄疾在死後依次見到了自己喜歡的孫權、劉裕、桓溫、陶淵明、李清照等人,

    陶淵明知道自己歷年來被越捧越高,辛棄疾十分之一的詞裡提到或化用了自己的典故。更巧的是,陶淵明自己是四十一歲歸隱田園,辛棄疾是四十二歲遭讒落職,六十四歲再起用,不久又罷歸。一生力主抗金,提出方略無數,均未被採納。同樣是年輕時壯志未酬,中年後歸隱田園,雖然遠隔千年,卻對那份有心無力的痛苦感同身受。

    一見面就邀請他和自己一同隱居,沒有什麼比得上在太平盛世隱居耕種。「看看我家幾畝農田,衣食無憂。」

    楊萬里住在三里地外。

    別人住的也不遠,他們選擇住址時,都不約而同的住在偏北的方向,那是夢想的方向。

    地府以都城為中心,也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有心北伐的人都住在北邊,無心北伐的人都住在南邊,南北兩側雖然極其廣闊,但在路上總能相遇。而且空出來的農田數量有限,同一個年代來的人,通常相聚不會太遠。

    到的更早的是韓琦、王安石和章惇、宗澤、岳飛等主戰派,眾人一見面,互道:「如雷貫耳。」

    「如雷貫耳」

    「我也是。」

    辛棄疾從小聽的就是新舊兩黨的盛名,雙方的口碑都兩極分化,尤其是章惇,總被人指為奸賊。

    但在看書之餘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忙著改革,宋哲宗和章惇也在忙著改革,舊黨無所事事在寫史書,給他們統統寫成奸黨。

    而這些老鬼在地府對辛棄疾和陸游的大名如雷貫耳。遊玩時,總能聽到姑娘小子們唱歌,雖然還是柳永蘇軾的歌多,可辛棄疾和岳飛的詞也不少,唱他倆詩詞的都是熱血男兒,聲音很大。

    聊起人間和陰間的風俗民風,章惇道:「有些人認為柳永帶壞了宋朝的風氣,令人沉醉於靡靡之音,堅決不唱柳詞。」

    但是除了柳永誰都可以。照樣是靡靡之音,氣的柳永沒辦法。

    李清照覺得辛棄疾仿自己的風格寫的詩很好,還是很詼諧,呼朋喚友帶上麻將和一車美酒,去找他喝酒。她生前就喝的囂張,死後更是肆無忌憚,和古往今來所有好喝酒的詩人大醉。某一次偶遇李太白,和他痛飲了一晝夜,寫了不少好詩詞,但輸在數量上。李太白的斗酒詩百篇名不虛傳。她喝的才思泉涌才填了五首詞兩首詩,然後就醉的不省人事。

    今日找到辛棄疾時,才知道對方竟然不賭博!

    喝酒還是可以的。

    不論是文學、軍事、農業、音樂和廚藝,辛棄疾樣樣都能信手拈來。

    ……

    楊桂枝不僅矯詔殺了重臣,還在靈前更換皇儲。

    趙擴震驚的無以復加,他死前這些年沉迷於修仙,最後吃了史彌遠進獻的幾十枚金丹,就見了祖宗,可沒想到自己身後會出這種事。自己訂好的太子趙竑改為濟陽郡王,出湖州,立皇侄貴誠。倆人都是太*祖子孫,但情況不一樣,他知道太子偶爾會指責皇后奢靡,奸相弄權誤國,說的挺有道理的。

    新來的這小子是誰?這是宋朝宗室嗎?我的皇位給了個什麼玩意?史彌遠這奸賊!

    人間的趙竑氣了又氣,最終無可奈何,

    更可笑的是有人黃袍加身擁立趙竑,據當時在場的鬼差所說,眾人打破王府,衝進去抓郡王。趙竑翻窗逃跑,沒能跑出去,被人抓住了按在地上,強行套上黃袍。

    「咱們有二十萬精兵!」

    「天下百姓無不擁戴陛下!」

    「史彌遠這奸賊人人得而誅之!」

    趙竑也有一點小激動,想想太*祖的故事,想想英宗,也是這樣。既然無法反抗,那就從了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