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2023-10-01 02:20:21 作者: 南風音
    雲酆話已至此,慕榮還能說什麼呢,他唯一能給的便是自己的決心。

    「若真有那一日,慕榮向天立誓,必將不惜一切弭亂世烽火,安天下萬民,還蒼生一個太平盛世!」

    第217章 逆行無悔(上)

    五日後,慕榮一行終於抵達京城,正好趕上柴素一等四人的大祭。

    慕氏父子終於再相聚,在太常寺的主持下和文武百官一起在景福宮舉行了盛大的祭祀。

    再見已安置妥當的至親靈柩,慕榮難免又傷心自責一回,換上了常安事先備好的素縞麻衣,決意為慈母、亡妻、幼兒守靈直至出殯。

    雖然晚了些,可他還是想將他能做的都補上。

    大祭之後,百官方齊至乾陽殿朝議,內容自是關於錦州之戰的。

    慕榮也如從前的慕謙一樣,將所有功勞都請給了全軍將士和錦州州府及各縣官吏。

    慕謙結合之前鄭淳的奏疏,當朝下旨,對守土有功的羲庭軍上下和錦州各級官吏都一一封賞。

    其中,特別追封盂縣一戰中壯烈犧牲的縣令瞿庸為開國縣侯,並將其牌位供奉於烈武堂,供百姓世代祭奠瞻仰,同時厚賞瞿氏族人,選拔瞿氏青壯參軍為將或入朝為官,予以重用。

    賞完了,那自然就輪到罰了。

    慕榮也不推諉,十分坦蕩豪邁地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請罪,絕不讓慕謙難做。

    他說錦州之圍雖勝,但大周軍紀國法不容藐視,他未得詔令擅自調兵是事實,理當受罰,但一切皆是他一人之過,紫耀軍全軍將士都只是聽他命令行事,他願一人承擔所有罪責。

    慕榮此言一出,在列群臣再一次被慕榮的魄力、氣度和胸襟折服,紛紛為他求情。

    大家都說非常時期當事從權宜,君侯以懸殊於敵軍三倍的兵力,不僅守住了大周疆土,令錦州八縣三十多萬百姓毫髮無損,還全殲了魏竘十萬聯軍,繳獲戰利品無數,如此功績足可抵消他擅自調兵之過。

    總的來說,大臣們的意見還是基本一致的,除了某些心懷憂懼之人。

    慕謙身為主君,自是不得不在意臣子的觀點,尤其是某些位高權重者,因此他特意詢問白崇的意見。

    白崇掂量了一下,終究還是附議了群臣的意見。

    因此,慕謙最終判定功過相抵,紫耀軍上下不獎不罰,以示公允。

    這便意味著,紫耀軍上下都沒有任何封賞,慕榮的任職也將維持不變,不會回到京城。

    有朝臣為慕榮抱不平,慕謙卻堅持當初在乾陽殿中的諾言。即便慕榮此番建立不世功勳,但他違背了朝廷規定也是事實,功過相抵,故而對他不獎也不罰。

    慕謙這一招以退為進又為慕榮大大地俘獲了一波民心,令朝堂上原本對他心存質疑的許多官員都心悅誠服地倒戈,慕榮在人們眼中雖非太子,卻早已勝似太子。

    慕謙怎會看不出,白崇的附議終究還是有些勉強的,且極其擔憂他會自此將慕榮調回京城,只是礙於群臣他不好再出言忤逆。

    大周立國未久,正是需要穩定朝局、鞏固人心、團結一致的時候,白崇地位舉足輕重,慕謙縱有心偏袒,卻也不能無視這些心有芥蒂的老臣舊將。

    而慕謙之所以沒有封賞慕榮,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私心不願慕榮這麼早就卷進京城這個龍潭虎穴里,不希望慕榮過早成為眾矢之的。

    此番北境之險,慕榮取得如此卓越的功績雖是值得高興的,但高興之餘他也不免會擔憂。

    如今他們父子已成為各地諸侯和亂世諸國的目標,慕榮從前沒什麼顯著功績時還好,可如今他這一戰立威,名揚天下,那就免不了會引起這些人的注意。

    他是打從心底不願慕榮這麼早就成為他們的目標,他希望在自己還能撐下去的時候儘可能地替慕榮承擔一段時間,畢竟現今那些人最為忌憚的還是他慕謙。

    除此之外,他也不希望慕榮這麼快就被身份地位束縛。

    他希望慕榮能接受更多的歷練,取得更多的戰功,在軍中的地位更加牢固,更加得民心,屆時再確立他的儲君地位便水到渠成了。

    按道理來講,白崇應該是得到了他滿意的結果,然而他卻開心不起來。

    這個看似是他打壓了慕榮取得了勝利,可慕榮的威望卻又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從前不重視慕榮的人不得不重視他,從前就重視他的人更加敬重他,更催生出許多仰慕他的年輕一代將領。

    他非但沒能損傷慕榮一點,反而因他對慕榮的刁難引發了許多文臣武將對他的不滿,就連從前支持他的許多武將,如今也都改站慕榮陣營了。

    對於不罰亦不獎這個結果,慕榮倒像是早就預料到了一般,很坦然地接受了,因為在他看來,這一切本來也不是他的功勞。

    這一日的朝議大約是大周立國以來最長的一次,直到午後才結束。

    次日,慕謙下旨,許皇子榮留京守孝,待聖穆皇后出殯後再返回鄢都駐地。

    另外,他還下旨,將昔日相府賜予長平侯為府,如此,以後慕榮回京便可名正言順地住進去了,再不會讓人閒言碎語說他不孝什麼的了。

    ================================

    三月戊寅(二十三日),帝都大梁城。

    孟夏草木長,千山綠扶疏。

    碧璽映丹水,和風繞太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