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2023-10-01 02:20:21 作者: 南風音
    其一,羲庭軍主帥白崇奉旨調回京城,任樞密使,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掌天下兵馬大權,位高權重,幾乎就是曾經的慕謙。

    另外,其副將曹盛亦隨之回京,同在樞密府任職。

    其二,原紫耀軍主帥鄭淳調往錦州任羲庭軍主帥,其副將郭誠擢升為羲庭軍副帥。

    長河谷一役,中原損失慘重,羲庭軍兵力嚴重短缺,故而羲庭軍府重建和北境邊防鞏固任務艱巨,非老資歷不能勝任。

    其三,封皇子慕榮為長平郡侯,並升任紫耀軍主帥,兼任鄢州刺史,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副將明劍擢升為紫耀軍副帥。

    鄢都乃大梁陪都,世人習稱北都,與帝都大梁、西都洛城並稱三京,可見其地位之重要,讓慕榮任於此地,也是一種變相的信任和倚重。

    這次慕榮回京,明劍和陸羽都沒有跟來。明劍如今已是紫耀軍副帥,慕榮離開駐地進京朝賀,他自然就要留下來看家,陸羽也隨他一道留下了。

    這一批老部將中,唯有廖寒英沒有挪動地方,而是原地直接升任乾寧軍主帥,其副將隋靖擢升為乾寧軍副帥。只因澶州是距離京城最近的軍府,稱其為大梁的門戶都不為過,故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小覷,較之北都一點也不遜色,故此自然也是要慕謙信得過的老將心腹才行。

    禁軍方面,經過兩年的休養,基本上已經補足了中央禁軍長河谷一役中的損失,人員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侍衛親軍系統,原羽林左軍將軍秦蒼調任玄甲軍大將軍,補仇正的空缺;原羽林右軍將軍伍尚調任羽林左軍將軍,羽林右軍將軍則提拔新的青年將領充任。

    戍衛禁軍系統,原驍騎左軍將軍蘭寧升任驍騎軍大將軍,原鴻明左軍將軍璩華升任鴻明軍大將軍,原乾陽左軍將軍楊慎升任乾陽軍大將軍,各軍左右軍將領同樣另提拔新的青年將領充任。

    至於京畿駐軍則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

    而在廟堂中樞,也主要提拔了一批新人,填補改朝換代中或死或罪或貶的官缺,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裴清仍為中書令,拜太師,加封燕國公,可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仍位居政事堂之首,與樞密府分掌文武大權。

    擢升原兵部侍郎林修為樞密副使,補林煊的空缺。

    擢升原戶部侍郎柳長青為三司使,掌全國財政大權,補吳啟的空缺。

    除去他們,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較大動作:

    定南王、司徒兼參知政事符文彥加同平章事,正式參與政事堂決策。

    符文彥,字冠侯,乃天啟帝之原配——孝仁皇后符氏的兄長,且與天啟帝乃布衣之交,因功勳及外戚身份獲封異姓王,號定南,拜司徒,任參知政事,同時兼領一方軍府。

    符家原是靠軍功起家,乃楚魏開國功勳,後來更是依憑孝仁皇后鞏固了家族地位。可惜的是符氏早亡,嫡長子楚斌也早夭,符家因此失去了在朝堂的權力依憑,漸漸遠離了中樞決策層。

    因此,楚魏時,符文彥雖任參知政事,可參與政事堂合議,卻並無決策權。

    是故,當初癸酉之亂時,既無財政大權又無兵權還左右不了政事堂決策的他只能選擇明哲保身。

    這老頭為人極其圓滑,深諳中庸之道,朝堂之事他很少摻和,大多時候都在和稀泥,一心只紮根軍中。

    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光是他本家兄弟就有五人在地方軍府任主帥,各掌一方兵權,此外還有數多宗族兄弟亦在各地軍府任要職,其中任一方主帥、掌一方大權者亦不在少數。

    他們與其他軍府通過聯姻、結盟、利害相關等相互聯繫,造就了一張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如今符家在軍方的勢力早已根深蒂固,且不容小覷。

    所以,慕謙這一旨任狀將符文彥重新拉回中樞決策層,完全可以看作是拉攏新貴,發展自己的勢力,以對抗賊心不死的前朝舊勢力,以及鞏固慕家的皇權。

    另外,關於武德司這個特殊的存在,慕謙並沒有裁撤,而是大規模削減,只留了不足原先三分之一的部門和相關人員,以應對必要的情報搜集和其他機動秘務,畢竟他再寬厚仁德,到底也是一國之君,需要自己的眼耳喉舌。

    而對大周臣民來說,如今這規模和人數皆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的武德司是為了保護家國和百姓而存在的對外情報搜集最高機關,而不再是從前對內監視臣民的、帶有貶義的「察子」。就算有監視,鑑於慕謙登基以來有目共睹的作為,百姓和大多數臣子也願意相信他是出於公心。

    當然,少不得還是有部分人暗中詆毀,畢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一小股人興風作浪是動搖不了大勢、扭轉不了民心的。

    原本慕謙是打算把慕榮調回京城的,誰料他只在政事堂諸位宰相面前提了一下,便立刻遭到反對,並且還是白崇帶的頭。

    白崇身為慕謙死忠舊部,比慕謙虛長兩歲,在軍中資歷老,而今更是在朝任樞密使,掌全國軍事大權,有權任免地方軍府,又兼著宰相身份,其位之高、其權之重簡直就是慕謙當年的翻版,權勢之大令人生畏。

    然而不同的是,白崇這個人的心胸沒有慕謙那麼豁達,眼界也沒有慕謙那麼開闊。

    起初,他被調回京城掌權樞密府,成為大周首屈一指的功勳重臣之後,在輔佐慕謙方面那是相當認真勤勉,夙興夜寐,任勞任怨,更替慕謙平定了兩次地方軍府的叛亂,其中就包括南境赤月族聯合宿方軍府的叛亂,在新舊交替的時期為大周政權的穩定又立下了不世功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