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頁
2023-10-01 01:39:20 作者: 席禎
全國人口這麼多,符合條件且樂意上大學的人還是不少的。畢竟畢業後即確定幹部身份,捧鐵飯碗吃國家米糧。因此每年都是僧多粥少。
尤其落到地方公社,給貧下中農的名額更少。像雁棲公社,因人口少,縣裡每年就給一個名額。偏偏排隊等上大學的人不止一個兩個,這麼一來,年年都要在三月份來一場明里暗裡的競爭。
虧得向榮新這個書記公正嚴明,哪怕家門檻快被那些提著東西請託說情的村民踏斷,他也從來不在這個事上搞特殊主義。
名額少、符合推薦資格的人多咋整?好辦!按符合條件並向公社提交申請的先後順序排隊。
一年一個挨個往下輪。
盈芳在三胞胎滿兩歲時經深思熟慮遞交了申請報告,排了一年又一年,到去年終於輪到她了。
可沒想到的是,七月份唐城鬧了場大地震,死傷無數,總軍區號令所有部隊參與震後賑災。群英寨自然也去了。
向剛一身大力氣在救災現場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短短一個白天就先後搶救了上百人。那可都是需要搬開沉重的房梁、石牆、從廢墟里挖出來的。這時候時間就等於生命,快一分鐘興許就能多救一個人。
可畢竟不是鐵打的身子,到晚上時精力難免有些不濟,在救一對母子時,一時不察差點被支撐兩層樓的石柱砸中。虧得他反應快,要不然狠狠砸在腰背上,這輩子怕是要在病榻上度過了。
但幸運中也有不幸----抱著孩子躲避時,被廢墟里的鋼筋戳了個血窟窿,右肩也受了不小的擦傷。
盈芳紅著眼眶熬了兩宿,直到省軍醫院的骨傷科大夫給出明確答覆「配合醫院治療,不會落下病根」,才身子一軟,扶著牆猛鬆一口氣。
她了解,做軍人的,都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遠大抱負。要是受的傷,註定他們再無法上戰場,那該多痛苦。
幸好沒事。
可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是這麼嚴重的傷。
盈芳考慮再三,決定延遲上大學。書總有的念,丈夫這時候萬分需要她的照顧。
於是果斷地把去年的名額,讓給了排在她後面的馮軍達。而她則往後順延一年。
向剛起初不知情,應該說除了盈芳,家裡人都不知她做了這樣的決定。
直到八月底,縣裡下文件通知新一屆大學生做好開學準備,向剛才得知自家傻的令人心疼的寶貝媳婦將好不容易輪到的推薦指標讓給了別人。
那時候盈芳怎麼說來著?
「不就再等一年嗎?上學哪有你要緊。再者,我也捨不得寶貝蛋,多陪他們一年也好。」
盈芳都這麼說了,當爹媽的蕭三爺倆口子自然也沒話講。反正只要閨女開心,怎麼樣都行。
好在向剛的傷,癒合得挺好。加上有媳婦兒一錯不錯盯著,豬蹄、骨頭湯餵著,三個月沒讓踩地、半年沒讓劇烈運動,到去年底,調養得比受傷之前還要健壯。
寧和縣的學生,推薦去外省念大學的機會並不多,除非特別出挑、並受過省市級別榮譽,那或許有資格推薦去京都等外省的知名大學,一般最遠就到省城了。
就算有指標落到寧和縣,那也是考慮縣裡的居民,譬如連續三年評上勞動標兵的工人、再譬如基層活躍的小幹部等。像盈芳這類擦不上邊的農村窮學生,有機會去的最好學校就是X省大學。
要是X省大學的名額也招滿,那就隨機安排到就近的地級市學校了。
盈芳琢磨著既然去不了知名大學,索性分到就近的市級學校也挺好的,至少離家近啊。不考慮那點車錢,每個禮拜都能回來。
離寧和最近的地級市學校有兩所,一所屬師範類編制,還有一所是衛校。
畢業後,前者分配到轄區內學校當老師,後者分配到縣級以上醫院從事醫護工作。
盈芳覺得都挺好的。尤其是後者,和她本身感興趣的行業挺貼切。
姜心柔卻不贊同閨女的想法。依她說,既然要花三四年時間念大學,幹啥跑去小地方念個名不見經傳的中師、衛校?既然念了那就念國內最好的。要是盈芳願意跑那麼遠,她指定催丈夫回京都找熟人、通關係,怎麼滴都要讀上那兩所大學。
夏老則覺得X省大學也挺好的,一來比京都離家近,二來也是省城最好的大學,將來分配工作,指定比普通院校畢業的容易,再往後升職稱什麼的也快捷。
總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盈芳攤手,表示不糾結這些,看錄取通知書把她分哪兒就讀哪兒吧。
爹媽、夏老說得輕巧,可真要實施起來盈芳心裡清楚還是有一定風險的。與其被有心人揪到小辮子,倒不如把機會交給老天。
盈芳一直覺得自己很受老天爺寵愛,沒準是老天爺遺落在人間的小閨女。沒見上輩子地龍翻身死得不能再透了都能換個地兒繼續活著,比運氣還有誰賽得過她?
而且她和向剛分析了一下,無論分到哪兒都有解決辦法。
要是去京都念大學,那就順爹娘的意----帶著三胞胎搬回京都,這樣她每天放學都能看到寶貝蛋們。向剛休息了也可以去京都看他們。
要是分到省城的大學,那也好辦。每個月回兩趟家,其他時候,爹媽或是向剛有空帶著寶貝蛋們也可以上省城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