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頁
2023-10-01 01:39:20 作者: 席禎
倒不是眼饞那些獎品,而是重在參與嘛。好幾年沒這麼熱鬧了。
這一提議得到了大伙兒的一致認同。
元宵燈謎從正月初十開始,直到元宵節當天結束。期間每天放出一百條燈謎。可以只參加一天,也可以天天參加。只要你有本事。
老爺子對比賽總有著莫名的熱衷,摩拳擦掌表示一定要猜中一百條回來。
「小李結婚,我給他添個收音機當彩禮。」
蕭三爺專注拆他老爹台一百年:「沒事,小李不挑。中不到收音機,中塊洗衣皂回來,他也高興。」
「……」
說到去縣裡,最開心的莫過於三胞胎了。而且老爺子既然要去猜燈謎,那指定要在縣裡住幾天。
是以,三個小傢伙很是熟稔地收拾了一書包東西,有點心、糖果,還有一個裝著鉛筆、橡皮、木尺的文具盒。
暖暖的小書包里還塞了個晚上不抱就睡不著的布娃娃,使得小小的書包鼓鼓囊囊的。看得大伙兒不禁樂了。
書包是年底給孩子們車過年新衣裳時順便車的。想著過了年七歲,上學還不到年齡,但學前班可以讀了。
聯合小學的學前班是前年才開辦的。這還得歸功於向榮新的運氣。
某次去縣裡開會,正好和縣裡某所知名小學的校長挨坐在一起,這才知道,縣裡的孩子有些十幾個月就離開父母離開家去學校了。
當然那是託兒所。完了還有幼兒班。託兒所針對吃喝拉撒還需要大人幫忙的嬰幼兒。幼兒班則是教孩子們唱歌跳舞畫畫數數。
幼兒班最後一年,也就是和小學銜接的那一年,又有不同稱呼,叫學前班,目的是讓孩子們提前適應小學生活。
書記聽得雲裡霧裡,回來後細細一琢磨,覺得託兒所、幼兒班這類教育機構在鄉下暫時沒有開設的必要,當然,主要是沒老師教導。但學前班可以試試。
這不每年小學新生入學,總要雞飛狗跳一倆月。不是這家孩子怕生哭、就是那家孩子調皮搗蛋上課不守紀律鬧……歸根結底,就是這些娃們還沒有小學生的意識。怎麼樣讓他們有意識呢?那就是學前班。
學前班不教孩子寫字算術,主要是讓孩子們適應上下學時間、課堂紀律,課堂內容一般是以聽故事、講故事、思想品德類教育,因此可以沒有桌子,至於凳子,來上學的孩子自己帶一條板凳來就行了。
因此找沿江公社的書記一合計,決定在聯合小學增開一個學前班,明年上學的孩子都可以來,學費比一年級新生少一半,畢竟不需要老師費心教,有人管紀律就行。人少是一個班,人多也是一個班。大家一人一條板凳擠一擠。上課四十分鐘要求背挺直、小手放腿上坐端正。
這麼一來,家裡沒人看孩子的,倒是省事兒了,提前一年把熊孩子送去學校。
但也有經濟拮据的人家,寧可天天帶著孩子下地、任他們抓青蛙、挖蚯蚓,只要別丟就好,根本不想掏這筆新冒出來的學費。
既不發課本、又不教課堂知識,還收錢!收錢就為了讓他們聽故事、講故事?完了畫畫唱歌玩皮球?這不白白浪費錢麼!將來考試又不考這些。
頭髮長見識短的婦人們背地裡嘰嘰咕咕,一聽你說不去、那我也不去了。導致兩年辦下來,學前班依舊半死不活。
不過向榮新的本意是為了讓孩子們提前適應小學生活,才不是為了掙這筆錢。
說真的,公社開辦小學,很大一部分還得公費貼補呢。哪來的掙錢一說。可社員們不這樣想,總覺得公社莫名其妙搞個學前班出來,無非是想讓他們多掏錢。
家長們的思想工作做不通,書記也沒轍啊。總不能綁著人家的孩子逼他們來上學前班吧?以至於兩年辦下來,一個班仍舊只有七八個學生,十個都湊不齊。
盈芳家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向很注重。
不說她本身來自古代,那個時代女娃沒資格上學,男娃家裡要是窮也沒機會。讀書可是一筆大開支。哪像這個時代這麼好,學校開在家門前,學費也不貴,關鍵是三個娃都能上,不分男女、不分貴賤。
加上家裡人都支持,老爺子甚至揚言說要把三胞胎都培養成大學生。盈芳一高興,提前把三個娃的小書包縫好了。
年前公社殺豬那天,找機會和書記提了想送自家三胞胎去學前班的事,得到書記高興的答覆。回來給仨娃備齊了文具。要帶去學校的小椅子系上配套的椅墊。總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三胞胎似乎對上學也有著莫大的興趣。新書包到手的第一天,三個小傢伙吃飯背著、睡覺背著、白天出去玩還是背著。鐵皮文具盒到手第一天,稀罕地抱在懷裡走進走出,生怕別人看不見似的。
這次去縣城,盈芳想好了,要是收購站開張了,去看看有沒有適合孩子們這個年紀看的小人書,給他們多淘些回來。再還有一年級的語文、數學書,也淘回來,得空讓他們自己翻翻看看也好。
第643章 拼運氣,誰賽得過她?
初十這天,一大家子啟程去了縣裡。
四年下來,社員們都知道,蕭老爺子在縣城有套房子,那還是以前首富的家,要不是出於照顧向剛的媳婦、孩子,蕭家人就算不回京都,也完全可以在縣裡過舒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