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2023-10-01 00:48:51 作者: 余塘
    這大概是最後一次見面,她也忍不住一吐為快!

    「都扯到什麼地方去了。」

    秦文柏不悅的打斷他們的爭吵,既然狠下了心,早日把事情說清楚走了就是,這破地方他一刻不想多待。

    秦蓁斂眸不語,該揭穿的話都說夠了。

    「我們今天來找你,是有兩件事。秦蓁,爹記得,半年前從繡坊出走的幾名繡娘,有幾個叫雲霜、紀昭的……她們跟你一塊長大,你同她們親如姐妹,最近這段時日,可否還和她們有書信往來啊。」秦文柏用比較柔和的聲氣問她,對她先前指責的話語亦未感到憤怒。

    一個成功的商人知道,在你還想在他人那掏取利益前,是不能得罪那人的。

    秦蓁眸光微動。

    杭蜀繡莊是金陵城數一數二的經營絲綢生意的繡莊,在十二年前,她娘白蕙蘭還在世的時候,其風光無人可比,生意如日中天,連當地官紳都愛去秦家串門子。

    之所以這麼紅火,是因為她娘來自西蜀地區,得那裡地道的蜀繡真傳,她嫁到多以蘇繡、湘繡的南方,帶來的蜀繡可謂百花叢中一枝獨秀,其它刺繡當然也各有各的妙,不過她娘得了地利,蜀繡在這片江南水鄉顯得出類拔萃。

    開了三年繡坊,就達到聞名遐邇的地步。然而在杭蜀繡莊最火熱的時候,她娘得瘧疾去了。

    幸而她娘有慈善大方的心腸,遇見天賦極佳的人,就收了為徒。剛剛她爹提及的雲霜、紀昭,就是她娘養在身邊的兩個孤女,以徒弟自居。

    她們懂得感恩,不僅在她娘去後繼續維持杭蜀繡莊的生意,還待她如親妹妹般照顧。

    一直到半年前,秦文柏聽信姜姨娘的蠱惑,將整門繡莊生意交給她。那繡莊白蕙蘭臨終有遺言,是要給女兒秦蓁做陪嫁的禮物,卻被姜姨娘奪了去。而且姜姨娘對繡莊並不熟悉,是個門外漢,將繡莊搞得烏煙瘴氣。於是一直忠心與原來大夫人的幾個徒弟都寒了心,紛紛四散,去找別的出路了。

    自此,餘蔭庇佑、勉力維持的杭蜀繡莊,生意自此江河日下。

    撐就秦家財富的半壁江山,大廈將傾。

    秦蓁實心眼的回道:「爹,她們都不認字的,如何書信來往。」

    秦文柏皺眉,好像也是,又問:「她們與你感情頗深,不曾回來探望過你?」

    秦蓁木訥的搖頭:「我待在閨闥中大門不出,什麼人來探望過我,家裡管家都清楚。她們沒有。」

    秦文柏還是不死心,直接問出了最終目的:「那你可否找到她們?」

    那都是些個狡黠丫頭,算準了他不會更改把原來主子、以後要給她們小主子做陪嫁的繡莊交個姜氏的決定,想逃走,故意帶頭起鬨說不答應繡莊易主,否則就撕毀契約走人。

    他一面不想被幾個夥計牽著鼻子走,一面被姜氏鬧得煩心,就想去掉那幾個鬧事的刺頭,便悄悄打聽其它繡徒的刺繡手藝如何。有人就呈上一些學徒的繡品來看,手藝極佳!他就不擔心放掉雲霜她們。哪曾想那些繡品是她們事先繡好迷惑他的!

    蜀繡幾道重要的步驟全掌握在走掉的幾個人手中,他們走掉,生意也流掉了。

    現在秦家就靠茶葉生意度日,雖衣食豐足,卻再也達不到往日的輝煌。而杭蜀繡莊,早已落魄到賣一些當地滿大街的蘇繡湘繡的地步,成了汪洋里一朵不起眼的水花。

    刻意選在今日來問話,是利用女兒落魄的巧妙心理。也許她也不想有人助姜氏,沒準會故意隱瞞不說。但現在她想從這泥沼中脫身,免不得要吐露些真話在他面前立功,讓他這個爹幫襯幫襯。

    秦蓁眼神恍惚,眼中慢慢蓄起了淚光:「那一別,雲霜姐姐她們把身家財產分了我一半,叫我餘生保重。想來那一別,是永別了吧。爹,你為何問起這個,是有她們的消息嗎?」

    我有還來你問做什麼!秦文柏此時大大的不悅,最後一條線索也斷了。

    姜氏慌了,手中繡帕絞得死死的:「秦蓁,你裝什麼相兒,你巴不得我的繡莊開不下去是吧!」

    頓時,秦文柏銳利的眼芒掃射過去,似要穿透內心。

    秦蓁垂著烏黑的眸,聲音透著一點淒涼的虛弱:「父母恩澤大於天,敢比泰山小泥丸,黃河有情也改道,今生兩世也難還!女兒的命是爹給的,不論爹如何對我,要是對爹、對家族有助益的事,我都不敢有私心隱瞞。」

    秦文柏聽女兒吟的詩,喟嘆了一聲,也有所動容。她在家一直是沉靜的性子,該不會做出欺瞞的事情來。

    他蹭的站起來,語氣驟然變得霜雪般冷漠:「既如此,就說第二樁事吧。你已嫁到農家,從此就是賤民,我們秦家,容不得有這一門鄙陋的親戚。從此抬頭相見不相識,擦肩相遇兩不知,你可明白?」

    他面容緊繃到抽動,說這決絕話時,心口也是疼了一疼。

    親手養大的女兒,怎麼會不惋惜呢。

    只是沈家那邊。

    他們得知新娘調換後,勃然大怒,說秦家給了一個次等貨。再三協商下來,只能當沒有秦蓁這個嫡女,全力捧剛認祖歸宗的二女兒,抹白沈家的污點,他們才肯繼續守約帶他做木材生意。

    再來他的話也是真,倘若秦蓁拖家帶口的帶一幫窮酸親戚經常來討債,於秦家名聲也不利。如巧說,還是斬斷了的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