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頁

2023-09-30 21:22:44 作者: 三春景
    天知道她會變成什麼樣子…反正不會是什麼討人喜歡的樣子。

    陳如意小朋友從小也受盡人間恩, 但陳嫣對她的寵愛, 一方面是物質上的無微不至、精細講究,另一方面則是感情上的陪伴,培養她健全的人格。而不在於隨隨便便滿足她任何想要的、想做的,而不記得要教導孩子本身。

    一方面給予孩子自己能給的一切,另一方面也不忘記教導孩子、規範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陳嫣小的時候是能夠睡懶覺的,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這當然是失禮的行為,但這是大舅劉啟對外吩咐的,他對此是振振有詞。

    「阿嫣身體不好,能安然睡眠已是上佳!何必苛責其他呢?難道那些聖人會怪罪一個身體虛弱的人無法保持規正的儀態嗎?」

    皇帝都這麼說了,誰還敢置喙一二?

    不過陳嫣對自己是有要求的,從小就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偶爾睡懶覺也不會過分。長大之後、身體養好了更是如此,制定的每日計劃都是堅持完成的。

    相對而言,女兒雖然十分聰明靈巧,卻也只是正常的孩子…陳嫣是萬萬不敢讓她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寵,給我使勁寵』的。寵愛有分寸,制定了計劃的事情一定要落實,具體到日常小事,頭一件就是睡覺起床都有固定時間。

    當然,因為她是小孩子,睡眠時間定的長一些,早上規定的早課時間並不算早就是了。

    陳如意小朋友的很多習慣是從陳嫣那裡學的——有些是陳嫣主動灌輸,有些卻是她小孩子有樣學樣,自然而然地向母親看齊。比如說,她睡覺的時候和陳嫣一樣,不太喜歡身邊留人。

    一般來說,富貴人家的主人睡覺的時候身邊一定有人,照看燭火以免起火、主人渴了倒水、主人內急幫著服侍。如果是冬日裡,就得照看暖爐。而夏日裡呢,則得記著打扇,既是降溫,也是驅趕蚊蟲。

    陳嫣不太習慣入睡時身邊留太多人,小的時候沒辦法反抗,那個時候她身體弱,誰也不敢放她單獨一個人。長大之後才能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房內不留人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到垂下帷幕的『內間』不留人。

    這樣既能夜間服侍,也讓陳嫣不至於覺得彆扭。

    陳如意小朋友如今也是這樣,『內間』無人,帷幕外的空間裡則有兩名婢女昨晚值夜。至於房間外面,則站著兩列婢女,這些婢女有的端盆,有的捧巾,有的執梳篦,有的奉牙刷牙粉之類…都是等著陳如意起床侍奉的。

    打頭的兩人一個問了問題,另一個則是見鑲著玻璃的門後,帘子值夜的婢女拉起,朝外邊做了熟知含義的手勢。簡單來說,這就是翁主還沒翻身的動靜呢,外面的人再等等吧!

    又等了一刻鐘,裡面昨晚值夜的婢女仔細聽著『內間』的動靜,確定有翻身的響動,這才又做了不同的提示動作。這個時候外面的人就要做好準備了,原本來的熱水盛在銅壺裡,摸摸銅壺外壁還是熱的,這才放心繼續提醒一眾婢女,而不是安排去養室換水來!

    就和往常一樣,第一次翻身之後不到半刻鐘,陳如意就真的醒了。扯了扯床邊的搖鈴,這個聲音傳到值夜婢女那兒,婢女則打開房門,讓外面等候的婢女進來。

    兩列婢女魚貫而入,陳如意由婢女們換衣,然後起身洗漱。等到一切玩了,這才端坐在梳妝鏡前,由善於梳頭的女子綰髮——其實沒必要是善於梳頭的女子,陳如意小朋友現在的年紀只能梳丫髻。

    毫無難度、款式單一,唯一的不同是丫髻上面用什麼做裝飾而已。

    眾多婢女之中進來的時候提水的那個此時本該和其他幾個婢女一同退下的,卻留在了原地出神良久,直到另一個婢女扯了扯她的衣袖道:「仲兒,該退下了!」

    『仲兒』這才回過神來,和其他人一起退下。

    等到離開房間,身旁的婢女才對仲兒道:「仲兒,我知你心氣極高,是想要出頭的。只是你也該知道,翁主身邊服侍的姐姐妹妹也不是好惹的,隨隨便便往前湊,做不該自己的事,只會惹禍上身呢!」

    往常這話仲兒也曾聽這個婢女說過,雖然覺得心煩,卻也只能認可對方所說——這就是如今的道理了。

    就像是《紅樓夢》里的故事一樣,寶玉在怡紅院有一回要人過來伺候,接過恰好幾個大丫鬟都不在,於是一個平常一個並不在近前伺候的小紅就過來了。寶玉身邊的丫鬟何其多,除了幾個常常見的,其他竟覺得沒打過幾次招呼!

    然後就是大丫鬟們回來,知道了這件事…緊接而來的就是一通陰陽怪氣、指桑罵槐!那樣刻薄,完全不像她們平常表現出來的美麗溫柔!

    這不奇怪!這些大丫鬟們在公子小姐們身邊貼身伺候,在大觀園裡被認為是『副小姐』一樣的存在。而能夠享受這樣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她們在主子身邊的無可替代性!

    她們把主子當成了自己幾個的地盤,其他人想要沾光?門都沒有!一個人的注意力只有那麼多,主子要是注意到了下面的小丫頭,是不是原本在她們身上的喜歡、信重就少了?給予她們的特殊待遇也就少了?

    如今在這裡也是一樣的,陳如意小朋友身邊侍奉的人在侍奉她之餘,也保持著暗地裡的競爭——這已經是一種很客氣的說法了,實際上經常是公開化的,而且也遠不止競爭那麼簡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