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頁

2023-09-30 21:22:44 作者: 三春景
    既然丞相這樣『佛系』了,其他人自然就能分潤到丞相的職權。劉徹自己是沒辦法收走的,因為皇帝本來就有很多事要處理,收走丞相的職權,就意味著得加更多的擔子,非是不想,實不能也!

    畢竟,如秦始皇、朱元璋那樣的狠人工作狂,歷史上始終是不多見的。

    劉徹不算是一個懶惰的君王,但要說他是那種級別的工作狂,顯然不至於。

    分走丞相權力的,一個是劉徹自己培養起來的侍中體系,即所謂內朝!由他欣賞和信任的年輕人組成,擔當的是他的秘書。這些人品級低,可是因為受他重用,往往能參與到國家大事的決策中,這些年來是越來越重要了。

    再一個就是三公九卿中受劉徹器重的人了。

    張湯此時是御史大夫,乃副丞相…丞相成為擺設的如今,他又深受天子信任,加之本人乃是法家人物,出了名的強勢。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他就是事實上的丞相!

    這個時候,很多重大國策上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他提出的東西符合劉徹的口味,劉徹願意用他!由此,他自然到達了人臣所能達到的權力頂峰。

    賣官這個策略,其中確實有他的影子。

    不管這個主意好或壞,反正最終受到了劉徹的認可…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後世讀史書的人看到『賣官』兩個字,就會覺得這個國家要完蛋了,但是身處這個時代,倒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大逆不道』或者糟糕透頂的主意。

    後世能夠接受的賣官,大概是賣官身…有這麼個官的品級,但實際上就是個名聲而已——這顯然是賣官業務熟練,而且賣官弊端顯現的非常明顯了之後才有的搞法。一開始大家賣官,是很淳樸的,說是賣官,就是實實在在的『官』。

    想想看,反正這個時候的官員絕大部分也是世襲的,老子是官,兒子一般也能當官。所謂孝廉制度,能舉薦上的有幾人?

    這種情況下,願意買官的,一則真的有錢,估計不能是文盲(有錢自然能上學,學習成績好不好就是另一回事了)。考慮到此時的文盲率,這些人成為公務員,似乎確實有資格…只是之前沒有門路,這才沒得做官機會而已。

    二則,因為爹是當官的,所以自己能當官…這難道比因為家裡有錢,所以自己能當官高貴?有人還說前者的家學淵源更好,然而事實是,除開極少數真正的世家大族,前者真不比後者好!

    反正這個時代的主流是世襲…靠錢上位在後世看來非常混帳,但在這個時代,真不比主流的上位規則落後。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現在覺得難以想像的事情,用過去的眼光看,事情就不是那麼難理解了。

    這樣說起來,日後漢靈帝西園賣官,這也算是老劉家的傳統藝能了…

    實際上,漢靈帝最亂來的地方是,三公九卿這種級別的官職也敢賣!至於在他之前,老劉家賣官的多了去了,甚至有專門的『貲官』制度,說白了就是靠錢當官制度,不一樣一直運行著?只是這種『貲官』,可以買到的都是低級官位。等於是給了人一個機會,如果做的好,就有機會晉升,最終做到真正的大官也不是不能。

    事實上,歷史上的桑弘羊就是靠家裡花錢當上侍中,然後步入官場的(那個時候劉徹剛剛登基,侍中這個官職還不值錢,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所以能夠花錢買到這個職位)。

    現在,朝廷是一直有『貲官』的!而張湯想要靠賣官大肆斂財,至少解決現階段的財政問題,那就不能不溫不火地賣官了——按照他的計劃,這次放開的官吏,其實主要是『吏』的名額會很多。

    對於一些人來說,『吏』不是官,根本看不上。但對於更多人來說,這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這是一個可以拿工資的職位,少歸少,但只要不犯錯,就能一直拿,直到退休。

    相比之下,為此花的錢一次性挺多的,但算帳就能知道,其實是賺了的。

    另一方面,這也是步入官場的開始…開局不算好,但總算開局了!不少人肯定是有出人頭地的夢想的…

    然而,這個操作確實能夠搞到錢沒錯,但背後隱含的麻煩也很明顯。先不說賣官賣的這麼光明正大,已經加入官僚隊伍的既得利益群體會不會有意見,也不說朝野會不會有非議。

    就說一點,現在收錢一時爽,日後給公務員發工資的時候怎麼說!

    官僚隊伍突然擴大這麼多,這意味著每個月會多一筆開銷…長久來看就是負擔。

    張湯不知道這一點嗎?不,他知道。不只是他知道,包括劉徹,包括每一個參與討論這項策略的官員,其實都能想到——就算想不到的,在其他人提醒之下也能想到了。

    但這個問題就跟有些人明知道分期的利息很高,還是要用分期一樣。

    將來的麻煩將來再說,現在得先把眼前的事給應付過去。

    又是一次朝會之後,眾朝臣散去,劉徹留下幾個重臣商量事情。先把最要緊的事情說完,劉徹又問起了前段時間山東水患的賑災情況。

    「啟稟陛下,青州水患已盡力賑濟貧民…州郡糧倉已盡力開放,民間富者也多借貸…只是水患嚴重,並非尋常…如今邊郡多地而少人,已擬遷去百姓。另,南方亦能收容百姓。只是若往北方邊郡去,負擔不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