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頁
2023-09-30 21:22:44 作者: 三春景
因為不害怕,所以會非常開放——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我們會說入則華夏,出則夷狄,卻不存在正常社會中反覆強調自己的文明成分。對這個問題強調的比較多的是清朝的統治階層,因為這是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天然的危險讓統治階層不得不維持自身壁壘。因為一旦融合,被同化的肯定是統治階層,而不是更先進、人數多得多的華夏文明。
地中海文明就不同了,後世的中國人總是將地中海周邊出現的種種文明統稱為『地中海文明』,認為他們之間就算有區別,也是共性更多,類似於華夏大地上的各種方言…其實這是不對的!
地中海周邊種種文明之,不像華夏大地,擁有自然的地理分界,所以彼此之間非常容易滲透、攻擊、瓦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護自己的文明,為了維護自己的認同,文明是不可能開放的,相反,其實非常保守。
所以這裡很早就誕生了各種『一神教』,誕生了非此即彼的傳統。事實上,後來席捲全世界的基督教文明,最早就是地中海文明中一個小小分支。
『一神教』『非此即彼』,這是有利於提高凝聚力,有利於樹立起對外圍牆的。在保護自身認知,群體認同上,這是絕對有利的!
當然,發展到後來,這也成為西方世界很多國家問題的來源——不過,這是很久很久以後的故事了,就現在來說,地中海沿岸還在古代的黃金時代呢!
古老的埃及文明對於現在的地中海沿岸來說已經是昨日黃花,希臘在絢爛的文化中走向了某種程度的終焉。但希臘化卻在希臘結束之後一步步影響著這個世界——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崛起,這本身就是一個希臘城邦。
然後就是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以一種令全世界瞠目結舌的速度完成了自己一生的閃擊,打翻一個舊世界之後建立起泛希臘化的世界。雖然他的霸業其興也勃焉,亡也忽焉,希臘化卻以不爭的事實降臨到了歐亞大陸。
東部甚至推進到了後世中亞地區,已經十分接近華夏了!在這裡,即使過去多個世紀,依舊能見到希臘化城邦,成為這一地區的歷史遺產。
至於向南,地中海南岸更不必多說,早已被收入囊中。
地中海南岸,其實就是所謂的北非。整個非洲,不能否定確實有古代文明,但籠統來說,除了與歐洲、西亞交流比較密切的北非,非洲其他地區的文明程度是比較低的,並不比古代的美洲強,甚至在一些領域,比如說天文曆法上,還有不如。
所以說,北非與其說是非洲文明,還不如說是歐洲文明,這裡是歐洲文明的後花園…在法老時代逐漸過去之後,這一點就基本確立了。
亞歷山大大帝以一種摧枯拉朽的方式征服這個世界之後,實際上是沒有辦法完成對這個世界的實際統治的,所以各種總督的設立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當時的埃及,後來的托勒密一世成為總督。而在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帝國一朝潰敗之後,托勒密一世理所當然地接收了帝國在這一地區的遺產,成為了這裡的統治者,甚至後來加冕為法老。
這倒是有點像埃及的傳統藝能了,因為在近二十個世紀之後,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的埃及,官員穆罕默德·阿里也是這麼操作的。阿里正是趁著法國入侵埃及又退兵的微妙時期,以奧斯曼帝國派駐埃及官員的身份,接收了奧斯曼帝國在埃及的遺產,成為了這片土地的統治者。
事實上,陽光之下無新事,大多都是在重演歷史罷了。
總之,托勒密一世成為托勒密王朝的第一代法老。然而說是『法老』,這個時候的埃及早就不是原來的埃及了,雖然托勒密家族尊重埃及的傳統,也並沒有對原本的埃及文化進行摧殘。
但現實是,希臘人占據了眾多埃及的重要位置,埃及希臘化明顯。
特別是首都亞歷山大里亞,絕對是此時典型的希臘化城市。
公元前120年,托勒密八世在位,亞歷山大里亞此時是希臘世界當之無愧的中心——沒辦法嘛,誰讓地中海北岸,真正的希臘已經被羅馬打翻在地了。正所謂『禮失而求諸野』嘛,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個時代,埃及的上層說希臘話,住希臘式的房屋,穿希臘服飾——當然了,這些或多或少帶上了埃及元素。
亞歷山大里亞在此時被分為兩個區域,西部是埃及本土區,東部則是猶太區,至於希臘人(包括馬其頓人)則是聚居在靠近王宮的中部,人數並不多。同時,這裡也是眾所周知的富人區。
在這一區域,豪華的宅邸隨處可見。實際上發展到現在,托勒密所統治的埃及本來就呈現出誇耀財富的特點。有錢人將自己的居所裝飾地像仙宮一樣,取代了希臘城邦時期強調的公共場所,如公園、劇院、浴室這些…這也算是希臘化城邦進一步脫離最初樣子吧。
而就在這一區域,有一座占地面積很大的建築,並不屬於希臘人,在整個區域名氣很大。
很多人知道,這座宅邸的主人是東方人,比安息更東方,比胡椒來處也要更東方(雖然這個更東方的國家也會帶來胡椒)…甚至比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所到達的最東方還要更遠。
這是生產『絲綢』的國度,是不少安息人口中所說的『秦』。不過現在大家都知道了,『秦』是這塊土地的前代王朝,現在由新的王朝『漢』所統治。而這座宅邸的主人,本身就是漢的一個大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