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2023-09-30 21:22:44 作者: 三春景
    其實這就是一個時移事易的問題!老子崇尚的是上古時期那種小國寡民、雞犬相聞的狀態,那個時候用仁義道德治國夠用了。而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西周時期的政治狀態是他認為最完美的。然而現實是時代在變化,哪有能夠從頭用到尾的一套施政理念!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解』。

    桑弘羊來精神了,問道:「翁主不覺得今後能回歸周天子時,甚至堯舜時的天下?」

    呃…按照古代君主和讀書人們的理想,大概都想過回到西周那種井然有序的局面,致君堯舜更是夢想中的夢想。

    後人覺得哭笑不得,但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是真心這樣想的咩~

    別的問題陳嫣或許會留些餘地,但這個不用,她比任何時候都要乾脆:「不能!」

    還補充道:「光陰向前,如同水往低處流,乃是天道,如何能變?如今的人懷念上古堯舜之世,但真要回到那時,恐怕又是不肯的了!堯舜之時水患頻繁,大地之上猛獸眾多,人與獸爭生機!住的是粗陋房屋,連磚瓦都沒有……」

    說實話,陳嫣一開始說回到堯舜時期大家不肯,桑弘羊和公孫弘都是要反駁的,但隨著陳嫣說出後面的話,兩人沉默了。看起來都是很普通的事,大意就是說,上古時期人們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誰願意回去?

    難道人就是為了吃穿住活著?那可是上古先賢時期,只要想到能與先賢一個時代,就覺得心潮澎湃了!

    但偏偏桑弘羊和公孫弘都屬於聰明又務實的人,他們自然清楚,那些願意為了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士人就算了,至少占了天下絕大多數的小民是只為了吃穿住的!如今的生活與上古時期的生活,選擇哪一個並不是問題。

    主要是此前沒人會去認真思考堯舜禹這些賢王在的時候,小民的生活狀況到底比現今如何。按照大家一貫的想法,那肯定是比現在要來的好啊!那時候是禪讓制,每一任領袖都是賢明而樸素的!

    他們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想著其他人,自己也沒有什麼享受。若是現在的帝王能夠這樣,天下人該過上多好的日子啊!

    由此就理所當然地覺得那時民眾的日子比如今好過!

    然而,只要肯去想想就明白了,那是不可能的!上古先民的日子受限於時代,能好到哪裡去?正如陳嫣所說的,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大地上人煙稀少,估計就和現在的南方差不多,還有相當不適宜人生存的瘴氣和猛獸……

    明白陳嫣的意思,就連偏好法家的桑弘羊也只能幹笑了。畢竟,哪怕是法家,也是憧憬著上古賢王時期的。

    乾笑一兩聲,勉強從這種過於富有衝擊性的發言裡掙扎出來。桑弘羊打斷道:「所以翁主覺得人性會愈來愈惡?」

    桑弘羊從小隨老師讀書,一直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很出格的人了。出格到了什麼地步?出格到了他需要隱藏自己的想法,至少面對老師的時候得收斂著來。在老師那裡,他可以是一個有些調皮、有些聰明、有些機靈主意的少年,但絕不會是離經叛道者!

    說到底,他的聰明不是假的,他知道該怎麼樣才能更好、更適應地活在這個世界。

    到了陳嫣這裡,倒是想什麼就說什麼了,根本不用擔心別人因為他的話而『側目』,因為在陳嫣的發言對比下,其他人的發言都可以算在接受範圍之內了,甚至會顯得樸素老成,233333……

    陳嫣也不想再深入這個問題了,便從善如流道:「倒不是認為人性愈來愈惡,只不過覺得世人是越來越了解自身了。」

    上古時候人們只要活著就用掉全部的力氣和精神,哪有時間去考慮別的!而時代變遷,人們開始發現『自身』!原本只是活著就夠了,現在能夠『活著』了才發現這是不能滿足的,每個人都想活得更好!

    所以才說人的欲求是沒有止境的嘛!

    「人性本惡?」隨著陳嫣的解釋,桑弘羊忽然道。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其實從來都有爭議,因為這實在是太對立了!甚至這不是一個學派與另一個學派的鬥爭,學派內部也有可能出現分歧!再加上無論哪一種觀點都可以找到足夠的支撐,真要討論起來誰也不能說服誰啊!

    陳嫣說人只是越來越了解自己了,到桑弘羊這裡,補充上人性本惡,其實也就是依舊在問是不是『人愈來愈惡』!

    這麼理解其實也不是不能夠,陳嫣只能無奈地笑了笑:「每個人想法不一,我大概不是這樣想的,但也不是那樣想的,我們求同存異罷——就如同儒道法三家常有不同,但又何必說服對方呢?」

    話題在狂奔了十萬八千里後竟然被陳嫣奇蹟一樣圓了回來!就連一旁保持了沉默的公孫弘也覺得訝異了。

    桑弘羊更是梗了一下,半晌才嘟囔道:「翁主是這般想的?可是世上哪一家的學者不想說服別家學者?」

    所以才有了一場場辯論,所以才有了學派之間的許多鬥爭。大家爭先恐後地讓自己聲音大一些、更大一些,就是為了讓自家的信念一統天下!這種訴求簡直就像本能一樣強烈。

    陳嫣笑了起來:「這世上有一件最難最難的事情,難過愚公移山,難過精衛填海!那就是將一個人的念頭放到另一個人的腦子裡——孔子還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若是別人說了一大堆,就為了改變你心中的信念,你會願意嗎?既然是這樣,何必如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