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2023-09-30 21:22:44 作者: 三春景
    而看此時的《九章算術》,裡面的內容全都和實際問題相關,算田畝、算人口、算稅賦、算糧谷等等。這倒是盡顯華夏古代格物學的一個特點,重視經驗,而很少追究原理,將零散的理科內容成體系什麼的,也很少有人做這樣的工作。

    這樣的好處是入門容易,而且很容易在很早的時候就接觸許多後世才研究透徹的艱深問題。壞處也很明顯,做比喻的話,走這條路是會越走越窄的!

    而就是這樣的《九章算術》,其實體現了此時算學的具體用途,那就是輔助為政者——再看看此時流行的其他算學典籍,無論是《許商算術》、《杜忠算術》,還是《算數書》皆是這種風格,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總之,懂算學的精英肯定不會甘於給人做帳房…劉嫖倒是也能推薦這些人當官,只不過沒有那個必要。如果只是算帳的工作,普通的算學人才就夠了。而推薦這些人當官,甚至說不定得給他們跑『貲官』,那未免不合算。

    別看劉嫖身家豐厚,但就和很多人一樣,她也是會算這種小帳的!

    有人幫自己查帳,這自然是省下了她勞心費神的功夫,可要劉嫖來說還是頭疼!

    她不可能將這些事情丟給別人就不管了,查帳出來她也不是完全信任的,總得自己抽查一二吧。再加上查帳結果出來了之後,做的好的要嘉獎,做的不好的要懲罰,這都是事兒!

    而且她還想起有一座大酒舍經營的不好,她要麼再找個善於經營的人去經營,要麼就只能讓這酒舍做別的了!

    只不過善於經營的人才也不是菜園裡的葵菜,想要的時候就能去摘!至於轉做別的…酒舍做不好,誰能保證做別的就能好了?

    想著這些事情,本來悠閒自在的一天似乎都沒有那麼舒適了。看著陳嬌陳嫣一個玩耍,一個看自己喜歡的書冊,劉嫖搖了搖頭,「還是你們做女郎的好,萬事不消去想,還想要什麼有什麼。」

    似乎每一個大人都會有搵錢艱辛的感慨呢…即使是成功人士。然而若真的放他們舒舒服服地過日子,放下這些『俗務』,恐怕他們又不肯了。比如說劉嫖,讓她不必經營產業了,想必她的日子依舊能保持如今的富貴。

    但她真的會願意嗎?恐怕不會。

    「阿母發愁什麼呢?」聽著劉嫖這樣的感慨,陳嫣覺得有些好笑,反正書也看不下去了,乾脆放下竹簡,笑著看向自己這位公主娘親。

    「還不是明日要做的事…對了,阿嫣會算學嗎?」劉嫖像是想起什麼了一樣,問道。

    陳嫣已經啟蒙了,這一點她是知道的。最開始是她那位尊貴的天子弟弟告訴她,主要是為了向她炫耀陳嫣有多麼聰明,學東西都是一學就會!

    說實在的,劉嫖實在不知道這種炫耀有什麼意義。要知道劉嫖可是陳嫣的阿母,向誰炫耀都說的過去,唯獨劉嫖…她只會與有榮焉吧。而且孩子舅舅向孩子親娘炫耀孩子聰明,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傻氣呢。

    而後,劉嫖也見過陳嫣讀書寫字,沒的說的,讀寫都很好呢!聯想到陳嫣的年紀,劉嫖覺得天子大弟沒說錯,陳嫣確實聰明。

    一個七歲孩子能夠讀寫,聽起來並不誇張。生活在現代的人經常會在新聞上聽說某某孩子,三五歲的就能認識多少多少字,這樣一想,會讀寫很稀奇嗎?

    還真的很稀奇……

    首先一點,最容易理解的,漢代的字可比現代漢字難寫。

    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在文明早期的時候就已經不斷演變了。而漢代,特別是漢代初期、中期,是漢字演變的關鍵時期!

    此時整個社會流行的文字是大篆…以及隸書。

    呃,沒有小篆…這一點可能突破了很多人的常識,不過陳嫣身處這個時代,所以能夠了解始皇帝統一天下,整合文字的時候具體情況是哪樣。

    政哥的主觀意願是想用相對簡單的小篆取代各國有著微妙差別的大篆,想的很好,但這種事情有的時候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事實上,小篆的用處很窄,一般用來寫天子詔書、官方文件,另外一些具有官方意義的石碑、瓦當,這上面的文字也會用小篆——總而言之就是相對官方的場合。

    但也就是這樣了而已,原本用著各國大篆的六國貴族依舊用著自己原來的文字,改不了,也根本不想改!

    至於一些比較底層的小官吏(不用說底層老百姓了,底層老百姓幾乎沒什麼習字的機會),他們用的是一種早期隸書。

    隸書之所以叫做隸書,正是一開始的時候是隸員所用。

    使用一種文字的人越來越多,這種文字自然而然地就會發生簡化,這可以看成是文字的自我進化。當時的人們也差不多,小吏們文書工作繁重,漸漸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簡化字』,這也是很正常的。

    小篆,從傳統上比不過大篆,從便利性上比不過隸書,推行不開是有原因的。

    所以歷史書上說秦朝以小篆統一全國文字,那只是理想,實際上是以隸書統一了文字。

    漢承秦制,大漢很多傳統都直接繼承了秦朝,包括文字那一套。官方用小篆,但為了看懂一些古籍,以及跟隨老派的學者學習,大篆是真正的高級知識分子必修——此時離春秋戰國未遠,老派的學者大多是一些戰國末期學者的學生,很多東西還沒有來得及淡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