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2023-09-30 21:22:44 作者: 三春景
根據陳嫣對自家阿姐的了解,一半是為了纏著未婚夫,一半大概是她也想一起出去玩兒吧。長安固然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城市之一了,但從小隻呆在長安難免也會對外面的世界感興趣。
早半年前陳嫣去不夜縣度夏的時候,她就動過心思一起去——打著照顧小妹妹的旗號,好好玩一回。只不過給長輩否了而已。
這次太子不樂意帶她,她就想辦法求外祖母。打比方來說吧,外祖母就像是陳嬌的哆啦A夢,什麼事情只要她求到外祖母竇太后這裡都能稱心如意。
這會兒都快到過年的時候了,太子還因為一些『突發情況』牽絆在路上,自然的,陳嬌也就還沒回來。家裡偏心都偏到胳肢窩的老太太可不就要想念她的『嬌孫』了!
相比之下館陶公主劉嫖還要看得開的多,笑著道:「這有什麼好想的,那孩子性格一慣沒心沒肺的——也不必想!太子肯定有分寸,至遲也就是這幾日回,總不能誤了過年罷!」
此時過年的習俗還很不完備,準確地說,後世絕大多數習以為常的節日此時都還在草創階段,甚至未萌芽。但過年、辭舊迎新,很早就有相關的習俗了,並且屬於相當受人重視的那種。
說話的當口,後宮妃嬪也來了不少,其中有孩子在身邊的也帶著孩子。不過此時後宮之中孩子大多已經大了,或者就藩或者下降,由母親領著的倒是少。
「太后…壽少使與審七子來了。」因為這兩位妃嬪各帶著一位公主,在眾人之中也算是扎眼了。
第11章 蓼莪(8)
華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度,一部《禮記》實際上也是治國書。這倒不是華夏民族窮講究,只不過禮儀的本質就是『規矩』,在法律無法徹底被貫徹接受以及理解的時代,這種擺在明面上的『禮』本身就是維護統治的最好工具。
所以每一個王朝除非是走到禮崩樂壞的王朝陌路,不然統治者的一舉一動都是有相關的禮儀規章的。
譬如說皇帝的後宮,往小了說是天子家事,但這也有著一重一重的『禮』。
最重視禮的周朝說『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這樣簡短的一段話既是規定了數量,也是規定了品級。做一個簡單的數學題,也就是說,周朝的天子最多也只有一百多個妻妾…
以古時四海奉養一人的傳統,這堪稱『簡樸』了。不過這種規矩隨著時代變遷肯定是有變化的,到了劉家天下,天子的後宮麼…
天子自然是不再滿足一百多個妻妾了,事實上如果算上『名義上天子能夠隨時寵幸的宮女』,漢代皇帝的後宮動輒就有上萬人的規模!
這個規模不要說先秦以前的帝王了(先秦時代生產力低下,即使是天子也無法供養這樣多的宮人脫產…西周的天子不能說窮,但也沒想過要這樣浪費錢糧,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想像力),甚至在後面生產力更加發展的朝代,這樣規模的後宮也不常見。
劉家天子親民是真的親民,前頭幾代帝王簡樸也是真的簡樸,但這並不妨礙宮廷之中藏著許多千嬌百媚的美人兒。說個笑話…皇帝的節儉…再節儉又能節儉到哪兒去呢?
劉啟自然不是那個例外,他的後宮規模並不算大,但除開那些宮女,剩下真正寵幸過的也不在少數。這些如花似玉的可人兒,除開生育過子女的,大多數也就是一夜承恩了——然後在深宮之中,寂靜老去。
白頭宮女閒坐說玄宗的故事可不是唐代才有的…
相比之下,育有子女的后妃就要好得多了,至少終身有了指望。當然,最好能生個兒子!只要兒子能夠順利長大,將來怎麼也會被封王。而等到天子山陵崩之後,她們就能去兒子的封地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太后。
這也不錯了。
隨著天子身體越來越差,生育過的后妃也就這點指望了。
壽少使和審七子,正是後宮之中這樣的嬪妃之一。她們運氣不好也不壞——沒有兒子傍身,但還是趕在天子劉啟身體徹底不好之前抓住了機會,生育了個女兒。至少…至少將來不會終身無靠。
少使和七子都是漢代早期后妃的品階…嗯,屬於底層的那種,七子比少使高那麼一點點,少使是最低的品階——但那又有什麼意義?都是被天子拋到腦後的無寵妃子。
事實上,兩人是宮女出身,帝王寵幸也是意外居多,只能說好運所以有了生育。這一點從兩人的品階與女兒的稱號就能看出來。
兩人是生育之後才有了品階的,然而品階如此吝嗇,就能看出帝王心意了,只不過是對有生育后妃例行給個位置而已。而兩人所生公主,壽公主劉婉、審公主劉妙?
漢代重視母族,常常有兒女隨母姓、外祖母姓的例子,這種事情在宮廷之中也有體現。常常見史書中有稱呼,如粟太子、衛太子、衛公主,都是跟著各自母親的姓氏稱呼。
但是,若是在史書之外還這樣稱呼,這就比較罕見了。皇子們基本上沒有這種情況,公主們倒是能夠見到——一般來說,公主們都有封號,封號由自己的封地來。而後,等到她們嫁人了,他們的封號可能跟著自己丈夫的爵位變化。
典型的例子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陽信公主,嫁給平陽侯之後就改稱平陽公主了。
至於說壽公主和審公主,這就是還沒有確定封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