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2023-09-03 12:11:34 作者: 瑞曲有銀票
令福垂了眼:「我已年老體衰,精神不濟。陛下若仍顧念舊情,還請再不要來打擾我,讓我於這觀內了此殘生。」
嘉憲帝克制地哀求:「姑母,再與我說說話罷…」
令福只慘笑:「我而今孤燈煢影,陛下可滿意了?」
嘉憲帝的心被刺得生疼,他的嘴唇微微發白顫抖,正欲再次開口,令福卻只合掌行一禮,便毫不眷戀地轉身走了。
嘉憲帝欲追,卻想起她尋死時的狠厲絕決,心下怯意瀰漫,不敢向前。
第35章
一旬後,北巡的嘉憲帝回了京。
沈同晏開始忙碌起來,嘉憲帝離京期間,五皇子已動作頻頻,現嘉憲帝回了朝,必定要開始發難了。
文德殿內,百官奏議完畢,正欲退朝時,明顯已暗投五皇子的參知政事豐德明,卻出言彈劾太子。
起因是定州出了一樁駭人聽聞的藥童案。
西南定州一戶賈姓豪紳痴迷長生不老術,他聽信了一群術修方士之言,派人從民間拐了一批五至十歲的小童,那批方士將小童們綁在一處名為潭湖的湖邊,每日給小童們生灌各種特製的湯藥,每月逢九日,便捉一名小童於亥時祭天后殺掉,再將小童兒的骨血煉為丹丸,奉予那豪紳享用。據說長期服用經此法煉製的丹丸,可保人長生不死,百病不侵。
此事震驚朝野,太子齊修著大理寺迅速告案,經刑部與審刑院定罪後,這一應案犯都被處以了極刑。
而豐德明之所以彈劾的原因是,此案公布審理結果時,考慮到倖存藥童的安全,齊修授意隱瞞了藥童名單,而豐德明藉此指責齊修以情撓法。
沈同晏出列:「敢問豐大人年歲幾何?」
豐德明愣住,不知他何意:「老朽年逾古稀。」
沈同晏繼續問:「敢問大人,《尚書》中的五福,指是哪五福?」
豐德明不屑地回道:「沈世子莫非是在考本官的學識不成?《尚書》中的五福指的是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
沈同晏回道:「借大人言,考終命亦是世人所祈,而先賢老莊亦有雲「齊生死」,即無論生死,皆應順其自然。但天下追求「長生不死、百病不侵」的人何其多,秦皇漢武亦迷信妖妄,為此勞師動眾,生靈塗炭。定州此案一出,更是佐證了世人的這一隱秘私心。若真將一切據實公布,這批小童以後定要遭人覬覦,往後與家人再無安生日子得過。太子殿下視民如子,此乃仁善相護之舉,下官認為,並無不妥。」
豐德明辭嚴義正:「此案影響甚大,應當將一切細節公諸於眾。殿下應正法直度,既為儲君,君之言行,萬千官吏皆奉為圭臬,若每案皆循此例,如何確保這律法之公正?以情撓法,以理枉憲之風若延下,便是滋蔓難圖,綱紀恐因此而敗壞,則悔之晚矣。」
沈同晏肅容道:「豐大人是在暗指我大齊官吏無辨識之能,皆是蒙昧盲從之輩?還是在暗諷吏部官員古板迂曲不識變通?」
豐德明一噎,吏部乃六部之首,杜尚書又一向與他不對付…
豐德明忍怒道:「就算如此,殿下亦當謹慎裁定,召宰執大臣再三商議,如此武斷行徑,難免有攬權自專之嫌。」
沈同晏毫不客氣地反唇相譏:「大人亦言此案影響甚大,閭巷皆議之。既審理有據,此案亦於臨朝時集眾商議過,下官記得大人那日並未缺朝。」
「雖事急從權,但殿下亦是依律判牘,且選擇即刻處決悍犯,亦為平息民恨。吏部各司皆有查勘,此奏案大理寺可讞,大人若對其中程序存疑,翻看案卷便是,看看大理寺、刑部是否據案勘鞫,從錄用至結絕有無遵照規程。」
豐德明還欲開口,沈同晏已轉向了正首,對嘉憲帝揖手道:「陛下,關於大人質疑殿下攬權自專…臣亦有話說。」
嘉憲帝頷首,宦侍言奏。
「豐大人方才一番言論,可證明其能言善辯,口若懸河,非口拙之輩。縱是太子殿下平日思不出位,亦與豐大人交往甚少,但此番陛下出巡,遣殿下代政;殿下憂心遠行在外的陛下,亦因初次攝政,難免力有不逮,豐大人若早有此憂,自當對殿下勸誡之。豐大人為人臣子,應盡好臣子本分,戮力輔佐太子殿下,而非此般態臣行徑。莫不是早對陛下立殿下為儲君之舉心有不滿,而故意為之?然古人言:事聖君者,有聽從,無諫爭;事中君者,有諫爭,無諂諛;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今觀豐大人言行,卻不知在豐大人心中,是將陛下視作了哪一類君主?」
偌大的朝殿,四下俱靜。豐德明汗流洽衣,一時不知作何回復。
五皇子出列:「陛下,豐大人三朝元老,為我大齊殫精畢力多年,為人亦襟懷坦白,此番直言正諫卻遭詆毀,兒臣認為,沈世子言狂意妄,有不當之處。」
豐德明如脫桶底,連忙隨道:「五殿下所言極是,臣一片甘膽忠心,還請陛下明鑑!」
沉默半晌,嘉憲帝緩緩開口:「藥童之案,太子慈恤,無可非議。豐大人有犯無隱,至誠無昧,沈世子不得冒犯。只眾位記得,太子乃眾望所歸,朕既立之,今後爾等需應天從人,盡心輔佐便是。」
說完,他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五皇子齊瑞。
齊瑞咬牙隨眾臣應下,眼底卻瀰漫起深深的陰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