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2023-09-30 18:32:00 作者: 漫愈
「捲土重來未可知,」南山重念了一遍,細品了品,這說的是西楚霸王的事兒。
是啊,捲土重來未可知,反正於他們而言,也沒有什麼損失,他們做什麼了?不過是和百姓一起閒話了幾句而已。
想到這兒,南山的心也靜了下來,「行,再等等吧,那群御史大約是被他之前的手段嚇破了膽,得緩一緩。」
南山的話里透出些輕鄙,又想到東海早上勸自個兒的那些話,他還真放心了,哈哈哈哈,這樣的事,他怎麼可能不在意,比如眼前的啟科齊,他能放下自個兒被革去的功名嗎?能舍下那帶著萬貫嫁妝的原配髮妻,和那原本能讓他官運亨通步步高升的姻親關係嗎?
想到御史們被他們算計,想到東海根本參不破這些敬仰讚譽背後的危機,南山不免自鳴得意的笑了起來,他有種俯視東海,俯視朝廷御史的快感。
而另一邊,朝廷的御史聽到了坊間的傳聞了嗎?
當然是聽到了,只是嚇破膽?
幾個御史默契的對視一眼,勾了勾唇,不著急,再等等。
等什麼?
等……皇上自個兒發現。
第217章 、等到了
康熙雖然不在京城,也沒有御史彈劾此事,但是康熙還是很快就知曉了京中的輿情。
作為一個帝王,他怎麼可能被一個小小的都察院就蒙蔽了耳目。
開始,康熙並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畢竟百姓愚昧,而且玉格前頭生而帶玉之事傳得更加神乎其神,還有他求雨未果,而玉格一到台州,台州便下雨之事,這些事,哪一件不比如今的自動扶梯大?
所以康熙聽聞後,不過一笑了之,還同身旁的內侍道,等回了京,他們也瞧瞧自動扶梯去。
只是後來,百姓們竟然又把各地八竿子打不著的災情和玉格聯繫到一處,又傳出了京城需要玉格鎮著的話,他也不在京城呢,怎麼就沒人說是他的緣故,他可是天子。
更重要的是,如此大逆不道之語,御史朝臣竟然無一人彈劾。
是不敢?還是不願?
康熙心底有了些介意,不過面兒上還是如常。
甚至當晚,康熙還去了此次伴駕出行的六姐兒處,這叫同樣知曉京中輿情的大臣們越發感嘆玉大人聖眷之深。
不過,當晚侍奉康熙的六姐兒卻並不如此覺得。
康熙從二十二阿哥開始扯起話頭,問了許多玉格小時候的事,聽聞六姐兒會讀書識字,最初都是玉格教的,又聽了玉格是怎麼一步步帶著她們做買賣,那些個生意上的辛苦和趣事。
六姐兒說的是回憶是閒話,而康熙卻從中聽出了玉格的天分和、滴水不漏,以及藏拙。
她讀書不是不行,是、不願行,或者說是故意表現出來的不行,一個才五六歲就知道讓姐姐們學寫字學算術的人,怎麼可能自個兒不好好學呢?一個才五六歲就能學好,並且教導自個兒姐姐們學習的人,又怎麼可能自個兒學不好呢?
所以,她一直表露出來的脾氣性情有幾分真?她對他的忠心又有幾分真?
再一件,從她開始做買賣起,除了必要的開支,她的銀子就沒有落到她父母手中去,可以說,通過做買賣這一件事兒,她就從她的父母手中奪走了家中的話語權。
她給幾個姐姐買東西備嫁妝,是情義,也未嘗不是她聯合姐姐們架空她父母的手段。
簡單來說,她把自個兒的東西和色赫圖家的東西分得很開,對自個兒的父母尚且如此,偏到了朝中,又是另一幅模樣,無論場館還是毛衣和水泥廠,那麼大的利,說讓她就全讓了。
她圖什麼?人的本性不會輕易改變,她如此捨得,只能說她有更大的所圖。
康熙越想越遠,六姐兒敏銳的覺出自個兒可能說錯了什麼話,而且是關著玉格的話。
六姐兒心驚肉跳著,又不敢露到面兒上,只又微微煩惱的笑著把自個兒前頭說過的事兒,明著往好處,實則往不好處全部描補一遍。
「玉格性子雖然憊懶散漫,不過人是真的聰明伶俐,皇上可別以為他教臣妾姐妹幾個讀書識字是什麼、嗯,真覺得讀書識字重要,他呀,就做買賣後,抓臣妾姐妹幾個的讀寫算數抓得最緊,就盼著臣妾姐妹幾個把什麼記帳算帳啊,全部接過手來,他就能落得清閒了。」
「後來,果不其然,家裡買了鋪面兒,能輕鬆些做買賣的時候,他就把家裡的生意全部交給了臣妾的三姐和四姐,就連當時還年幼的五姐和臣妾,也被他拉著在店裡頭幫忙,他倒好,說自個兒要讀書,而後就萬事不管了。」
「好了,讀書就讀書吧,畢竟確實是正經事兒,可他讀書,就從前,臣妾家裡沒銀子的時候,最勤奮用功,後來,家裡的銀錢寬裕了,他那書、那學,五日裡能去三日就好得不能再好了。」
六姐兒說得又煩惱又好笑。
康熙轉頭看向她,突然道:「胤祜今年也有三歲了吧。」
六姐兒笑著點點頭,「是有三歲了。」
康熙轉著手串,慢聲道:「都說外甥肖舅,又有俗話說三歲看老,不知胤祜會有幾分隨了他舅舅。」
六姐兒越發膽戰心驚,皇上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不是說錯什麼話了?好好的,皇上為什麼瞧著像是對玉格生了戒心?她方才說的那些都沒有用嗎?皇上為什麼不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