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2023-09-30 11:52:02 作者: 石頭與水
聞太太問兒子,「褚小姐寫的那書,沒送你兩本?」
「送了我一套,在書房,一會兒我拿下來給媽你看看。」
聞太太哪裡還等得了一會兒,立刻也不讓兒子喝涼羹了,先去拿書。雖說聞太太一個英文單詞都不認得,可這並不妨礙她將書拿在手裡,撫摸著那滑挺的滿是外國文的書皮,心下就有種特高級的感覺,忍不住摸了又摸,說,「我雖看不懂,可只看這書的樣子,就知道是好書。」
「那是。」聞知秋忍笑,附和母親,「也不看是誰寫的,您兒媳婦寫的,這能一樣?」
聞太太想到自己以往還動過讓兒子跟外甥女配對的想法,就有些不好意思。好在,她也一把年紀,頗有歷練,反正她又沒把話直接說出來。聞太太現在只管樂呵呵地,拍拍兒子的手,欣慰的說,「你這眼光向來不錯。」
褚韶華在美國愈發優秀,聞太太在心底靈活的把兒子的婚配方向改回原軌,問兒子,「褚小姐得念幾年書啊?我就是急你們這年紀都不小了,咱家也不能只有雅英一個閨女啊。你這都三十多了,還沒後哪。」
「雅英不是後啊。」
「雅英畢竟是女孩,以後總要嫁人。」
其實,聞知秋雖然留過學,但思想仍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傳統的影響,他道,「本科一般讀四年,韶華在學習上一向有靈性,比我都強。她用不了四年,我尋思著,三年就能讀完。待她回國,我們就完婚,不耽誤生兒育女。」
「那會兒褚小姐也就三十了。」
「三十怕什麼,有多少婦人四十還且生哪。」
聞太太想想,倒也是這個理。主要是褚小姐委實優秀到,哪怕她三十歲,聞太太這個做婆婆的也願意等上一等。至於先前親上做親的想法,哎,外甥女當然也很好,可兒子完全沒這個意思。再說,外甥女讀的震旦大學女子學院雖也是上海一等一的好學校,但與美國一等一的女子大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還有,外甥女也沒在美國寫過書……
兩廂一對比,聞太太心中的天秤就又倒向了褚韶華。
聞太太有一樣好處,她不是個含糊人。當天她就把褚韶華寄來的書擺在了最顯眼的地方,姜亞回家後看到,難免問一句。
聞太太拉了外甥女在身邊喝甜前羹,一面笑,「是褚小姐寄來的。」拿起來給姜亞看,「今天褚小姐寄的東西到了,有給你表哥的衣裳,還有褚小姐寫的書,都是用英文寫的,聽你表哥說,在美國賣的可好了,還賣到了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去。」聞太太那滿滿的驕傲口吻喲,把封皮上的英文指給外甥女看,說,「小亞,你學過洋文,看看能看懂不?」
姜亞心中滋味莫明,接過裝禎精緻的三本書,先看到的便是菜譜,姜亞同姑媽說,「名字是《東方貴族的家常菜譜》。」
「這名字取的也好,有氣派。」聞太太笑。
「另外這兩本是說考試的。」姜亞看過書名,與姑媽道。
「褚小姐已經考上大學了,兩次考試都是全美第一,你表哥說,褚小姐收到了七所大學的錄取通知,後來選了一個叫史密斯女子學院的大學。」聞太太記性極佳,一五一十的同外甥女學了來,「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大學這幾年都不用自己花錢了,踏踏實實的學習就行。這可真厲害,當初你表哥到英國念書,全靠自己在外給人打工掙學費。以前我都說你表哥念書上還成,沒想到褚韶華比他更成!」這以後要有了孫子,還不妥妥的小狀元啊!
當初她嫁到聞家門,不圖別的,就圖丈夫是個秀才,雖說很是個沒用的男人,可到底兒子遺傳了聞家門的文氣,靠念書出了頭。閨女在念書上頭更像舅家人,念書不大成。這要是兒子能娶褚小姐,以後生下孩子,不論男女,像爸爸也好,像媽媽也罷,定都是聰明伶俐的。
聞太太只要一暢想以後含頤弄孫的美好生活,就歡喜的能笑出聲來。
手裡的書沉甸甸的,倒不似壓在手上,反似壓在心裡。
就是叫姜亞說,對於褚韶華這些成績也挑不出半點不好來。看姑媽眉飛色舞的模樣,姜亞勉強一笑,「褚小姐可真了不起。」
「是啊,你說,她以前也沒正經上過學堂,這一到美國,還學的都是洋人的課程,一年就能考上大學,這得多聰明啊。連你表哥都說,這別人讀四年的大學,估計褚小姐三年就能讀完。」聞太太感慨著。
姜亞能考上燕京大學,如今轉到震旦大學,成績也不錯。近來跟著聞知秋在外應酬,已是上海交際圈裡有名的才女。但是,她這種「才女」,顯然還距褚韶華甚遠。聽到姑媽提表哥,姜亞恍了下神,才問,「姑媽,表哥不在家?」
「出去了。席先生也知道了褚小姐考上大學的事,打電話請你表哥過去喝酒。我說應該是咱們請席先生,你表哥說還有別的事。」聞太太眉眼彎彎,滿意的除了褚小姐腦筋聰明外,還有褚韶華為人處事,就是到了美國,上海的朋友也沒有斷了聯繫,可見人情交際更是不必令人擔心。
其實,為褚韶華高興的不只席肇方、褚亭、程輝等人,還有褚韶華的義兄穆子儒。
穆子儒其實已經收到過褚韶華好幾封信了,褚韶華這人,大概因自己出身尋常,所以,對穆子儒這樣的江湖幫派出身很能平常看待。當初結拜是穆子儒提議,褚韶華不好駁他的面子,兩人便拜了兄妹。後來,也就那樣寒暄客氣的來往著。可褚韶華急需用錢時,一個電報過來,穆子儒立刻給匯了兩萬美金。這份情義,褚韶華一直記心上。雖說錢還沒還,褚韶華也不是那種一去不回頭的性子,年前褚韶華給聞知秋寫信,上海的這些朋友們便都寫了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