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頁
2023-09-30 09:18:38 作者: 徐公子勝治
成天樂趕緊回禮:「實在不好意思,有勞諸位了,怎麼能讓前輩等我呢!」
履世微笑道:「他們不是在迎候成總,就是在此值守。而無論成總來與不來,和光師祖今日也會在題心壁持筆書崖。」
穿過石坊沿蜿蜒的石板小徑登山而上,成天樂忍不住問道:「方才我看那石坊上的題字落款,怎麼是一位妖王?」
履世答道:「當年祖師鑿建正一三山時,得各路仙家相助,那石坊自千年前就一直在那裡。我也曾問過師尊同樣的問題,師尊也不清楚,便去問師祖。」
成天樂:「那你師祖是怎麼回答的呢?」
履世:「成總,您叫天樂,別人也可以取號妖王。」
成天樂愣了愣:「這不是和光前輩的原話吧?」
履世:「當然不是了,我師祖當年怎麼會知道成總您會來呢?他只是告訴師父,假如再有人問,就這麼回答便是。」
繼續往上走,成天樂突然以神念問史天一道:「史道友,你可知履世之師澤名真人,是何時修為大成的?」
史天一不好當著履世的面回答這種問題,只得悄悄用手指比劃,答案是四十五歲。成天樂沒有再問什麼,史天一卻很納悶,不清楚成總為何突然要問這個?過了一會兒他好像又想明白了,神情變得釋然。其實成天樂表達的含義很複雜,涉及了好幾個問題,夠史天一琢磨一陣子的。
法柱峰從遠處看是一座高山,身在山中卻看不清它的全貌。這條小路蜿蜒而上,給人感覺這座山是分層次的,每到一個拐彎處便有一條岔路延伸而開,通向一片山林掩映中的樓閣房舍,看得卻不是十分真切。
第589章、書同畫,水寫山
見成天樂好奇的左右張望,履世介紹道:「法柱峰西面這條山路共有三十六彎,亭台房舍亦有三十六層分布,象徵三十六洞天丹道次第。但弟子居住之所,卻不是按照修為高低住在特定的某一層,基本以師徒傳承選擇某一處院落,還有些地方是平日的清修及閉關之所。」
說話間山路已轉了十八彎,就在這裡走向了一條延伸的岔道,前方傳來了水聲,履世又介紹道:「前面就是題心壁,是我師祖養氣之所。早年師祖曾讓我師尊就在這裡練習書法十年,幾乎將世間所能搜集到的名帖印本都拿來了,而我師尊年過不惑後才於此地修為大成。」
剛才成天樂問史天一履世之師澤名幾時大成,沒想到此刻履世就介紹了他師父的修煉。按照履世剛才的說法,澤名應該是三十五歲時被和光叫到了題心壁,扔給他歷代名家書帖,習練書法十年,然後才突破金丹大成之境的。
在密林間轉過一塊凸出的巨石,眼前豁然開朗。高處的山崖上有一道泉流沿石壁而下,在山勢平緩處蓄成一個三丈方圓的水池,水深約兩尺清澈見底。泉流邊還有一片天然形成的石壁,表面呈現流雲狀的花紋,就像一幅寫意畫。
有一位髮絲斑白的高簪道人,手持一根丈二長的如椽巨筆,正在石壁上寫字,他就是和光真人了。和光手中的筆就是一根長竹竿,表面已經摩挲得晶瑩如玉,末端並沒有真正的筆毫,而那筆毫是水凝聚而成的,竹竿末端形成了有形的筆鋒。
和光真人正在寫字,是《老子》的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成天樂所修並非是金丹大道,並不清楚這一段就是丹道中所謂的「歸元訣」,與道德經的第五十六章「玄同訣」相呼應。但他也讀過道德經,看和光真人寫下的這段文字,其中自有御神之妙,也是在做語言難解的神念註疏。
和光真人參悟經文玄妙並以這種方式向旁觀的弟子演示,這是不可思議的高超境界與神通手段。筆端無墨,字是用水寫上去的,那水跡卻不風乾也不流淌,就這樣凝聚於石壁之上。筆端只有那麼一掬清水,不斷的留在石壁上卻不見少,成天樂能夠感應到這位前輩以筆鋒為引,不斷的將池中清水以玄妙的神通攝於筆端匯聚。
成天樂不由得想起了和鋒真人採取落雷金時所施展的神霄天雷術,而像和光這樣寫下一篇書法,不僅需要大神通成就,而且還須耗費大法力運轉。字雖然是一筆一畫的寫成,但氣韻整體相連。無論出現法力不繼、定力難持、氣韻凝滯或意境散亂等任何一種情況,石壁上的水跡都會流下來,寫不成完整的一篇。
和光的書法極佳,形神皆妙甚至到了無需稱讚的地步。成天樂莫名感到有些慚愧,就在前天,張榮道還誇他的字寫得漂亮,但與和光真人這石壁題書相比,簡直就是八哥遇到了畢方。中國水墨自古講究書畫同源,而和光的這篇書法本身就是山水畫,他用水寫在了山上。
當一整篇歸元訣寫完,這位前輩終於收筆轉身笑道:「成總,久仰了!」他身後的字跡此時都化為了霧氣,飄散於半山宛如一道輕雲出岫。
成天樂趕緊上前行禮道:「前輩,您德高望重,這久仰二字晚輩可不敢當。」
和光將手中竹竿挽個棍花收於背後,飄然走近道:「這幾年我經常聽說你的名字,而你不大可能常聽見我的名字吧?所以當然是我久仰你了。聽說你要來正一三山,我很感興趣,想看看你到底是什麼人,所以才讓履世請你移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