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2023-09-30 05:10:32 作者: 八月的四方天
    他把地契遞給時三興,時三興看後有些驚疑,看完又遞給了其他族老。

    幾人互相看了看:「這是何意?」

    時亦道:「其實你們來之前,我已經打算好了。我們村的木秀才才學斐然,人品端正,想來做我們學堂的先生,是盡夠了的。」

    「可是木秀才收費應該不少吧?」一個族老默默皺眉,能為族裡請一個好的老師他們自然高興,可是族裡祭田收入就那麼多,若是請了一個收費高的老師,恐怕費用不夠,到時還要各家出錢,那就有違他們最初的想法了。

    「這些無需擔心。」時亦搖了搖頭,「我早就做好了打算,這些土地雖然算在我的名下,但我已決定將這些留給族人耕種,所得收穫可以充當老師報酬和族裡花費。」

    眾人一時無話。

    「裡面還有一張白紙,上面是我捐助這些土地的要求。」時亦繼續道:「第一,這些田依舊屬於我家,並非族裡的祭田,日後若有人破壞了我定下的規矩,這田地我就要收回。」

    「自然應該這樣,事事都應該講好規矩才行。」

    時亦看著下方老人的表情默默點了點頭,「第二,這五十畝土地將分十組,分為族內十戶人家耕種,每三年一換,所得收成,三分用於支付老師報酬和學堂花銷,兩分用於族中老人,兩分歸耕種之人所有。」

    「至於最後三分將在學堂設立獎學制度,凡文章、策論、詩詞、科考取得成績者,皆有獎勵,這份獎勵由木秀才評定,族裡人不可沾染。」

    一位族老皺眉:「這獎勵怎麼能由一個外人決定?」

    時亦搖頭卻未答話,只是道:「這就是我的條件,你們覺得如何?」

    那位族老還想再說些什麼,被旁邊的大爺爺攔了下來:「內部族人評價更易偏私,木秀才為人正直,確實是最好的人選。」

    幾位族老若有所思,時亦這時候又把話題繞到了最初講的碑文上:「至於碑文,我覺得為學堂建造出力的人,都應在上面留名,除此之外,以後在學堂出去能過州試者,也可留名。」

    言外之意,剛剛說的事跡功德就都不需要寫了。

    時亦說完,靜靜等著眾族老的反應。

    幾位族老與時三興表情各異,他們今次前來,一是為了書寫碑文,二也是心感時亦所為,特意前來拜謝,但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特意想的拜謝禮物時亦沒收,反而又拿出五十畝好田供族裡使用,幾位老人一時間心內雜,紛紛贊道:「秀才公恩情可比日月,為我族所做貢獻,我等也不知如何感恩了。」

    時亦搖頭道:「我把自己當做時族之人,難道族老們把我當外人了?」

    「哈哈!」幾位族老被說的又是傷感又覺好笑,最終拍板定釘道:「那碑文便就按照你所說的辦吧,我等倒是沾了光,可隨著學堂流傳後世了。」

    ……

    第二日,鞭炮陣陣,紅綢彩帶,時亦協著時母時父前來觀看學堂建成。

    連宋元這個好友聽到消息也從彭李縣跑了過來湊熱鬧。

    向陽村時家眾人齊聚學堂門口,大家自覺圍城了一個圓,有小孩子在一邊嬉鬧著跑來跑去,他們此時還不知道,這處地方在以後能夠改變他們的一生,他們現在只知道嬉鬧著你追我趕,找到了一個玩耍的新去處。

    時三興站在眾人面前意氣風發:「大家安靜!」

    「容我在這裡先多說兩句。十幾年了,我時家都沒再出過一個秀才舉人,但今年我們出了,而且出了兩個!」時三興說的熱淚盈眶:「今天大家來到這裡,應該也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州試案首——時亦,他出資建了個學堂,我們有了自己的學堂了,以後家裡的孩子都能讀書認字,本來想請時案首來說兩句,但他臉皮薄,不願意上來。」

    眾人看著時亦哄堂大笑,時亦好笑的搖了搖頭。

    「好了,好了」看著眾人哄鬧,時三興也高興了起來:「別的我也不多說了,只希望大家不要忘了今天,不要忘了我時家人都流著一樣的血,我們都供著一個老祖宗!不要忘本!」

    「好!」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嗓子,然後各種叫好聲都開始此起彼伏,時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瘋狂的拍起了巴掌,那聲音又響又亮,伴隨著幾個年輕人的大喊,一直持續了數分鐘才在時三興的制止下停止。

    「現在別的不多說了,我們讓時小狀元來幫我們把匾額揭開,讓我們把學堂的大門給他打開!」

    「好!」

    時亦在眾人的注視中笑了笑,他走到門口伸手拉住了一段紅綢,「其實我也沒什麼說的,只希望未來我們時家會出更多的秀才舉人,也希望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又是一陣叫好,在眾人的歡鬧聲中,時亦拉開了紅綢遮蓋的一個匾額,露出裡面「時家學堂」四個大字。

    這字是時亦親筆書寫,他看完後心中也是頗為感慨。

    「開門了~」一群小孩子大喊著去推學堂緊閉的木門,笑聲陣陣,映著不遠處的時家祠堂,仿佛古老的傳承和未知的未來在這一刻碰撞。

    學堂大門打開,嶄新的桌椅嶄新的建築,這些都是時家人一磚一瓦親自鋪就,他們看著看著,不自覺就笑了起來。

    在學堂東門,屹立著一塊兩米高的石碑,只見上面一排排雕刻著六十幾個人的名字,這些都是在學堂建設中出過力氣的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