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2023-09-03 04:29:47 作者: 夏天的綠
    這不是這群讀聖賢書的官員個個都是當代聖人,有恩必報,只是這是官場認定的規則罷了——只要忘記回報曾經資助自己的人,不必等那些下本錢的人有動作,官場就先會集體排斥。

    畢竟那些有錢有勢的豪門下本錢在還沒有發跡的官員身上,並不是做善事,而是為了將來人出頭了有好處。若是翻臉不認帳的人多了,只怕再做這些事情也該有疑慮。這等於是斷了以後後輩的一條路子,可不是要被官場孤立!

    就在這種不引人注目當中,禎娘已經籠絡到了所有她想籠絡的人。只是到了這個時候她依舊沒有貿然提出自己的紙鈔計劃,在她看來時機還不成熟。這中間她只是加深各條關係,不緊不慢地疏通其他生意。

    也不能說這就把紙鈔的事情完全放下了,這中間禎娘一直在讓人調查寶鈔的情況。要知道大明寶鈔就是朝廷發出的紙鈔,若是自家想辦紙鈔,不管這大明寶鈔如何半死不活,也是應該盯著的。

    結果喜憂參半,喜的是寶鈔確實沒救了,這些年積重難返,如今也不過是吊著一口氣而已。若是想救這寶鈔,非得有大氣魄大決斷的人不可。首先就應該將之前的寶鈔廢除,然後另起爐灶,這才有一線生機。

    然而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一心想要重振寶鈔的皇帝早就那樣做了。中間困難的是身處朝堂之中,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利益糾葛。因為這些利益糾葛,原本簡單的事情都會變得複雜。或許利國利民的事情,最終因為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不能成行。在這裡,這種事情司空見慣。

    寶鈔沒得救了至少對於禎娘要做的事情是有好處的,第一少了一個厲害對手。不管現在寶鈔厲不厲害,只要它還是朝廷官辦的紙鈔,它就有可能有朝一日起來。而且一旦起來,可就不是那些普通對手一樣可以對付的了。

    第二個就是以皇帝為首的一批,一直想復興紙鈔的朝堂勢力,在這種情形之下也不得不對寶鈔死心——換而言之,這種情況下禎娘要推出商辦的紙鈔,至少不會受到完全的抵制。畢竟寶鈔已經死了,那麼有沒有競爭對手似乎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調查清楚了寶鈔,包括寶鈔之下的各方勢力,禎娘才在自己實力越來越強的基礎上正式開始做出一些動作。這時候所做的第一步並不是紙鈔,而是銀幣。

    銀幣和金幣對於東南沿海的商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許多番邦商人的本國錢就是這種。伴隨著大量大明商品的出口,這些番邦銀幣自然是大量湧入了東南沿海。東南沿海的商人按照其中的含銀量折算成銀兩收帳,然後送到傾銀鋪子熔鑄成銀塊。

    禎娘仔細考量過這些銀幣,斷定是比銀塊、元寶這些方便的,因此稍作改進就完成了興業錢莊自己的銀幣——然而只是做銀幣的話其實是賺不到錢的,除非銀幣是由銀子和別的金屬參雜而成,這就需要和朝廷合作了。

    朝廷認可九成銀含量的銀幣可以當作足銀來使用,各種朝廷使費中都使用這種銀幣,市場自然就會接受——或者說八成銀含量也沒有什麼差別,從理解『錢』是什麼的角度來說,這是沒有問題的。

    這麼說的話,每一兩銀子禎娘就能賺到一錢,這未免太好賺呢吧!當然沒那麼容易,火耗、人工、匯兌等都是成本,自然是賺不到一錢銀子的。實際上在有限賺到的錢裡面,還有一部分是交給朝廷的數額巨大的鑄幣稅!

    「這是當然的,如果沒有這一筆錢,朝廷也能自己鑄幣賺錢了,何必把這賺錢的事情交給我們?」當時禎娘面對興業錢莊合作夥伴的疑惑,就是這樣解釋的,而實際上她心裡也是這樣想的。

    簡單來說這就和曾經被拍賣的小金礦一樣,若是朝廷自己來做,得到的利潤就會被中間吞掉,不賺錢反賠錢也不稀奇。而放在商辦,靠著更加優秀的管理,和剝削層次的減少,即使需要繳納稅金,還是有的賺的。

    甚至倚靠發行銀幣帶來的名氣,興業錢莊擁有極高的知名度,並且藉此大開分店。可別小看這個,雖然沒有直接的利潤,但從長遠來看,價值簡直不可估量——做錢莊的信用比本錢還重要,而信用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有時候就在老百姓心裡模模糊糊。

    而興業錢莊作為朝廷准許的鑄造銀幣的錢莊,百姓在使用印有『興業錢莊』的銀幣的時候,自然就會被認為是極有信用的錢莊,並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根深蒂固。

    在擁有這種信用之後,根本不用做什麼也多的是人往這樣的錢莊裡存錢,並且選擇這樣的錢莊借貸。然後錢莊就能業務更加繁忙,利潤更加豐厚,資本更加龐大,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良性循環。

    也正是依靠鑄造銀幣,興業錢莊一舉從原本天下排名不入前十的錢莊躍居到了四大錢莊。而四大錢莊中的其他三大錢莊,每一個都是傳承三代以上,積累上百年才有如今的光景!

    就在大家看到這種好處,紛紛向朝廷申請鑄造銀幣的時候,禎娘總算露出了自己最後的獠牙——就在一年前,禎娘安排在京城的人受到了信函,一時之間都動作起來。在這一年之中,使用之前積攢下來的人情,禎娘根本沒有吝惜的意思,只求打通關節。

    她現實聯合興業錢莊各位合伙人一起,靠人脈和銀子砸下了所有有可能相關的人。然後通過戶部左侍郎向上呈奏,表明沉重的銅錢金銀十分不方便商業與民生。至於銀票的門檻實在太高,也不能被推廣。在此時候,應該沿用明代紙鈔例子印製紙鈔。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