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2023-09-03 04:29:47 作者: 夏天的綠
    這種差距在小作坊經營的時候並不明顯,越做的大了差別就越大。自己這邊效率高、人工便宜且要求低、質量也更加平均——直白些說罷,所有的生意都是這樣。做大了後成功都是一樣的要素,人工便宜不受限、效率高、質量基本保持一致。這樣看起來,西夷的機器確實有獨到之處,天然就是為大生意準備的一般。

    禎娘沒去過棉湖,不過在打算做糖業生意之前去看過泉州這邊的製糖作坊。想來潮州泉州離得近,應該差不到哪裡去。她當然知道那些機器和技術和她從西夷那裡引進的差到了哪裡去,但是她並不能因此小看了這些糖商。

    禎娘從糖盒裡挑出兩包棉湖紅糖,打開來道:「這就是出名的『棉赤』了,真是好糖,又細又勻,顏色純淨,甜味都比別處好——你來設想一番,若是沒得我們從西夷那裡買來機器。沒從這上頭占到先手,誰能從糖業里脫穎而出。不敢鐵齒地說一定是潮州,只能講一定是廣東或者福建這片地界。到時候他們做大其實是很快的,甚至能靠著大明在對外貿易的厲害,比那些使用好機器的夷人更加賺錢。」

    好機器有的時候真不是全部,有的時候看的是先手。禎娘就算有這樣的好機器,若是這時候糖商的大器已成,禎娘也不敢輕易涉足。好多生意不就是這樣,先手比什麼都重要。這只能說,時也命也了。

    劉文惠懂得了禎娘的意思,糖本來就是一樣極合適誕生大商人的商品。這種商品其實是有數的,有些商品天然就不合適,哪怕他再昂貴。譬如說北地的人參,足夠珍貴了,但是人參商人能夠和糧食商人、鹽商、茶商等扳手腕?決計不能。

    而有的商品天然就是適合,糖就是這樣的——或者說,這種事情就是天生就決定了,不是後天努力就可以改變的。這種商品當然是珍貴的,特別是在現在,這種商品都被『占據』地差不多了,突然出現一樣在眼前,禎娘真是眼前一亮。與這個相比,禎娘原來的毛紡織都只能算準·大宗商品。

    有這樣的商品做底,現在的糖商,不管是明白這一點的也好,還是懵懂入行的也好,其實都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再加上廣東與福建的地利,既大量種植甘蔗,又運輸便利。以後若是做大了,天然就是要誕生大商人的。

    劉文惠深深吐出一口氣道:「這樣說來還真是生出一身冷汗,實在驚險。還是東家見機快!至於他們,既然被東家看到這一樣,那麼做大什麼的當然就沒有了!且不說東家的機器比他們有優勢。就是沒得這些夷人機器,靠著東家的本錢,投身這一行,他們也是沒有出路的。」

    資本就是這樣,他們本身是不會有知覺的。所以他不知道有些人有多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也不在乎他們在事業上投注了多少感情。他們唯一的規則就是量大的壓死量小的,禎娘能夠一口氣砸下十萬、幾十萬兩銀子,哪怕開始不賺錢也要擠死同行競爭者。等到大家都死了,她盡可隨便賺錢。

    那是真殘酷,代價也不小。禎娘如今手握著夷人機器和技術,倒是用不著——其實也不能說是真的就不殘酷了,只不過過程變得緩慢罷了。兩邊相比就知道,禎娘的榨糖廠比他們強。只要禎娘榨糖廠一家接著一家開,剩餘的市場越來越小,他們遲早也是要死的。

    實際上也是這樣,或許有些人很遲鈍。在瓊州的糖進入市場的第一年並沒有感覺到什麼,這是因為數量還不算大。不要說禎娘的榨糖廠機器並沒有滿負荷運轉,更重要的是機器安裝才進行完第一組,潛力太大了。況且往後說,還能開辦第二家第三家。

    但是總有警覺的人,感覺到了什麼。可能是在收甘蔗的時候,覺察今年有人與自己競爭,收上來的比往年少了一些。也可能是在廣東紅頭船北上賣糖的時候,去年的某一個半生不熟的客人似乎沒來。或許是今年人不做這個生意了,也可能從別家買了糖。

    這些事不是誰都會遇到,也不是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深想,畢竟看起來問題並不大,可能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是總會一直這樣毫無知覺下去,在禎娘做大以前,任何時候都可能被人看出來,只要一時覺得不對,深究起來。反正,反正禎娘是沒有刻意保密什麼的。

    不過沒有刻意保密,其實就是因為提前發現也沒什麼用。這時候的禎娘已經不是當年的禎娘了,當年她許多技術上超出別人的商品都要小心翼翼地保管,防著被人偷窺。前期建立不起來優勢的話,那時候的她拼不過那些大商人。

    然而如今的她用不著了,那些糖商就算發現了禎娘的作為又能如何呢?生產上禎娘已經遠遠領先了。銷售上,禎娘有東南豪商龐大的人脈。資本上,禎娘更是占盡了上風。所以說,他們已經無法可想了。

    禎娘與劉文惠還有幾個夥計談了很多,都是一些今年收甘蔗的事兒——瓊州的荒地可不是那麼快能養好的,然而等到穀雨時節就要種植了,顯然今年是要錯過甘蔗季,只能指望明年。沒有自己的甘蔗園,這收甘蔗的事兒就格外重要了。

    劉文惠看著標誌著下了甘蔗定金的地區,摸了摸小鬍子道:「之前我收集了各地土地生產種植的文書,才知道原來有人把這齣了書,這些讀書人也不全是做一些高深道理的麼!這種真的不錯。其中說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地界,甘蔗種植最多的竟是四川,遠超過兩廣福建,要不然我們去那裡收甘蔗,或者在那裡建一個榨糖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