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2023-09-30 01:18:05 作者: 術小城
    「挺科普的,大部分讀者應該能看懂。」沈奇寫完這篇黑洞科普文章,喊楊定天來主任辦公室:「定天,你本科專業是天文學,我寫的這篇文章,你能看懂嗎?」

    楊定天看了半個小時,點點頭說到:「能看懂個七七八八。」

    「好的,你去忙吧。」沈奇心中有數,然後修改這篇黑洞文章。

    本科是天文專業的學霸楊定天只能看懂七七八八,那不行,還是太深奧了。

    沈奇簡化數學物理推導計算過程,增加文字性描述的科普內容,再給楊定天看了一遍。

    這次楊定天全明白了:「所以沈教授是支持弦理論的。」

    「當然支持,弦理論的大佬是我的物理導師。」

    「威騰是你導師?」

    「是的,所以威騰是你祖師爺。」

    「這太讓我振奮了。」楊定天發現自己原來師出名門,威騰、沈奇比他之前的碩士生導師常教授牛逼了不止一條街。

    沈奇將這篇黑洞熵的文章投去《科學》,沒過多久,《科學》刊登了這篇文章。

    系統:「新成就!宿主在《科學》上發表物理論文一篇,基礎獎勵5萬點學霸積分,乘以該期刊IF值41.346,最終獎勵2067300點學霸積分。結餘29893918點學霸積分,請宿主確認。」

    可以,這很《科學》,沈奇以短平快的方式刷了篇《科學》論文,收穫兩百多萬學霸積分。

    再接再厲,通過不同的數學處理方式,沈奇又完成了一篇黑洞相關的科普文章。

    「黑洞吸積及噴流的形成被認為是尺度不變的,黑洞吸積的基本面關係可以由黑洞質量、射電/X射線光度組成的經驗公式來表達。」

    「在南港理工大學天文觀測站的支持下,通過大量觀測數據,本文計算得到一個新的黑洞活動基本面關係表達式:dL(z)=c/H0(1+z)∫[ΩΛ+Ωm(1+z')^3]^-1/2dz……」

    「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由X射線/射電光度與質量所組成的黑洞基本面關係式具有高度統一性,為我們對黑洞的後續研究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沈奇將第二篇黑洞文章投稿給《科學》,此時距第一篇黑洞文章發表過去了不到一個月。

    《科學》編輯部高度重視沈奇在短時間內接連投稿的情況,他們安排一位經驗豐富的編輯直接與沈奇聯絡,這位編輯啥也不用干,就負責和沈奇溝通交流。

    這位名叫克萊頓的編輯通過郵件和沈奇取得聯繫:「沈教授,今後你給《科學》投稿,不用通過投稿系統,直接發給我就行了。實際上你已經在《科學》上發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地震模型,另一篇是剛被收錄的黑洞熵。我在昨天又收到你的一篇文章,同樣是和黑洞相關,所以沈教授打算寫一部黑洞系列?」

    沈奇回復到:「親愛的克萊頓先生,我的黑洞系列一共有兩篇文章,之後還將陸續撰寫其他系列,以盡到一名科普物理學家的職責。感謝你的支持。」

    一周之後,沈奇的黑洞系列第二篇文章《新的黑洞活動面基本表達式》刊登在《科學》上。

    即便沈奇再能編,同一版數據他最多寫出兩篇不同的科普論文,兩篇黑洞文章一共帶來4134600點學霸積分的收入。

    沈奇在短時間內連發《科學》文章,並且發的都是和天體物理、宇宙學相關的文章,再具體一點,兩篇文章都和黑洞相關。

    這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了,沈奇到底想幹嘛?

    973項目主管領導找到沈奇,詢問到:「沈教授,你不是在集中精力攻克凝聚態物理項目嗎?怎麼最近對黑洞如此關心?」

    沈奇解釋到:「領導,973的凝聚態物理項目我沒停,並且進展順利。我發的兩篇黑洞文章屬於科普性質,我自籌資金來搞定,不會占用973項目的任何資源。」

    領導就是問問,也沒說什麼,畢竟連發《科學》文章是不錯的科研業績。

    與此同時,蕭俊龍的《莫蘭集的研究》發表在《倫敦數學會雜誌》上,這份期刊是數學界比較出名的一家,知名度僅次於四大期刊。

    沈奇數理研究中心在本年度前兩個季度的形勢喜人,數學、物理雙線開花。

    第413章 你是我師傅

    沈奇一邊搞科普,一邊和楊定天一起推進973項目凝聚態物理的第二個課題。

    經過近半年的研究、驗證、調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建議,將沈奇的第一篇凝聚態物理論文《一類化合物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及基本方程》中的無序—有序相變規則命名為「沈奇規則」,對應的基本數學物理方程∫+∞-∞dux/dx/x-ζdζ=(1-v)b/2asin4πux/b,命名為「沈奇方程」。

    ICTP向沈奇發來邀請函:

    「沈奇先生,鑑於你在凝聚態物理、複雜性、地球固體物理學、天體物理等領域做出的貢獻,ICTP提名你為卡斯特勒獎候選人,並邀請你參加今年7月在ICTP舉行的卡斯特勒獎頒獎儀式,望出席。」

    卡斯特勒獎成立於1982年,以法國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的姓氏命名,是國際物理界的一項大獎,每兩年頒發一次,由ICTP組織評選。此獎授予發展中國家的國民,並在本國生活和工作,年齡不超過40歲。

    終於有國際物理組織給沈奇頒獎了,沈奇接受了ICTP的邀請。

    又過幾天,IMU給沈奇發來邀請函:

    「沈奇先生,鑑於你在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SLW體系、沈氏雙生匹配法、沃什猜想、巴拿赫空間中的穆勒—沈定理/沈氏近迫定理等領域作出的無與倫比貢獻,IMU決定授予你陳省身獎,並邀請你出席今年8月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望出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