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2023-09-30 00:22:19 作者: 維少利亞
    「這次哀家把你帶走,且讓他冷靜冷靜,回頭他想通了來接你,你也不許一次就心軟了,非得讓他三顧茅廬,表足了誠意,才能饒過他。」

    「殿下不會來接我的,我與殿下的緣分已經盡了!」

    「傻孩子。」

    方長譽忍不住抱怨道,「他那天踢了我!踢得我心口好痛!他若有一分喜歡我,便不會這樣對我的。」

    「小方,好孩子,真的很抱歉,哀家代他向你賠禮。回頭,等他冷靜清楚了,哀家讓他親自給你賠禮!還敢踢你,非得加倍還給他不可!」

    「太后娘娘,您別這樣說,我很惶恐。」

    她還不會傻到覺得鄭太后真的會給她撐腰。朱啟鐸是她一手帶大的孩子,而她不過是個陌生人。

    進了壽康宮,鄭太后立刻讓人收拾了東偏殿出來,給方長譽住。

    「小方,你就先在東偏殿住著,有什麼短缺,儘管吩咐周芹去取。」

    「多謝太后娘娘。」

    送走了鄭太后,方長譽趕緊吩咐周芹,「周姑姑,拜託你幫我打聽打聽,李蘭玉到底有沒有事?這個消息若是不落實,我實在是睡不好覺。」

    方長譽身邊的周芹等人,本就是宮裡出去的,她們再回到宮裡,與宮裡的人們十分熟絡。周芹又是在壽康宮有些資歷的,讓她去打聽消息,肯定穩妥沒問題。

    「知道了,奴這就去,總不能讓側妃娘娘又不睡覺。」

    說著,周芹便出去了。

    宮女們都很自如地收拾著寢殿,反倒是方長譽,感到有些生疏拘束。

    等了有一個時辰,周芹終於回來了。

    方長譽趕緊上前問話:「周姑姑,怎麼樣?你快說。」

    周芹回道,「奴問了御前的齊公公,李蘭玉好好的,這幾天照常當差,齊公公今日還見著他呢。」

    方長譽聽了這話,總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謝天謝地,謝大魔頭不殺之恩。

    周芹勸說道,「側妃娘娘可以安心睡覺了吧?您聽奴一句勸,真的不能再打聽李蘭玉了。」

    知道周芹是為她好,方長譽應下了。

    鄭太后為人慈祥和善,知道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喜好,叫方長譽自己隨意安排,也不管束她,也不叫她在自己身邊拘著,方長譽宮裡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到了宮裡,方長譽始終還是惦記著王太嬪的事兒。

    她安頓下來之後,便帶著侍女們,來到了秦太后的住所慈寧宮。

    秦太后在佛像前誦經。

    宮女進去傳話,「太后娘娘,安王殿下的方側妃今日來請安了。」

    秦太后手裡的佛珠轉了轉,「區區一個側妃,有什麼資格見哀家?叫她滾。」

    宮女出來傳了秦太后的意思,方長譽想了想,對她道,「那你再幫我給太后傳一句話。」

    「什麼話?」

    「皇上最為百姓稱頌的品行,便是仁善寬厚,太后這樣做,就是毀了皇上最大的一個好名聲。」

    宮女聽了,連連搖頭,「奴不敢傳您這話。」

    方長譽威脅她道,「那你想必是想好了應付安王殿下的後招了?」

    宮女都快哭了,可憐兮兮戰戰兢兢地又去佛堂傳話。

    秦太后聽了宮女傳的話,當即大怒,「這小蹄子,好大的膽子,區區一個親王側妃,竟敢妄議天子!給哀家把她弄進來,哀家要打爛她的嘴!」

    立刻來了幾個婆子,想上手把方長譽拖進正殿。然而,淺冬往前一攔,婆子們有點怵了。

    方長譽淡定地走進了正殿。

    秦太后話不多說,一來就要懲罰她,「掌嘴!」

    淺冬阻止道,「太后娘娘,您今日打方側妃幾下,只怕養病的秦公子會得到雙倍的懲罰。」

    方長譽也不慌不忙,直視著秦太后的眼睛,「太后娘娘,都是體面人,何必喊打喊殺?妾說的是事實,民間百姓雖然未稱讚皇上為明君,卻稱讚皇上仁善。國有仁君,百姓之福。」

    這話就扎心了,表面上是說,百姓稱讚皇帝是仁君,可實際上是在強調,根本沒人稱讚皇帝是明君。

    秦太后吃了鱉,臉色陰沉極了,「你不過是一個側妃,就忙不迭地獻殷勤了?」

    方長譽道,「人要想在其位,就得先有謀其事的覺悟。」

    秦太后諷刺她道,「說得好似正妃之位,就是你的囊中之物一般。你才封了側妃,不在王府里,卻來陪鄭太后那老婆子,你也並沒有多得寵嘛。」

    ☆、第025章 拽妃

    第025章 拽妃

    方長譽始終記著今日來的目的,她可不會被秦太后往溝裡帶。

    方長譽道,「太后娘娘,您雖姓秦,可您的夫君、孩子都姓朱,如今孝敬供養您的,難道是秦家人?您可曾想過,為何民間僅僅稱讚仁君,卻從未有明君之頌?那是因為,秦家人的權勢太盛了,已經要蓋過天子了。秦家這些年做的事,百姓們最終都要算在皇上頭上。」

    這實在是秦太后的痛處,皇帝的風評的確夠差。她再討厭方長譽,也否定不了。

    方長譽又道,「先皇確曾有過詔令,不許安王母子見面,可這個理由用得多了,就會惹人厭倦。時移世易,安王殿下以親王之尊,遠赴西北驅敵,鎮守國門多年,如今卻不得見生身母親,百姓們會怎麼想?百姓們會想,如此鞠躬盡瘁的安王,生母又怎會是不賢之人呢?先皇的詔令是否出了差錯呢,應該由今上來更改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