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2023-09-29 05:24:11 作者: 香芋酥皮
    蘇滿滿見趙舒一直猶豫,乾脆一錘定音,「娘, 你就別管了,人我已經請了,還付了三個月的錢,要退了也退不了錢了,你就讓那個人先做著吧!」

    事實上,蘇滿滿是騙趙舒的,請保姆只是她突然想到的,根本沒來得及請人。

    不過看趙舒的態度,是說不通的,蘇滿滿也是為了不讓趙舒太累,才騙她的,純粹是善意的謊言。

    果然,知道蘇滿滿先斬後奏,趙舒說她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卻沒再說不讓保姆來的話了。

    蘇滿滿雷厲風行,第二天就去家政公司找到一個三十歲左右,手腳勤快的保姆。

    有了保姆,趙舒果然輕鬆了許多,家裡的一切都不要她做了,保姆還能幫她帶帶安安。

    至於別的,有趙舒在旁邊看著,保姆根本不敢起別的小心思。

    漸漸的,趙舒習慣了保姆的存在,即使三個月後,她也沒說要讓保姆走了。

    就這樣,到了安安三歲的時候,蘇滿滿已經建了廠房,光女工就有上千人。

    這上千人,還只是做普通人的衣服,蘇滿滿的公司已經做成了一個服裝品牌,也不拘於刺繡了。

    蘇滿滿還另外有上百人的團隊,這個團隊主要做的就是定製,裡面的每一個人,做衣服的手藝都不錯,刺繡也很好。

    蘇滿滿也早已開始充實自己,她的公司越大,她就越覺得自己文化太低,管不了公司,眼界也有點低,於是她說動了孟向懷,兩個人一起白天工作,晚上請老師上課,現在,他們兩個已經自考上了大學了。

    考上大學以後,蘇滿滿學到了很多,刺繡更上一層樓,眼光也更高了,設計的衣服也更好看了

    但自己一個人,明顯是不成的,於是蘇滿滿又招收了設計師,由設計師設計衣服,她來把關。

    公司越來越好,這時,電視機的黃金時代來臨,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家有了電視機,蘇滿滿瞧中了明星效應,忍痛花錢請一個港地的大明星拍了廣告。

    錢雖然花的多,效果卻很好,廣告之後,全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知道玉繡閣。

    哪時候人們的思想,大部分都覺得,只要是上過電視的,就應該會很好,於是,玉繡閣上了一個新台階,就連外國,也有了訂單。

    有了名氣,蘇滿滿再接再厲,用公司貸款,在全國各個省份都設了分店,生意蒸蒸日上。

    這個時候,蘇滿滿沒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反而更加嚴重把控質量,如此,玉繡閣的衣服,質量好,樣式好,價格即使普通人民也承受得起,玉繡閣自然更加出名了。

    至於刺繡,因為手工太慢,蘇滿滿只能一直定製,這時候衣服最火的樣式其實是國外如香港,英美衣服。

    蘇滿滿從中吸取經驗,中西合璧,定製出的衣服,既漂亮,又帶有國家特色,許多人都喜歡上了。

    又過了兩年,公司發展已經差不多了,蘇滿滿就先穩著了,一口氣也不能吃成個胖子,再繼續像前幾年的話,對公司有害無利,總不能只顧前,不顧尾。

    而這幾年,孟向懷也沒閒著。

    他又給公司舔了新的路子,那就是搞房地產。

    當初,孟向懷在首都買了兩套房子,結果沒到兩年,價格就翻了一倍。

    孟向懷見識到了房地產的利潤,動了心思,就把自己的資金投了進去。

    孟向懷也不是盲目的投,他事先就請了專業人士,設計好看的戶型,還有位置,也選在了人流量大,交通方便的地方。

    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孟向懷花了大筆的錢買了地,又花了大筆的錢,和和氣氣的請走了拆遷戶。

    期間,各種材料質量他都嚴格把關,等房子建成,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房子好,房子很快就賣完了。

    這一次,孟向懷的身價直接翻了三倍,嘗到了甜頭,孟向懷再接再厲,繼續買地皮,建房子,徹底成了一個房地產商人,後來身價更是排上了全國前幾。

    覺得錢賺的差不多了,孟向懷和蘇滿滿的腳步慢了下來,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家人。

    趙舒年紀已經大了,年紀的時候她拼命幹活,傷了身體,現在三天兩頭就生病。

    原本繁忙的兒子媳婦現在每天都陪著她,她蒼老的臉上笑容都多了許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次清明,正好蘇滿滿和孟向懷都有空,趙舒就要求他們和自己一起回老家掃墓。

    朝陽公社現在已經是朝陽鎮了,和前些年比起來,朝陽鎮變化很大。

    腳下的路已經從原來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村民的房子大部分都變成了磚瓦房,遠處五層樓的學校裡面儘是歡聲笑語,這些都是蘇滿滿和孟向懷帶來的。

    路和學校是蘇滿滿和孟向懷出錢建的,村民們有的在孟向懷的公司工作,有的在蘇滿滿的公司工作,每個月都有收入,日子自然好了。

    不僅如此,孟向懷和蘇滿滿還在鎮上縣城建了孤兒院,養老院,免費收留無家可歸的孤兒和老人。

    而這項事業,孟向懷和蘇滿滿打算一直繼續,直到沒有能力那天。

    除此之外,因為公社變成了鎮子,每逢一三五都有集市,在家的村民們要麼種地種菜賣,要麼做點小生意,日子自然好。

    村民們也牢記孟家的大恩,見到孟向懷他們回來,聽到消息的都湧上來和孟向懷他們打招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