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頁
2023-09-29 03:55:08 作者: 秋味
景海林目光一一掃過他們說道,「我知道你們心中滿是疑問,召集你們來幹什麼的?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們要參與一件偉大而光榮的事業,建造核潛艇。」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
「可是我們不會啊!」丁國良冷靜下來後說道。
能參與這項偉大的事業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現實明擺著呢!
他們能不能參與不要緊,最重要的是不能耽誤祖國的大事。
「所以你們就要學,說老實話,我也不會,我也要跟著你們一起學習。」景海林看著他們朝氣蓬勃的年輕的臉龐道,「現在我來簡要的說明一下這個玩意兒是什麼?美帝在1954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在隨後的三年多的時間裡,它在大海中總航程達6萬多海里,相當於繞地球航行了一圈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航程都是在水下完成的,到了1957年『鸚鵡螺』號才第一次更換燃料棒,也就是添加新的核燃料。三年多的時間裡僅消耗的核燃料鈾,不過才幾千克。」
「嘶……」學生們倒抽一口冷氣,這些學生多數是艦艇學校或者是造船專業畢業的,所以非常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要是用柴油作燃料,需要近百節火車皮來拉。
景海林繼續說道,「在『鸚鵡螺』號之後,經過改進的『鰩魚』號核潛艇,先是成功橫渡了大西洋,然後又完成從水下穿過北冰洋的壯舉。」
學生們聽的即眼熱又羨慕,咱們什麼時候能讓自己的核潛艇下水游弋在海洋中。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一種類型,是一核反應堆為動力來源的設計的潛艇。『鸚鵡螺』號,艇長90米,排水量2800噸,造價為5500萬美元,最大航速25節,最大潛深150米,從理論上講,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連續航行50天,航程3萬海里,而無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裝備了自導魚雷……1960年美帝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潛地飛彈,名為『北極星』潛地飛彈與核潛艇的完美組合,北極星潛地飛彈已經裝備在了華盛頓號核潛艇,且開始在美軍中服役。使美帝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大大提升,第一次核打擊把你給炸垮了,但是我有潛艇飛彈在水下,你炸不垮啊,我第二次還可以進行核反擊,所以就有了第二次核打擊能力。」景海林在黑板上,寫下一連串的公式,拍拍手中的粉筆末道,「我們面臨的困難恐怕都在這兒,美帝在核反應堆的基礎上造核潛艇,用了10年,1954年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經歷了「常規動力水滴型----核動力常規型----核動力水滴型」三部曲。蘇聯更為坎坷,經歷了迂迴曲折的六部曲。」一臉嚴肅地說道,「而留給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沒有困難要上,有困難我們更要上。」
「老師,您說怎麼幹吧!我們聽您的。」
景海林看著這些熱情似火的孩子們非常的欣慰,「我們要感謝先輩們,為我們摸索了前進的道路。」
早在58年,高層就決定了建造核潛艇,研製與籌備工作緊張而有序的展開了,率先成立的是總體設計組,隨後核動力研究機構也組建了起來。
架子雖然打了起來,可幾年前,國家連找個拖拉機都不容易,科技水平,工業生產能力低下,而更大的困難是缺少相關人才和專業知識,手頭上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
專家們比老戰強一點兒的是,不是潛艇+蘑菇彈,而是認為把核反應堆安到常規潛艇上,就是核潛艇。
然而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談起理想,前輩們都豪情萬丈,再看現實,卻是一窮二白。核潛艇就像是一個抓不到的夢,它到底什麼樣,誰也沒見過;裡面什麼構造,誰也不清楚,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威力巨大。
沒有知識積累,他們就大海撈針、遍尋線索,從國外浩瀚的報刊與雜誌中尋找,尋找保密極高的相關資料。點點滴滴的去找資料。
然而這些還不夠,技術人才的缺乏讓前輩們只好開課,先教學,再研究。
與老毛子交惡後,俄語資料找不到,就在英文資料找,就這樣花了兩三年時間,幾十個外行都變成來了內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模型玩具。前輩們如獲至寶,把玩具拆開、分解,他興奮地發現,裡面密密麻麻的設備,竟與他們一半靠零散資料、一半靠想像推演出的設計圖基本一樣。
再尖端的東西,都是在常規設備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出來的,沒那麼神秘。
初窺門徑,探索到了關鍵技術157項,實驗課題254項,為後續研製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認識了研製高精尖武器的難度。
然而國民經濟遭遇到嚴重的困難,同時支撐多個尖端項目的科研工作,顯得捉襟見肘,核潛艇研製工作被迫暫時下馬。
研製工作雖然暫時下馬,但核心的核動力裝置的研製工作與潛艇的總設計工作仍然在秘密進行理論攻關與科學實驗。
但是暫停的這兩年運動進入高潮,好多老專家靠邊站,人才嚴重流失,重新上馬還得招兵買馬,重新組織,還得重新學些,有些甚至是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