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2023-09-02 20:44:02 作者: 遇羅
林氏思考了一下,確實,自己和兩個兒媳婦,還有乾女兒劉滿娘廚藝都不錯,宋堯的娘親做飯也好吃,那些重活就讓家裡的男人干,加上村里人的幫忙,人肯定夠了。
自己辦就自己辦。
確定下了日期和人手後,江家人就開始準備食材了。
先準備一些好存放的東西,比如大豆、大米、山貨等等,村里人還送了很多的山貨來江家,大朵大朵的干木耳,干香菇,乾果,干筍子,春天採摘的茶葉,還有一籃子一籃子的雞蛋。
當然江家人也不願意占人家便宜,硬是讓送東西來的人收了銀子才走。
江家人平日裡為人熱情又大方好相處,杏花村的人逐漸都接納了他們,南方的人雖然民風彪悍,但也淳樸善良,江家人現在很受他們歡迎。
距離辦喬遷酒的前三天,江家人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打掃庭院,借桌子板凳鍋碗瓢盆,訂購雞鴨魚肉。
為了辦酒席,他們還專門從一戶養豬的人家裡買來一頭大肥豬,因為這個年代的豬品種不是很好,長到一百多斤已經算大肥豬了,把大肥豬殺了,豬肉用來招待客人,豬下水也不浪費,可以做成毛血旺、鹵肥腸、灌香腸、豬雜湯等等。
江成山和江成原走街串巷,跑遍長水鎮,從農戶家裡買到了二十隻雞,養在後院裡,那幾天早上,雞叫聲此起彼伏的,鬧得全家都是雞屎味,終於在喬遷酒開始前一天,被全部殺了。
江成傑和謝春則是把做家具剩下的邊角料收集起來,又從山上砍了很多柴火回來,整整齊齊堆了一大堆,足夠這次辦酒席用。
林氏領著媳婦們到鎮上去磨豆子,挑回來後點成豆腐,把黃豆生成豆芽,烙餅子的高粱面和煮小米粥的糧食在廚房裡碼得高高的。
宋堯也關窯幾天,帶著徒弟們給江家砌上了四口臨時的大柴火灶,江父從山上挑選著最合適的竹子親手編織出了一個巨大的有五層高的大蒸籠和一堆大大的瀝水用的筲箕。
每個人都為這次喬遷酒努力準備著,終於到了十月的某個吉日,一大早村里就熱鬧起來了。
因為南方的百姓都窮,酒席也不流行吃幾頓了,就中午一頓,最多晚上留下來吃點剩菜,所以當天上午是最忙碌的。
江笙天剛亮就睜開了眼,聽見院子裡傳來不小的動靜,她起身披上外衣推開門。
初秋的早上已經有點冷,天邊蒙蒙亮,她看見啟兒和珍兒正在桌前剝雞蛋。
一個個圓滾滾的白胖煮雞蛋被他們小心地剝下外殼放在碗裡,那大碗裡已經躺著七八個雞蛋了。
按他們老家的習俗,辦酒席,早上就吃煮雞蛋和大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
「小姑你醒啦!馬上就可以吃湯圓了。」珍兒用天真無邪的語氣說著,江笙默默反思了一下自己,一家人都在幹活,自己居然還睡懶覺。
她迅速洗漱完畢進了大灶房,見裡面果然熱火朝天,林氏幾人穿著圍裙,在灶房裡忙得團團轉。
除了江家人外,今天一早來幫忙的村民們也要請他們吃湯圓。
周氏趙氏站在大鍋面前,鍋里的熱水直翻騰,她們迅速地揪起一坨湯圓,搓一搓按扁,放在手裡團起來,倒進芝麻香或是花生餡,合攏揉一揉,一個大湯圓就成型了。
熱氣彌散,灶房裡點著大蜡燭還有點迷眼睛。
江笙看了一圈,沒什麼自己擅長的,索性提了兩個桶去後院的水池裡打水。
因為他們住在半山坡上,不方便打井,便在後院修了一個水池,引山泉水進來。
後院也非常大,種著幾塊地,大蒜已經冒出了頭,小蔥也茁壯生長,這些都是日常隨時要吃的配菜,採摘很方便。
此時院子裡已經有一個來幫忙的嫂子在彎腰掐小蔥。
江笙和她打了一聲招呼後打了兩桶水輕鬆提回去,嫂子一邊把小蔥的屁股掐掉,一邊瞪大眼睛,「誒不得了,江家這姑娘力氣真大嘞。」
院子裡,四口臨時的灶已經點上火了,鍋里燒著滿滿的熱水,江成傑和謝春在院子裡劈柴,江父正和幾個來幫忙的在聊天。
慢慢地天亮了,湯圓煮好了,每個人一大碗,一個雞蛋四個大湯圓,湯里放了紅糖甜滋滋的,還漂浮著醪糟的香氣。
大湯圓軟軟糯糯,裡面的芝麻和花生餡流出來,誘人十足。
吃罷湯圓就正式開始忙活了。
殺魚的殺魚,切菜的切菜,林氏作為總指揮,和江家幾個女人還有來幫忙的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大家說說笑笑地,很快就把需要的肉菜準備好,大大的鐵鍋里煮的大棒骨隨著熱浪翻滾著,高高的蒸籠里已經冒出了粉蒸肉的香味。
臨近午時的時候,江家人已經要忙得足下生風了,江父等男丁需要抽出空來待客,村民們陸陸續續地說著恭喜的話上門了,很快院子裡就坐滿了人,大家互相打著招呼,笑聲響徹山間。
讓江家人高興的是,清河縣的陶家一家人都來了,還帶來了他們當地的特產,梧州的陳家也來了,來的是陳秀雲和哥哥陳玉林。
一個多月沒見,陳玉林精神氣好了很多,看起來在肖家當上門女婿的日子過得不錯,陳秀雲看著也心情不錯,兩個人還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
臨近開宴了,灶上的菜幾乎都備好了,幫廚開始分發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