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2023-09-28 10:01:11 作者: 孟冬十五
    眾臣一聽,連忙勸說:「王城地位尊崇,象徵著殿下的威嚴,豈容區區賤民踏足?」

    在這裡「賤民」二字絕無貶損之意,而是很中肯的事實,那些無恆產、無功名在身的平民百姓連「庶民」都算不上,在封建士大夫的界定中就是有「流、氓」之稱的賤民。

    楚溪客不是古代土著,因此心中沒有那道界限,他是受著「人人平等」的教育長大的。

    此刻,他一改往日綿軟好說話的作風,無比強硬地表態:「王族的威嚴從來不是守著一座無人敢踏足的宮殿,而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身先士卒庇護萬民!」

    楚溪客聲音不大,卻振聾發聵。

    「左右飛龍衛——」

    「在!」

    「即刻空出王城,接收流民!」

    「得令!」

    這些飛龍衛無一不是因家境貧寒而從軍,從普通列兵一步步進入特種兵團,經歷平川與長安之戰,繼而成為平川王的親衛,沒有人比他們更能感受到楚溪客這番話的分量。

    所以,他們應得鏗鏘有力,應得熱淚盈眶。

    何其有幸,此生身在平川;何其有幸,此生得遇平川王!

    第177章

    楚溪客和鍾離東曦搬回了城郊的薔薇小院,把王宮空了出來,安置災民。

    針對居民安全和男女有別的問題, 臣僚們經過仔細商議也做出了大致部署——

    王宮只收攏受傷的災民以及老人、孩童;災民中的健康男性一律進行緊急培訓,去前線救災, 和平川軍一起住帳篷、吃大鍋飯;餘下的婦人及小娘子們則分批安置到城中百姓家裡, 並在後勤處幫忙。

    計劃很好,實施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楚溪客帶頭空出了王宮,一眾官員別管樂意不樂意,總之都打開了自家院門。

    然而, 推及到百姓那裡卻遇到了困難,願意接收災民的人家不足一成, 其中大多數還因為彼此間有親戚關係。

    左鄰右舍都不同意,這就導致原本已經同意的人家也無奈地拒絕了。畢竟, 沒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六部官員協同武侯幾次前往各坊做工作,卻屢屢受挫。有官員實在窩火, 情急之下提出,乾脆採取強制措施, 被楚溪客否了。

    楚溪客其實很理解百姓的顧慮,萬一分到的災民人品不好怎麼辦?就算對方人品好, 自家精心布置的屋子怎麼捨得讓別人隨意進出, 更何況那些家裡有老人和幼童的,顧慮更多了一層。楚溪客自己願意發揚風格,卻不想道德綁架別人。

    一時間,大量災民無法妥善安置, 人心惶惶, 甚至給前方的救災行動拖了後腿。

    直到有一天, 一位年輕的官員情緒爆發,邊哭邊喊:「你們可還記得這些屋舍是誰蓋的?可要你們花了一文錢?平川王殿下捨出了王宮,六部主事搬去了衙門,就連兩位頭髮花白的老尚書都擠在一間官舍中,爾等就如此鐵石心腸麼?

    「易地而處,若今日受災的是平川城,流離失所的是你們,可會期待有人分出一角屋檐讓你們避避風雨、抵禦寒涼?」

    方才還亂糟糟的坊門內外頓時安靜下來,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心生不忍。

    其實,這些話先前來的官員們也曾說過,真正讓百姓們動容的是他疲憊的面孔、嘶啞的嗓音以及聲淚俱下的模樣,在他們固有的印象里,當官的本該是高高在上、威嚴俊逸的,而不是像個受了欺負嚎啕大哭的鄰家小兒郎……

    終於,有人第一個站了出來,用不甚標準的平川話說:「我家本是從漠北來的,當年也是遭了雪災得平川王殿下收留,如今殿下有用得著我們的地方,我家義不容辭!」

    他一開口,很快便有更多人響應。

    第一批鬆口的大多不是平川土著,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到平川紮下了根,他們很理解流落異鄉的難處,更加感恩平川給他們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因此對災民更能感同身受。

    緊接著便是在楚記食品廠和平川棉紡廠工作的員工們,他們不僅接收了災民,還順便帶了些活計給他們貼補家用。

    最後,就連那些態度最強硬的人家也頂不住了,隨大流地去災民聚集處領了人。

    原本擁擠不堪的臨時安置點頓時空了,周遭的氣息都顯得清新了幾分。

    楚溪客終於鬆了口氣。

    救災工作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城中青壯加入救援隊伍,婦人中自願去前線的也不少,餘下的也沒閒著,救援隊和災民們每日的大鍋飯、破舊的衣衫、安置點的衛生都是她們在負責。

    楚溪客想要按照僱工的標準付些工錢,卻被百姓們斷然拒絕了,用一位老叟的話說就是——

    「這錢燙手,拿不動!」

    楚溪客差點飈出小淚花,這就是平川的百姓啊,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有心中固守的道義。

    ……

    平川城上下一心,全民出動,抓住了災後黃金救援72小時的機會,成功救出災民數十萬,受傷的人得到了妥善安置,身體康健的前腳被救,後腳就響應號召,加入了救援隊。

    楚溪客給救援隊定下一項原則:「哪怕掘地三尺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尚有呼吸的生命。」

    「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這是絕無僅有的偉大功績!」

    史官激動地奮筆疾書,不眠不休地記錄下這三天三夜發生的點點滴滴。他還把楚溪客倉促間寫下的《災後救援和自救手冊》一字一句全都抄錄下來,以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