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2023-09-28 10:01:11 作者: 孟冬十五
——這是所有尚有良知的朝廷官員共同的想法。
最後,中書令帶頭,戶部、吏部、工部三位尚書緊隨其後,公然為楚溪客說情。
今上冷靜下來,也意識到自己著了姜紓的道。
他雖然氣得嘔血,面上還要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聲稱是受了佞臣蒙蔽,於是在戶部尚書的「委婉」提醒下,賜給楚溪客一個封號——
德。
這還是自前朝起,第一次有異姓王有封號。
平川德王,終將載入史冊。
***
三月三,又是一年上巳節。
平川城,晨鐘敲響,百姓們聚在城門口,或出城上工,或進城辦事。
突然,不知哪裡傳出一個空靈的聲音——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是儂愁。」
嗓音甜美,曲調婉轉,如山間百靈,直入人心。
眾人難掩驚艷,紛紛舉目四顧,找尋這美妙歌喉的來源。
不知誰激動地大喊一聲:「在城樓!」
所有人都齊刷刷看過去。只見一位身著山水衣的小娘子從城樓上一躍而下。
百姓們一片驚呼,下意識伸手去接。
沒想到,那飄逸的羽衣只是輕柔地拂過他們的指尖,眨眼間,小娘子便在空中掠過一圈,又穩穩地落在了城樓上。
儘管她手中抓著一道彩綾,百姓們依舊覺得這等風姿,恍若天女下凡。
就在眾人的視線被小娘子吸引的時候,城樓上再次響起一道清亮的男聲——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這一闕和小娘子的唱詞一樣,皆是出自前朝才子劉禹錫的《竹枝詞》。
演唱者同樣穿著山水衣,同樣站在城樓上,和小娘子相對而立,歌聲相和,仿佛一對神仙眷侶。
今日三月三,正是男男女女以詩詞歌聲表達美好愛情的日子。
百姓們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繼而鼓掌歡呼。人群中一片沸騰。
其中不乏遠來的客人,有驚喜,也有遺憾:「離家數載,好久沒有聽到家鄉的小曲了。」
話音剛落,便有一段與平川話口音迥異的唱詞響起來——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是先秦時候的《越人歌》,歌者用楚地的方音唱出了楚人的風情。
那些聽懂的已然淚流滿面。
即使大多數百姓聽不懂,也不妨礙他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欣賞這悠揚的曲調和蘊含其中的青澀情意。
眾人正沉浸在這酸酸甜甜的柔情蜜意中時,突然畫風一轉,響起一陣激昂的鼓點。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這是漢代的《匈奴歌》,唱的是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悲愴,是每一位邊境百姓融入骨血的家國情懷!
沒有誰能比平川城的百姓更為感同身受了。這一刻,男女老少眼中皆是一片堅毅。
……
這些不同地方、不同時代、不同口音的歌辭便是禮部的吏官們從那些年老的災民口中聽來的,除了民歌,老人們還傳授了許多在書本、在官場上學不到的東西。
聽完歌,還有參軍戲。
楚溪客命人把戲台搭在了城外,為的就是方便災民觀看。
除了戲台,還有一簇簇篝火,一口口大鍋。
楚記的員工搬來一筐筐肉丸和火鍋面,城中的百姓們則貢獻出自家種的蘿蔔白菜,城外的災民們也沒白白占便宜,把自家采來的野菜放進去,便是一鍋用料豐富的「麻辣燙」了。
薔薇小院一家人也悄悄搭了個帳篷,低調地混在百姓中間,一邊吃麻辣燙一邊看戲。
這齣戲是楚溪客特意讓人寫的,名字很簡單,就叫《平川志》,講的是平川城從無到有的過程。
寫作者沒有渲染楚溪客個人或者六部官員的功勞,而是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小事件,突出了普通人的功勞。
演到一半,突然有人站起來,激動地指著台上的演員說:「這是我,他演的是我!那次去河邊挖膠泥,好幾個工友險些掉進冰窟窿里,是我把他們拉了上來!」
圍坐在篝火旁的正好有他的工友,彼此間激動異常,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哭了。
類似的場景不只一個,很多參與過平川建設的百姓都在這齣《平川志》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看到後面,所有人都淚光盈盈。
原來,他們做的事不是只有自己記得;原來,他們也可以成為故事裡的主角。
災民們終於知道了,為何平川城這般與眾不同,為何平川的百姓如此團結友善。
小小的帳篷里,大佬們亦是難掩動容。
姜紓腦海中閃過了很多東西,有少年時在先帝書房中聽過的宏圖偉業,也有家國不在後的顛沛流離,還有來到平川後的齊心協力,兢兢業業……
他的崽崽從未展現過稱霸的野心,卻用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實現著他的祖輩們都沒有達成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