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2023-09-28 10:01:11 作者: 孟冬十五
    當然,善心歸善心,政治博弈還是要搞的。

    楚溪客之所以派出兩萬平川精衛親自押送糧食,就是不想讓今上做這個好人!

    接下來,全大昭都看到了平川的精彩操作。

    平川的糧食送到長安之後,沒有進城,更沒有按照詔令的要求送入富國倉再由朝廷統一分配,平川軍直接在城外找了個開闊的地方,安營紮寨,搭設粥棚。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每一個粥棚上都明晃晃地掛著一個大牌子——

    「八方有難,平川支援!」

    擔心災民不識字,分發米粥的時候,還有小兵一邊維持秩序一邊敲著鑼宣傳。

    不僅長安,其他各個受災的州府都出現了平川軍的身影,每一支隊伍都帶著足夠的糧食,每一個粥棚都掛著「八方有難,平川支援」的大牌子。

    短短几日,「八方有難,平川支援」的口號就響徹了大江南北。

    今上不是沒想過阻止,然而,派出的禁衛還沒接近平川軍就被憤怒的災民給圍了。

    災民們已經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誰是來幫他們的,誰又存著可恥的私心。

    這個寒冷的災荒之年,「平川支援」四個字給了無數災民活下去的希望。

    中原大地上,越來越多的「平川支援」在崛起,也有越來越多的災民知道了平川這個地方。

    漸漸地,災民的腳步不再朝向長安,而是懷著比生存更多的期待轉向了平川……

    第158章

    長安城外的災民突然少了起來, 平川城外的災民反而漸漸變多了,而且有著越來越多的趨勢。

    之前因為畫展的原因來到平川城的文人學子們因為突降大雪的緣故,一直滯留在城中沒有離開,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平川王殿下會如何處理這件事。

    前幾日轟轟烈烈的「平川援助」被所有人看在眼裡, 文人們讚頌的文章都寫好了, 就等著雪災過後返回家鄉,讓所有人都看到平川為大昭百姓做的一切。

    萬萬沒想到,平川城的城門居然關閉了!當災民聚集的時候,平川和長安一樣, 不允許災民進入!

    文人學子們都愣住了。

    難不成,平川王殿下不打算管這些災民的死活?還是說, 前些天震驚全大昭的「平川援助」只是在作秀?

    文人們分成了兩派,有的出於對姜紓和賀蘭康的信任, 堅信他們不會做出不顧災民死活的事;另一派想法則比較激進,覺得政治面前沒有聖人。

    兩撥人爭來爭去, 誰都說服不了誰。

    那些年輕的學子們不淡定了,乾脆奔向城門, 決定親自去看看。

    一看之下,更覺得怪異。

    平川百姓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 不僅沒有私底下議論六部官員枉顧人命, 反而紛紛湊到城門前,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

    城門口的小吏顯然對這波操作也已經很熟悉了,毫不客氣地把前來幫忙的人聚集在一起,讀書識字的分成一撥, 身強體壯的分成一撥, 勤儉細緻的分成一撥……

    沒一會兒, 城門口的百姓就按照各自的特長分成了不同的行伍,並自發地選出伍長。

    緊接著,就有武侯拉來一車車帳篷、爐灶、被褥等用具。

    剛剛分好組的百姓,便和武侯們一起掃雪的掃雪,搭帳篷的搭帳篷,小半天的功夫原本光禿禿的城牆下就多出一頂頂薑黃色的帳篷。

    懂行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不是普通的民用帳篷,而是專門用來行軍打仗的,布料十分厚實,還塗有防火層,形狀也不是常見的四角,而是八角,每一個角都深深地楔進泥土裡,即使刮沙塵暴都不會把帳篷掀翻。

    帳篷裡面也十分寬敞,沿著篷邊可以放足足一圈草蓆,中間還有個大肚爐子。爐子一側豎起一個長長的煙囪,一直通到帳篷頂。

    每一個帳篷都不是隨意搭設的,而是沿著城牆根,每隔三米搭一個,一直搭了上百個,然後再錯落著,搭設第二圈。

    這也是軍中的規矩,據說既能防止火燒連營,又可以防風保暖。

    每搭好一個帳篷,就有另一撥人進去,在裡面擦擦掃掃,鋪上草蓆和羊毛氈。可以看得出,這些草蓆和氈子並不是嶄新的,但每一個都乾乾淨淨,可見保管得很好。

    等到把帳篷里收拾乾淨了,也沒有閒下來,緊接著又把帳篷周圍的地面也打掃乾淨。

    就這樣,在官兵和百姓們齊心協力的忙碌下,不出半日,竟足足搭好了上千頂帳篷!

    學子們傻眼了。

    往年,他們也見過長安抗災現場,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拖延推諉,焦頭爛額。

    並不是說長安沒有能人,相反長安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員很多,但是長安的人事關係有很複雜,一層又一層套下來,無論銀錢支出還是執行力都要打好幾個折扣。

    相比之下,平川簡直是個奇葩。

    武侯們把帳篷拉過來,大喊一聲:「哪個負責點數?」

    立即有一對百姓上前,揚了揚手裡的本子。

    為首的武侯連對方的名字都沒問,直接把那些帳篷交給他,轉身就去拉第二批物資了。

    不光帳篷,就連銀錢都是放心給。

    這邊少了一百張蓆子,管錢的小吏吆喝一聲:「哪個有空,去三關口買車蓆子回來!」

    立即有個利落的婦人上前:「我去吧,我跟蓆子鋪的楊老三是表親,他看著我的面能便宜。」
關閉